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下珠,日開夜閉,很少有人知道的祕密


葉下珠別名葉後珠、珍珠草、珠仔草、假油甘、潮汕、龍珠草、企枝葉下珠,碧涼草等。

 分佈生於曠野草地、旱田、林緣或村邊荒地。分佈於廣東、臺灣、福建、江西、廣西、雲南等地。

它的葉子,每天晚上的時候就是閉合的,等到白天的時候就張開。是不是很神奇啊。。夏秋沿莖葉下面開白色小花,無花柄。花後結扁圓形小果,形如小珠,排列於假複葉下面。氣微香,葉味微苦。葉後珠由此得名。

性寒,味微苦。歸肝經、脾經。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傳言經動物實驗證明,本品對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具有保護肝細胞及提高細胞免疫力功能。 治傳染性肝炎:鮮葉下珠一至二兩。水煎服,一日一劑,連服一週。(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小編提醒一下大家;未經醫生指導下自己不要拿來使用。以免產生不良影響。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明目,消積。用於腎炎水腫,泌尿系感染、結石,腸炎,痢疾,小兒疳積,眼角膜炎,黃疸型肝炎;外用治青竹蛇咬傷。赤白痢疾、暑熱腹瀉、腸炎腹瀉、夜盲、急性結膜炎、口瘡、頭瘡、風火赤眼、單純性消化不良、小兒疳積。外治毒蛇咬傷、指頭蛇瘡、皮膚飛蛇卵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