《生态文明与反贫困贵阳共识》发布:呼吁打破偏见和意识形态壁垒

7月7日,《生态文明与反贫困贵阳共识(2018)》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生态文明与反贫困”高峰会上发布。

《生态文明与反贫困贵阳共识》发布:呼吁打破偏见和意识形态壁垒

环境可持续是反贫困的重要保障

高峰会上,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和脱贫攻坚成绩受到了充分肯定。

“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对贵州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打造了环境基础,也在为长江和珠江流域的发展和建设提供生态支撑。贵州的脱贫攻坚与绿色发展也不仅是满足贵州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在探索中国民族贫困地区充分发展、平衡发展的可持续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说。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主任格雷塞尔·阿奎拉说,反贫困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在脱贫过程中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相反要努力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为什么贫困,就是因为没有产品、没有市场、没有收入,如果都有,哪来的贫困?”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环境研究所所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会长潘家华认为,反贫困必须要有生态文明产业体系支撑,但如果走工业文明发展方式下的急功近利产业体系,就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虽然有利润、有收益,但没有明天。“只求眼前利益的发展模式最后会形成恶性循环,整个系统崩溃。所以这种扶贫模式显然是不可持续的,是只会加剧贫困。”

那正确的模式是什么?潘家华引用了今年5月举行的全国生态文明大会上提到的生态文明经济体系概念。这个体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这样就可以发展经济、保护生态、获取生态红利、增值生态资产。

与会中外专家一致认为,环境可持续是反贫困的重要保障,建立永续利用生态资源的能力与发展策略,是可持续脱贫的基本前提。

专家们也认为,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慈善组织和公益机构是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对脱贫攻坚有特殊的重要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慈善联合会常务理事郑功成认为,慈善事业应当或者有能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反贫困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加强落实慈善法的制定,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这个事业不仅能够补充政府资源的不足,也能够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地方。”

呼吁打破偏见和意识形态壁垒

论坛上发布了《生态文明与反贫困贵阳共识》,共识认为,环境可持续是可持续脱贫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可持续环境保护必然包括可持续生计的发展,可持续生计系统的建设也必须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贫困群体需要在受保护和支持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机会,以增强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成为可持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生计发展的行动主体,并能够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获益。

生态文明建设与反贫困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人类正义目标的重要领域。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社会行动主体的落实。

公益和慈善事业是人类文明前进的重要表征,是全社会参与可持续减贫、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公平正义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手段。建立更多元、更广泛的公众参与渠道,更具问责性的运行机制,大力推动公益慈善事业,能更好地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目标。

共识呼吁在持续面对贫困、环境退化、灾难、战争、人道主义困境的当今,人类社会更需要建立共识,打破偏见和意识形态壁垒,建立共同利益目标,实现团结和合作,协力应对各种挑战,共同建设美好生活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