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藍影業,一擲乾坤丨專訪CEO張維

文 │薄荷

《武動乾坤》開播前一週,張維作為項目的組盤者接受了骨朵的採訪,在興奮和期待之外,

她還帶著一些焦慮,做了三年的作品就要問世了,觀眾“審閱”後將會是什麼態度?“無論外界評論如何,我都會照單全收。但我想對團隊表達感激之情,《武動乾坤》能夠順利播出,是全體工作人員的功勞”。

之前張維帶領深藍影業出品了由雷佳音、鄧家佳主演《我不是精英》,姜潮、李溪芮主演的《我站在橋上看風景》等國民度和口碑都不錯的作品,就體量和市場關注度來說,《武動乾坤》顯然來的更大。它對於出生三年的深藍影業來說,既是成長中的關鍵節點,也影響著未來的“乾坤”。

深蓝影业,一掷乾坤丨专访CEO张维

“知道難,沒想到這麼難”

《武動乾坤》更新到第9集了,外界對演員楊洋和導演張黎的討論仍在繼續。骨朵也在開播第一時間給出了觀點評價,【戳藍字回顧→三問《武動乾坤》:女人當道!張黎能否引領大男主劇殺出一條血路?】

張黎在採訪中表明自己“不是一時衝動”,面對批判小鮮肉的政治正確,他覺得“孩子們委屈”。

張維理解這一切,正劇導演為什麼不能拍年輕化的題材呢?實際上,在輸出“少年感”內容的同時,不服輸的年輕演員也給了張黎不少反哺,“男孩女孩的那種狀態,對他而言起到了一種促進作用。”

深蓝影业,一掷乾坤丨专访CEO张维

拍一部講述“少年成長”的作品,聽起來似乎普通,但這種成長命題其實切合大部分人的經歷,“誰不是從普通平凡的人生階段,一步步去成長和奮鬥的。”

而楊洋飾演的林動,將普通和不普通形成了最大程度的衝撞,他有著“觸底反彈”式的成長模式,充滿熱血荷爾蒙的場景畫面又將劇情氛圍渲染到了極致,開頭近十五分鐘的打鬥場景,盡顯“大男主”氣質。

從製作方面看,前期的各種物料已經表明,這會是一部“處女座”性格的大製作。《武動乾坤》的特效時長達到了2000分鐘,後期製作時間為11個月,有很多工作還是在拍攝過程中就完成了。即便特效畫面眾多,劇組仍然搭建了大量室內外實景,尋求實景和CG之間的最優解,也為了給演員浸入式的表演環境,而構建美學和歷史性兼併的場景實屬不易。

深蓝影业,一掷乾坤丨专访CEO张维

目前已經播出的劇情中,森林、荒原、鬥獸場、九天太清宮等大面積搭建場景沒有讓人出戏,火蟒虎這類特效也比較精細。張維表示,《武動乾坤》的投資在哪裡?“在特效。特效的體量大到會影響前期的拍攝,因為特效參與了劇情和敘事,所以實現起來會更困難。”

深蓝影业,一掷乾坤丨专访CEO张维

歷經285天拍攝,共三年蟄伏,張維在擔心什麼?“主要忐忑在,外界對這個項目太關注了。”

《武動乾坤》集結了熱門題材、熱門演員、正劇大導,三種元素單拎出任何一個都是新聞,

組合起來更是有了規模效應,“確定下來的那一天,我就知道這條路很難,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經濟成本,但還是沒有想到會這麼難,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同時她也在擔心,“就算很認真的做一部戲,觀眾也未必認可”,張維在這時預判,《武動乾坤》的評價很可能會兩極分化。

那一刻,她喜憂參半地等待著首播的來臨。

“如果可以,我寧願完全還原原著”

作為知名網文作家天蠶土豆的代表作之一,《武動乾坤》可以說是典型的大男主故事。熱血、成長、奮鬥,伴隨著一次次升級打怪,將草莽男孩到一代武祖的蛻變刻繪地淋漓盡致,“每個男孩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對於受眾來說代入感極強。

深蓝影业,一掷乾坤丨专访CEO张维

改編劇本時,製作團隊儘可能地保留了原著精髓,主要調整了故事結構和人物關係,“兩位女主角在後幾百章才出現,這種不符合影視化改編的節奏肯定要做調整,雖然可能會引起原著粉的不滿。”如何將網文IP合理地影視化,轉為流暢不突兀的視聽語言,她認為是整個改編工作中最核心的部分。

原著粉跟影視改編團隊“掐架”已經見怪不怪,《武動乾坤》播出後不可避免地也遭遇了原著粉的指責。

張維比較委屈,她很執著於“講好一個故事”,對原著IP也有這種“情結”,“如果故事本身符合影視化標準,我很樂意完全還原,但是就《武動乾坤》而言,我還是要遵循影視劇的創作規律。”

深蓝影业,一掷乾坤丨专访CEO张维

買下《武動乾坤》改編權時,影視劇市場正是大IP的天下,《古劍奇譚》《花千骨》等劇目橫空出世火極一時,讓張維看準了正在迭代的年輕觀眾,他們既代表著新的審美,也預示著市場的走向。幾年後,泡沫和理性共生,大環境不斷迴歸理性, IP真正的價值逐漸被顯露。

“IP本身並沒有錯。”在張維看來,IP說到底只是一個工具,重點在於如何運用,同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絕非IP在手萬事無憂,這個時期早就過去了。

而90後、00後觀眾的話語權不斷增強,當他們成為未來的KOL時,影視作品在題材內容的變革上,又將出現什麼新趨勢?

