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醫院張巧花:患者的每一句感謝,都讓我們幸福感爆棚!

8月13日,山西大醫院召開第一個“中國醫師節”慶祝大會,全院近千人參會,4位醫生作報告。其中,張巧花教授以“用大愛托起生命的藍天”為題,用真實的故事,感人的事蹟,展現真實的醫者,激勵每一個醫師熱愛本職,救死扶傷,建功立業。下面是張巧花教授的演講內容——

山西大醫院張巧花:患者的每一句感謝,都讓我們幸福感爆棚!

今天,我們共聚一堂歡慶我國第一個醫師節,作為一名從業40餘年的腫瘤科醫生,此刻我內心澎湃。我想與大家分享我的故事,分享我在參與建設山西大醫院的進程中的體會,分享我對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以健康為根本”的健康觀的思索。

作為一名醫生的幸福感

這一生我最幸福的事,就是選擇了最喜歡的職業——做一名醫生。在漫漫行醫路上,患者的每一次微笑,都讓我的幸福感爆棚。

42年前的今天,我在震後的唐山,第一次感覺到做醫生的自豪。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生7.8級地震。震後24小時,我作為山西醫療隊裡最年輕的醫生奔赴救災現場。那一段日子發生的點點滴滴,我至今歷歷在目,永生難忘。8月13日那天,我和一名護士去豐南的一個村莊送藥,在一處廢墟里發現一位即將臨產的初產婦,她痛苦地呻吟著,愛人在身邊急得團轉轉,卻找不到婦科醫生。此前,我只在婦科實習過一段時間,但從沒有為產婦接生過。面對滿目蒼夷的現場,面對一愁莫展的患者及家屬,我們能做的只有快步上前為她接生。這是一次時間過得極慢的救治,缺少專業技能的我們內心比站在周圍的家屬都緊張、忐忑。一個模樣俊美的女嬰,終於艱難地生了出來,卻由於產程過長,沒了呼吸。我緊張得直冒汗,立即為嬰兒口對口人工呼吸。我們輪流嘗試各種方法,試圖喚醒孩子。情急之下,我拿出隨身帶的銀針,刺入孩子的湧泉穴,小寶貝哇地一聲哭出來了。這一聲嘹亮的啼哭是我聽到的這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孩子的爸爸激動地拉住我的手說:“醫生,你們真好!”家屬對我們工作的肯定,更增加了我作為醫生的幸福感。

山西大醫院張巧花:患者的每一句感謝,都讓我們幸福感爆棚!

選擇做醫生,要善良,要一生奉獻

選擇做醫生,就要善良;選擇做醫生,就要一生奉獻。我選擇血液腫瘤專業時,內心是不情願的,不想接觸這個讓人恐懼的不治之症,是我的病人們給了我強大的自信,讓我無怨無悔地做醫生。治癒淋巴瘤,這是多麼欣慰的事情!尤其是1986年,我在我的主任——王毓鑾教授的指導下承擔了華北地區第一例骨髓移植病例獲得成功,讓很多絕望的病人得到治癒。最難忘的是一位僅有35歲的田姓男士,他是晚期胃部瀰漫大B淋巴瘤,我們為其進行骨髓移植,移植2個月後又復發,我們堅持不放棄的信念,終於治癒了他的“不治之症”。三十多年過去了,他不僅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還成為了小有名氣的企業家,我認為他是人生最大的贏家。

山西大醫院張巧花:患者的每一句感謝,都讓我們幸福感爆棚!

