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真的很醜嗎?

孟德論史


作為朱元璋的老鄉,安徽鳳陽人,我來答一下這道題。

很多人沒看過《明史》,信口說什麼滿清抹黑朱元璋,《明史》抹黑明朝皇帝等等。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滿清並沒有抹黑過朱元璋的長相,比如《明史》中對朱元璋相貌的描述是:“姿貌雄傑,奇骨貫頂”,天生帝王之相,貴不可言。

《明史》對於明朝皇帝的評價確實不夠客觀,但不是抹黑,而是有些地方過於美化了。因為很多明朝遺民,比如黃宗羲的學生萬斯同,都參與編纂了《明史》,自然對明朝皇帝讚譽有加。

比如《明史》對朱元璋的評價是:“太祖以聰明神武之資,抱濟世安民之志,……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漢以後所未有也。……武定禍亂,文致太平,太祖實身兼之。……晚歲憂民益切……“

說朱元璋以一介布衣的身份榮登大寶,是劉邦之後第一人,他聰明神武,有濟世安民的志向,文武雙全,關心百姓……你說有這麼抹黑的嗎?

對於朱元璋的黑點,比如濫殺功臣、殺人如麻等等,《明史》評價道:“懲元政廢弛,治尚嚴峻。”就這麼一句話,九個字,說朱元璋在吸取元朝制度法律寬鬆廢弛的教訓後,治理國家嚴峻了一些,也是情有可原的嘛。如果真要抹黑朱元璋,豈會不對他的暴虐大書特書?事實上朱元璋殺人的事,明朝人說得最多。

康熙曾評價朱元璋為“治隆唐宋”,還刻成碑立在明孝陵。皇帝都作出了定論,《明史》又怎麼會抹黑朱元璋呢?

《明史》對於明朝其他皇帝的評價都都不錯。

《明史》評價朱棣說:“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真是一代聖主啊。

朱棣不是沒有黑點,他造反奪侄子皇位、後來殺人如麻,都是可黑之處。《明史》卻只用“然而革除之際,倒行逆施,慚德亦曷可掩哉”一筆帶過。真想抹黑朱棣,肯定要罵他是亂臣賊子,得國不正,那麼明朝之後的皇帝全部沒有合法性了。然而《明史》卻並沒有這麼做。

朱棣之子朱高熾登基十個月就駕崩了,沒什麼政績可誇,《明史》便尬誇道:“用人行政,善不勝書。使天假之年,涵濡休養,德化之盛,豈不與文、景比隆哉。”說他在用人行政方面的優點都寫不下了(其實在位十個月能有啥可寫的?),如果他不英年早逝,必然比肩漢代文景二帝。就算沒得誇,《明史》也要用假設去誇。


當然,有些皇帝實在不像話,在明朝時就被罵得夠嗆。《明史》非但沒有落井下石,反而為之掩飾。

明英宗朱祁鎮親征蒙古,導致土木堡之變,自己做了俘虜,大明差一點亡國,《明史》說:“獨以王振擅權開釁,遂至乘輿播遷。”皇帝沒有錯,都是王振的錯。還說他“前後在位二十四年,無甚稗政”,也算是維護他了。

明武宗朱厚照一直被認為是荒淫無道的昏君,這不是滿清的看法,而是明朝人的觀點。但《明史》在批評朱厚照的同時還要誇兩句:“毅皇手除逆瑾,躬御邊寇,奮然欲以武功自雄。”表揚他親手除掉劉瑾,親自抵禦侵略者。

《明史》可能確實有很多不公正、不可信的地方,但它對於明朝皇帝,從來都是讚美、掩飾的。究其原因,是因為滿清一直強調政權是從李自成手中奪來的,自己打敗李自成給崇禎皇帝報了仇,因此滿清政府沒有必要抹黑明朝皇帝。


說回朱元璋的畫像。

明朝官方版,也就是內府所藏,相貌威武莊嚴的朱元璋畫像,應該是真實的朱元璋,當然不排除經過了一定的美化。朱元璋的後代們全都是相貌端正的國字臉,他們的祖先怎麼可能偏偏長了一張鞋拔子臉?朱元璋的相貌可以參考朱zongli,他是朱元璋後代。

