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敗感知指數」——西方眼中的世界治理的基本觀感

“腐敗感知指數”——西方眼中的世界治理的基本觀感

世界腐敗感知指數圖

知道這個圖表達的是什麼內涵嗎?

這個圖是“透明國際”委託帕紹大學的約翰·格拉夫蘭·布斯多夫製作“世界腐敗感知指數圖”。

“腐敗感知指數”考慮了來自12個不同機構的16個不同調查和評估。13項調查/評估是商業人士意見調查或一組分析師的績效評估。早期的“腐敗感知指數”採用了民意調查。這些機構是:

  1. 非洲開發銀行:總部設在象牙海岸
  2. 貝塔斯曼基金會:總部設在德國
  3. 經濟學人智庫:位於英國
  4. 自由之家:總部設在美國
  5. 全球視野:基於美國
  6. 國際管理發展學院:設在瑞士
  7. 政治和經濟風險諮詢:基於香港
  8. PRS集團公司:總部在美國
  9. 世界經濟論壇
  10. 世界銀行
  11. “世界正義”計劃(World Justice Project):美國設立

各國至少需要3個來源進行評估,才能出現在“腐敗感知指數”中。

在這個圖中,冷暖色系涇渭分明,幾乎呈現一種“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式的狀態。

“腐敗感知指數”衡量由於難以衡量絕對腐敗水平而對腐敗的看法,也就是西方世界對於世界治理的基本觀感。但其客觀程度,“歷史脈動”不做任何說明。


【精彩往期回顧】

“腐敗感知指數”——西方眼中的世界治理的基本觀感

如果感到本文有些意思,請勞動您寶貴的小手指,或關注、或評論、互收藏、或轉發,這將成為堅定“歷史脈動”為您地提供各類行動計劃不竭的強大動力。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