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跟你戀愛,不跟你結婚

只跟你戀愛,不跟你結婚

戀愛是婚姻的前奏,是婚姻的基礎,是婚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誰都不要打著愛情的旗號去糟蹋感情,話說得再好聽,都不如一句“嫁給我”來得真誠,一切不以結婚為目的談戀愛,都是耍流氓。

方瑜和田林五年時間,都是同居在一起的,她自己也和朋友說,除了那張紙,他們和結婚的人沒有什麼區別。

朋友說:還是有區別的。

方瑜問:有什麼區別啊,我覺得都一樣。

朋友說:區別就是那張紙。

方瑜很不以為然,婚姻不是靠那張紙來約束的,愛情更是和那張紙沒有關係。一張紙嘛就那麼點大,能承諾給你什麼。

方瑜認為,愛情是不受任何東西約束的,所有的條件抵擋不住那一句真誠的“我愛你”。

事實上,我愛你已經不足以說明愛了,“我為你”比“我愛你”更能打動人心,這才是最誠摯的表達。

方瑜說,田林也願意為她做任何事,只有她想不到的,沒有田林做不到的。

大家都相信,田林追求方瑜也是因為愛,這一點很符合方瑜的愛情觀,方瑜就是願意跟一個愛她的,也是她愛的人結婚。

當然,田林在還愛著方瑜的日子裡,肯定願意為她做任何事,如果有一天不愛了,或者另有所愛了,他還會願意為方瑜做什麼呢?一張結婚證都不捨得給你的人,他會真的永遠願意為你嗎?

只跟你戀愛,不跟你結婚方瑜總是把愛情放在第一位,為此,朋友聚在一起的時候,經常恨鐵不成鋼地奚落她,說你天真是誇獎你,你明明就是一個缺心眼。

方瑜理解大家的心情,明白不管他們說什麼,也都是善意的,她知道朋友擔心她會吃虧。

當她的朋友一個個穿上婚紗步入婚禮殿堂的時候,身為伴娘的方瑜自然是有很多感慨的,有好幾個朋友,直接把手捧花遞到她的手裡,一大堆希望的話說給她,也是說給田林聽的。

近兩年,方瑜已經很少參加朋友婚禮了,朋友們該結婚的都結了,有的孩子都上幼兒園了,還沒結婚的,除了高不成低不就,就是她這種未婚同居的了。

別人未婚同居期間,都是在一邊商量著有關結婚的事項,一邊過著小日子,唯有他倆,好像結婚的事與他們無關,從來不談論這樣的話題,每次參加完朋友的婚禮,方瑜會有這樣那樣的感慨,田林卻從來不接話茬。

他們之間沒有太大的矛盾衝突,田林也是個比較懂女人的男人,方瑜自從跟他談戀愛開始,就已經做好決定,只為田林披婚紗。

這一年,方瑜明顯感覺哪裡不對,到底哪裡不對,她也說不好。

父母那邊似乎每天都在著急,動不動就是,都三十歲的人了,還在單身。

方瑜糾正父母:我有田林,怎麼說單身呢?

父母心裡,始終覺得,只要沒嫁,就是單身。據他們瞭解,田林這孩子還不錯,雖然家在外地,他們也還是願意把方瑜嫁給他的。

偏偏田家不說娶,他們方家怎麼言嫁。

只跟你戀愛,不跟你結婚方瑜見過田林的父母,不是他們不想娶,田林的父母看起來很厚道,也很通情達理,他們也很喜歡方瑜,第一次見面就說過結婚的話,是叫田林給頂回去了:人家才第一次進門,你們就說這樣的話。

那個時候,方瑜以為田林是為她著想,那個時候方瑜自己也還沒有想到嫁,後來想起,方瑜越來越覺得,田林根本不是隻為她考慮。

曾經有一次,方瑜說過結婚之類的話,田林說:你等著就好了,要說求婚,也應該是男人向女人求,我不希望自己是被老婆倒追來的。這樣,對我是沒什麼,對你自然不好。鹹的淡的聽了,你心裡一定會不舒服的。

方瑜不以為,她說:無所謂啊,我愛上的男人,倒追又怎麼樣?別人愛說什麼說什麼,反正我嫁給了自己最愛的人。

就這個問題,田林跟她說了很多,最終她沒有說服田林。

方瑜第一次感覺,田林有點胡攪蠻纏了。

其實,這也並沒有影響田林在方瑜心中的地位,因為愛,所以不去計較。

如果不是因為父母,方瑜相信,她和田林不會分手。

因為週末,因為父母說包了田林愛吃的羊肉餡餃子,方瑜就和田林一起回家了。父母除了包了餃子,還弄了一桌子好酒好菜,方瑜以為父母只是像以前那樣,單純地犒勞犒勞他倆,沒有想到他們居然擺的是鴻門宴。

只跟你戀愛,不跟你結婚那天的主角是母親,不用田林說,方瑜都覺得母親很有逼婚的氣勢。

那天,她怎麼用眼神阻止,母親還是隻按照自己的意思說,他分明看到了藏在田林心裡的惱火,田林肯定以為是她攛掇父母這樣做的。

雖然父親一直在為田林斟酒夾菜,在努力維持著整個場面的和諧,最終的結果,還是以不愉快收場。方瑜也明白,這場鴻門宴是父母共同商量後的決定。

回到他們的出租屋,田林一邊收拾東西,一邊冷著臉說:咱們倆的關係,我覺得應該到此為止了,我選擇單身,你,請自便。

方瑜一直在說對不起,一直解釋那根本不是自己的意思,田林說:誰的意思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不想耽誤了你,如果有合適的,你隨時可以嫁。

方瑜嘴唇發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五年的同居,換來的是這麼一句無情的話。

朋友叫她問問田林,失去的青春誰來補。

方瑜苦笑:難道田林會顧及我失去的青春?我跟他談青春,他也會跟我談青春,都三十歲的人了,都失去了五年青春。雖然誰都明白男人的青春和女人的青春不對等,我也沒理由去跟人家談青春。

談了又怎麼樣?田林已經選擇單身,人家都打算把自己的青春浪費一輩子了,怎麼可能在乎方瑜五年的青春。

方瑜和父母反目,好好的愛情全被他們攪合黃了,她衝著父母嚷:嫁嫁嫁,一天天的,滿腦子除了嫁沒別的事了,是不是怕我臭在家裡沒人要了。

母親說他們不過是壓死駱駝的最後那根稻草,田林或許早已經打算好分手了,只是沒有契合的時機罷了。

方瑜卻是三十歲的年齡二十歲的心,經過幾天痛苦的煎熬,最終想明白:不想結婚就不結好了,他選擇單身我也選擇單身,大不了維持現在的狀態,不要那個形式,不要那張證,這都不是事,只要我們還可以在一起。

只跟你戀愛,不跟你結婚朋友都覺得方瑜不是缺心眼,而是直接變成腦殘了,田林不過是找一個由頭分手而已,大家都相信為了愛情,方瑜可以選擇一輩子單身,田林的選擇,除了方瑜,沒有人當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