那些相貌醜陋的朱元璋畫像,在明朝就已經出現了,當然有些是清朝人畫的,不論明朝還是清朝的,全部是民間畫師所為。因為那些奇形怪狀的畫像,經過考證每一幅的服飾都有錯誤,這說明它們全是民間畫師憑想象畫出來的,不足為憑。

滿清統治者肯定見過內府所藏朱元璋畫像,如果他們真想抹黑朱元璋的相貌,肯定不會在服飾上犯低級錯誤。

當然了,民間畫師也不一定是抹黑朱元璋。因為中國傳統中真命天子必有異相。而朱元璋的鞋拔子臉畫像,很像當時的龍王畫像,也許是民間畫師想說明朱元璋是真龍天子吧。



夢露居士


明太祖的畫像有十多個版本,大體分為醜、俊兩種。

《明史》中記載其“姿貌雄偉,奇骨灌頂。志意廓然,人莫能測。”形容他長相和氣質。

俊圖

上圖是明朝洪武年間所作畫像,為朱元璋中年照,可以其看到其慈眉善目,富態端莊之態。

而這張畫像是在朱元璋晚年所作,對比兩圖可以看出,兩圖中雖由黑髮變白,蒼老了許多,但其相貌特徵,輪廓外貌大體還是沒有變化的,十幾年的時間過去,由不同的畫師,分別作一個人不同時期的畫像,沒有太大的出入,說明這個畫像還是可信的。

而根據朱元璋後四代,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鎮、代宗朱祁鈺五人畫像,都是標準的國臉、美髯、大耳,富態之姿與朱元璋無二,是很

符合遺傳學特徵的。

醜圖

朱元璋較醜的畫像大多都為清兵入關以後所做,如上圖為清朝乾隆年間繪製的《乾隆年制歷代帝王像真跡》。

貶低明朝歷史,貶低明朝帝王,醜化明朝歷來為清朝所喜,就好像《明史》中對明帝的評價,很少出現正面積極的,大多都含貶低的意味。

而上圖這種領口,在明初是沒有的,它的出現也是在康熙年間以後了,所這幅畫像不可能是明時的,只能是清人迎合清王朝統治者的喜好,自己揣測醜化罷了。

現有資料表示,那些醜陋版本的畫像絕大部分版本都系剃髮易服後不瞭解明制漢服的清人所繪,有的版本極不嚴謹。例如:醜版畫像在服飾形制上不符合時代背景,如翼善冠上的帽正、龍袍上的龍紋等形制錯誤。 ——百度百科


再者說,義軍首領郭子興見朱元璋儀表堂堂,頗有能力,將自己的義女(馬皇后)嫁給了朱元璋,而此時的朱元璋,只是小兵一個,一無所有,若其奇醜無比,郭子興怎麼可能將養女嫁予他。

所以我認為朱元璋的長相還是應該依照俊圖所示,還是頗有風度的,而醜圖則是清人的故意抹黑,可信度不高。

若有不足還請在評論區指出~


偉大航路小書生


朱元璋的豬腰麻子臉的形象主要來源於《明史》的記載和清朝的幾幅朱元璋畫像。《明史》為清朝所編撰,醜化的成分比較大,且現流傳的畫像多為清朝所作,可信度也不是太高,有醜化的成分。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依照遺傳學的科學道理,結合明朝後世歷代帝王的長相,朱元璋的相貌雖然談不上俊朗,但是應該也算中規中矩,談不上醜,否則遺傳學不成立。況且朱元璋剛出道,無權無勢,郭自興能將義女嫁給朱元璋,老朱長相應該不會太差。


睜眼看西安


朱元璋的這些醜像流傳已久,有些是明朝的一些不滿朱元璋統治的文人惡意描畫的,有些是清王朝入主中原後刻意醜化的,我認為畫像不僅有誇大的程度,都快趕上畢加索的抽象畫的境界了!可信度太低!

我們在看朱元璋,但凡是開國君主歷史描寫都有異於常人之貌的描寫:劉邦股上的七十二顆痣。劉備雙耳垂肩,呂布曾大罵其為“大耳賊”。擁有奇特的相貌幾乎是開國君主的標配!古代男人並不以相貌美麗作為成功的標誌,更何況心繫天下的皇帝呢?

歷史上的朱元璋應該不帥,但也醜不到那種程度,我們研究朱元璋主要看他的成就而不是容貌!他醜不醜也掩蓋不了他作為一介布衣成為開國皇帝的風采!這才是他呈現給後世的我們學習和追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