▲新入職的青年醫師為張巧花教授(左一)等山西大醫院從醫35年以上的醫師獻花。

不放棄每一個生命

這一生我最幸運的事是我見證了大醫院的崛起,參與了大醫院的建設。我們在院長的感召下,我帶領我的團隊衝入到大醫院建設的洪流中。我與在座的各位同仁肩並肩、手拉手,有人說我們就像打了雞血一樣不知疲倦,我說,我們秉承著“大醫精誠:精於業,誠於心,厚於德”,一步一個腳印,七年的浴血奮鬥才換來大醫院如今的輝煌,歷史永遠會記著付出艱辛的每一位“大醫人”。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七年來,我與我的團隊在大醫院這片土地上,經歷了無數感動,創造了很多的奇蹟。

九十多歲的廖奶奶,一人系五瘤,其理論治癒率微乎其微;其死亡率萬劫不復。然而她卻奇蹟般戰勝五種腫瘤,得到康復。這是為什麼?醫學的精準、她堅強的意志,再加上人文關懷,她身上五種腫瘤都消失了,聲音洪亮、精神抖擻,是我們科的金牌宣傳員,她常常給那些絕望中的患者加油打氣,她說:“大醫院是長壽醫院!這裡有長壽醫生!”

我的團隊在醫學領域不停地挑戰,我們對腫瘤採取了精準治療與抗病毒、抗血管相結合的方法,挽救了很多的生命;我們堅定著“不放棄每一個生命”的信念,愛崗敬業、待患如親,用智慧與死神抗爭,與兄弟科室的同仁們強強聯手,從死神手中奪回許許多多的生命,演繹著醫務人員的真善美。靈兒正值芳齡,骨淋巴瘤卻讓她痛不欲生,但在我們的治療和陪伴下,她不僅得到了治癒,同時還收穫了美麗的愛情,今年她可愛的小寶寶已經三歲了!吳曉梅女士、李麗香女士患晚期的難治的淋巴瘤,併發嚴重的肺炎與腸穿孔,但她們卻如鳳凰涅槃般重獲新生。這又是為什麼?曉梅流著淚為大家訴說她的故事:“有大醫院腫瘤內科與外科醫生的支持和幫助、關愛和注目,我才能超越自我、化險為夷、獲得重生!向高尚善良的醫生護士們致敬!”

山西大醫院張巧花:患者的每一句感謝,都讓我們幸福感爆棚!

作為醫生也要不斷挑戰自我

醫生有時也在不斷挑戰自我。曾有一位診斷了霍奇金的女病人,出現黃疸,肝功非常不好,還高燒,在醫學上這樣的情況是不能化療的,我們有充分而正當的理由遵守規範,避免風險。可作為醫生,我們卻不能見死不救,在關鍵的時候敢於擔當,給其化療,最終得到了治癒。患者就是一面鏡子,醫生的德行,決定了鏡子裡的自己,患者的信賴才是維繫醫生崇高使命感最強的動力。醫生面前不全是鮮花,醫生常常在徘徊,在迷茫,甚至在流淚。當我們在交班時,突然間聽到值班大夫和護士大哭,原來是一晚上的辛苦終究沒有留住夜間搶救的年輕生命,而家屬為每一位醫護人員鞠躬;被我們呵護了七年的套細胞淋巴瘤患者老呂最終走了,他的家屬擁抱了每一位醫務人員,他的女兒每週五從廣州為我們寄來美麗的百合花,每一朵百合花的芬芳都像在訴說老呂和家人每一個溫馨的故事。醫學不是冰冷的,它需要人文,它在呼喚著人文。腫瘤病人更需要人文,院黨委特別重視醫院人文,支持我科搞健康星期五,我們組織“健康星期五”的活動讓患者找到心靈的港灣,我們唱出《女醫生之歌》訴說我們自己的故事,我們演出《健康知識三句半》傳播健康理念。這些人文關懷都是溫暖的,有生命的,在某些情況下確實是可以救命的!

山西大醫院張巧花:患者的每一句感謝,都讓我們幸福感爆棚!

有人如此描述醫生:您的崗位永不調換,您的足跡卻遍佈四方;您的兩鬢會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卻百年不衰。德不成佛,不能成醫;才不成仙,不能成醫。每一個醫生都是天使,每一個天使都充滿了愛。愛讓醫生永不放棄,愛能讓死神望而卻步,愛讓人們絕處逢生!在這裡,我要對大家說,大愛無疆。

山西大醫院張巧花:患者的每一句感謝,都讓我們幸福感爆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