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歷史上青銅器鑄造工藝

安康歷史上青銅器鑄造工藝

1.石型鑄造

當人們最初煉得銅汁,很自然讓它流入坑窪的地方,冷凝凝後形成了坑的形狀,由於這種啟發,人們找來軟的石頭,鑿刻成簡單的器形,成魚鉤、小刀、箭鏃、帶鉤、錢幣等小件。1978年安康市漢濱區原千工鄉水豐村發現的石質半兩錢範(現藏於安康地區博物館),就是鑄造錢幣的石型。

安康歷史上青銅器鑄造工藝

2.泥型鑄造

由於新石器時代的精湛製陶技術,為鑄型製作所借鑑。古人稱鑄型為“陶範”,即由來於此。泥型鑄造是我國使用最早的一項主要鑄型工藝。有一鑄即廢的一次型,有用碎陶片細粒混泥土作成,能澆注多次的半永久型,對附飾很多的複雜鑄件(如史密簋),單一泥型渾鑄是無法鑄成的,便巧妙地採用附件另鑄,然後嵌入主體鑄型中的分鑄法。泥型所用材料(如黃泥、白泥、稻芒麥秸、陶片碎屑等)可就地取材,成型簡易,效果亦好,因此,泥型鑄造在古代鑄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直到今天仍有旺盛的生命力。

安康歷史上青銅器鑄造工藝

鑄造工藝的進步,使得銅器造型高雅,鑄造精良,留傳至今而不失本來面貌。這其中的奧秘在於人們已掌握了鍍膜工藝。

1986年陝西省安康水電站庫區考古隊,在紫陽縣原金川鄉白馬石村山坡上,發掘清理了八座戰國早期巴蜀墓葬。其中M2出土的一把青銅劍,“喇叭首,莖作橢圓柱形,莖上有凸起的圓兩週,凹形寬格,中脊起稜線,器表黑褐發亮,鍍有其他金屬鋒刃仍然銳利無比”。這把古劍在地下埋葬了2000多年為什麼沒有生鏽?為什麼依然寒光四射,鋒利無比?通過研究發現,不鏽的奧秘即在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鉻是種極耐腐蝕的稀有金屬,岩石中含量極低,提取十分不易。鉻還是一種耐高溫的金屬,它的熔點大約是4000攝氏度。目前我國發現鍍鉻的青銅劍,寥若晨星,僅有越王勾踐和吳王夫差兩把寶劍,陝西臨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中雖已發現這種外鍍金屬的寶劍,但

比紫陽白馬石劍、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劍,在時間上要晚得多,說明安康古代勞動人民已掌握了防鏽防蝕的外鍍技術。而作為外鍍金屬鉻,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才被一位美國科學家在高溫電解爐中第一次真正把這種金屬溶解。

安康歷史上青銅器鑄造工藝

與外鍍技術同時發生的還有鎏金工藝和鑲嵌工藝,以及在青銅器表面嵌入金銀絲的“金銀錯”等。安康市漢濱區原張灘鄉出土的一把青銅劍上刻劃出流暢的花紋,並在劍身花紋上塗以金泥,成了一把鎏金寶劍;旬陽縣城郊出土的青銅案,表面整金,案足為馬腿形,腿上部中空,飾陰線流雲紋。案高7.5釐米。案欄包角,雕雙龍流雲紋。外側陰刻幾何圖形。“鎏金”、“刻紋”等工藝的出現,使金屬工藝呈現出五彩繽紛的新面貌,也使青銅器更加華麗精美,這一件件精美的銅器顯示了安康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