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與反貧困貴陽共識》發布:呼籲打破偏見和意識形態壁壘

7月7日,《生態文明與反貧困貴陽共識(2018)》在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8年年會“生態文明與反貧困”高峰會上發佈。

《生態文明與反貧困貴陽共識》發佈:呼籲打破偏見和意識形態壁壘

環境可持續是反貧困的重要保障

高峰會上,貴州的生態文明建設模式和脫貧攻堅成績受到了充分肯定。

“貴州的生態文明建設不僅是對貴州的可持續經濟發展打造了環境基礎,也在為長江和珠江流域的發展和建設提供生態支撐。貴州的脫貧攻堅與綠色發展也不僅是滿足貴州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在探索中國民族貧困地區充分發展、平衡發展的可持續性。”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培勇說。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主任格雷塞爾·阿奎拉說,反貧困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在脫貧過程中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相反要努力促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為什麼貧困,就是因為沒有產品、沒有市場、沒有收入,如果都有,哪來的貧困?”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環境研究所所長、中國生態經濟學會副會長潘家華認為,反貧困必須要有生態文明產業體系支撐,但如果走工業文明發展方式下的急功近利產業體系,就是殺雞取卵、竭澤而漁,雖然有利潤、有收益,但沒有明天。“只求眼前利益的發展模式最後會形成惡性循環,整個系統崩潰。所以這種扶貧模式顯然是不可持續的,是隻會加劇貧困。”

那正確的模式是什麼?潘家華引用了今年5月舉行的全國生態文明大會上提到的生態文明經濟體系概念。這個體系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要求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這樣就可以發展經濟、保護生態、獲取生態紅利、增值生態資產。

與會中外專家一致認為,環境可持續是反貧困的重要保障,建立永續利用生態資源的能力與發展策略,是可持續脫貧的基本前提。

專家們也認為,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慈善組織和公益機構是不可或缺的社會力量,對脫貧攻堅有特殊的重要貢獻。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慈善聯合會常務理事鄭功成認為,慈善事業應當或者有能力成為生態文明建設和反貧困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加強落實慈善法的制定,推進慈善事業的發展。“這個事業不僅能夠補充政府資源的不足,也能夠彌補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的地方。”

呼籲打破偏見和意識形態壁壘

論壇上發佈了《生態文明與反貧困貴陽共識》,共識認為,環境可持續是可持續脫貧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可持續環境保護必然包括可持續生計的發展,可持續生計系統的建設也必須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適應;貧困群體需要在受保護和支持的前提下,獲得更多的機會,以增強可持續利用自然資源的能力,成為可持續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生計發展的行動主體,並能夠在環境保護的過程中獲益。

生態文明建設與反貧困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人類正義目標的重要領域。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導、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社會行動主體的落實。

公益和慈善事業是人類文明前進的重要表徵,是全社會參與可持續減貧、生態文明建設、建設公平正義社會的重要途徑,也是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手段。建立更多元、更廣泛的公眾參與渠道,更具問責性的運行機制,大力推動公益慈善事業,能更好地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目標。

共識呼籲在持續面對貧困、環境退化、災難、戰爭、人道主義困境的當今,人類社會更需要建立共識,打破偏見和意識形態壁壘,建立共同利益目標,實現團結和合作,協力應對各種挑戰,共同建設美好生活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