張維對待市場和觀眾的態度十分謹慎,“不管怎麼說,精品化是大勢所趨。”

時間戰

接受採訪的當天,張維一共排了四五個採訪,也是“最近能安排出來的僅有時間了”。在空檔裡,她抓緊處理事務,辦公室裡的空凋壞了,汗流浹背。

深蓝影业,一掷乾坤丨专访CEO张维

她在完善最終的維護工作,包括宣傳、播出平臺等細節問題,“近幾年,東方衛視不管是平臺屬性還是劇集風格,包括和網絡平臺的包容度都是比較好的。”但兩邊怎麼協調,誰先播、播幾集,一直是網臺聯動中老生常談的問題,電視臺需要收視率,視頻網站需要拉新力,其中的分寸非常需要拿捏。

“兩方為了這部劇最好的播出效果都做了犧牲。”最終,《武動乾坤》定檔8月7日,東方衛視周播劇場和優酷同步上線,視頻平臺比衛視早一小時上線,同時

始終比衛視快3集播出。

此前她與深藍影業出品的《我站在橋上看風景》,從殺青到播出只用了45天,期間還完成了相應許可證的申請,這次《武動乾坤》的網臺聯動也相對順利。2007年進入天津電視臺節目購銷中心的張維表示,雖然自己是電視人出身、懂得各方需要以及把握尺度,但是作為製作方,面臨的不是偶爾一次的幸運,而是每一次製作週期和播出時間之間的博弈。

如果說上星、協調網臺是為了保證內容而在各方之間協調爭取,那麼這一場時間戰顯得更加無奈。

“製作公司就像在火上煎,如果投入時間成本做好戲,可能就會錯失黃金播出時間,一旦風險發生,那麼高額的成本該由誰來負擔?但不認真去做,一味求快,市場同樣不允許。所以說,這兩年是市場激烈磨合和裂變的時期,我們都身處其中。”

向平臺型發展

外界對於深藍影業的態度,張維認為是“靠譜”,“合作過的公司都會覺得深藍很靠譜,我們之前做好計劃和設想都能落地實現。”基於對市場的判斷和內容的把控,深藍影業以穩妥的姿態深入其中,在創立不到三年的時間裡開啟了五個項目,既有青春愛情題材作品《我站在橋上看風景》,也有具備現實意味的都市生活劇《我不是精英》,由大IP改編而來的東方英雄成長史《武動乾坤》、於今日宣佈殺青的大型古裝權謀劇《慶餘年》,又使深藍影業在古裝題材上佔領頭部份額。

深蓝影业,一掷乾坤丨专访CEO张维

在深感壓力的同時,張維也有些迷茫,以好故事為基準線打造精品內容的大方向沒錯,可觀眾和市場接下來想看的是什麼?身為製作公司有沒有可能把握住每一次風向?

“市場差異化、審查問題、視頻平臺的崛起……還有現代觀眾在不斷成長,這些都是問題。”做完《武動乾坤》,她打算停下來仔細梳理一下,也是在這個項目上耗費了太多的精力,需要時間恢復,“不管是《武動乾坤》還是之前的項目,有優點就有缺點。這幾年發展比較快,所以需要好好整理後再往前走。”

深藍影業的下一步對新項目推出可能不會太快,但可以肯定的是,將會以現代題材為主,包括女性勵志時裝劇《光芒紀》、校園軍旅《後背留給我》,還有由辛夷塢小說改編的《我在回憶裡等你》等多種類型題材作品。

張維想把深藍影業做成平臺類型的製作公司,她明白相比那些深耕某一題材的製作公司,

垂直和專一不是深藍的標籤,尤其現在的形勢是,老牌製作公司以積澱和實力尋求轉型,新興公司靠著差異化和新風格不斷冒尖。“影視圈新兵”深藍影業,打算通過開發新題材逐漸挖掘觀眾喜好,同時找到自己最趁手的打法。

深蓝影业,一掷乾坤丨专访CEO张维

《武動乾坤》上映第三天,無論評價“幾極分化”,身為製作出品方能不能坦然接受,張維終究是攜深藍影業更進一走向了觀眾視野。面對充滿誘惑卻未可知的市場,她目前認定的做法是,“做好故事、抓共性,

每一代人的情感需求都一樣,只有動人心扉的作品才會受到歡迎。”

深蓝影业,一掷乾坤丨专访CEO张维深蓝影业,一掷乾坤丨专访CEO张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