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歷史上的玉器文化

安康歷史上的玉器文化

漢陰阮家壩出土的玉管飾件,說明安康地區加工玉器的時間,在7000年前的前仰留文化李家村類型遺址中就已出現。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廟底溝文化一一龍山文化),安康各縣出土玉器數量驟增,突出的有嵐皋縣肖家壩遺址,出土玉箭族一件;旬陽縣李家那遺址,出土玉矛一件;安康市柳家河遺址,出土玉箭、玉環各一個:石泉縣馬嶺壩遺址,出土玉管飾一件;紫陽白馬石出土玉管飾、綠松石各一件。

安康歷史上的玉器文化

玉在自然界賦存稀少,因此新石器時代加工的玉器大部分是小件裝飾品。玉被人們所重視,主要在春秋戰國期間,《禮記》曰:“君子比德於玉焉。”並以十德而頌之曰:“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果,智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墜,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環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也。”是以安康春秋戰國迄兩漢時期出土玉器種類甚多。其中漢陰縣月河鄉花粟機戰國基出土的玉壓臍屬國家二級珍貴文物。漢陰出土的玉器當中,玉壓臍、玉鐔是玉具劍上的裝飾,製作精美,工藝上乘,在國內考古界引起很大反響。

安康歷史上的玉器文化

​ 安康古代玉材主要果於河中,其礦物成分比較複雜,新石器時代出土的玉管即屬透閃石、纖維蛇紋石、陽起石等石材,硬度很高。加工這樣的玉器,需要持久的耐力,確非易事。再加上玉材不易多得,因而沒有形成如加工石器一樣的獨自演進系列,但是同屬玉類的綠松石,卻以其特有的面貌逐漸展現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