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峯:從首富榜到「紅通」榜

彭小峰:從首富榜到“紅通”榜

中國經濟週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

中國經濟週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郭芳|江西報道

彭小峰:從首富榜到“紅通”榜

(視覺中國)

該來的終歸是要來的。

蘇州工業園區公安分局的信訪答覆書顯示,綠能寶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相關責任人彭某某已被批准逮捕,同時警方已向公安部申請發佈國際刑警組織紅色通緝令。

彭某某,便是綠能寶的創始人及實際控制人彭小峰。他更顯赫的經歷是在2005年創立江西賽維LDK,並在兩年後赴美上市,成為當時中國企業在美國完成的最大規模IPO,並以數百億元的身家成為中國最年輕的新能源首富和江西省首富。

昔日風光無限的青年首富如今卻逃亡海外,成為“紅通令”上的通緝犯,令人唏噓不已。

草根的逆襲

彭小峰現年43歲。在他大起大落的人生中,曾經是這個時代極為勵志的楷模。

彭小峰出生於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農村,自小成績優異,初中畢業時,他以當地中考第一名的成績,填報了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國際貿易專業。因為當時的中專一畢業就有工作,比上高中吃香,還可以“學喜歡的外語”。

畢業後,學得一口流利英語的彭小峰先是在江西省一家外貿公司工作,至1997年離職,彭小峰以攢下的2萬元資金作為創業的啟動資金,在蘇州創立了銷售勞保用品的貿易公司柳新實業有限公司。

彭小峰利用自己外語流利的優勢,直接和外商打交道,免除了中間商的成本,在勞保行業做得風生水起。幾年以後,柳新公司一度成為亞洲規模最大的勞保用品企業,年營業額超過10億元。彭小峰也由此完成了原始的財富積累。

業內人士評價說,彭小峰極具商業天賦,具有商人天然的敏銳,而且很有野心,賭性頗強。

當嗅到光伏太陽能的巨大商機時,彭小峰開始了光速增長的新能源造富神話。

2005年,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公司在江西新餘成立。

當時,彭小峰測算投入需要5億元,賬戶上只有3億元。他當時提了兩個條件:一是要求新餘24小時供電;二是要求新餘市政府支持2億元。

彼時,光伏項目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香餑餑”。為了引入新餘市政府可謂不惜血本,不僅答應了彭小峰的兩個條件,之後的每年,還以各種方式對其進行大金額的補貼和優惠,以至於新餘人抱怨:除了一個GDP數字,新餘在賽維身上基本沒獲得什麼好處。

新餘市政府甚至為此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當然,那是後話。賽維也曾風光一時,為當地政府帶來了GDP和榮光。

成立伊始的賽維避開了當時門檻較低、競爭激烈的組件市場,從硅片切入,往產業鏈上游走,事後證明這是明智的選擇。

第二年,賽維LDK100MW硅片產能正式投產,當年就成為亞洲最大的多晶硅片生產商。

2007年6月,賽維LDK在紐交所上市,並創下中國企業在美IPO的募資紀錄。在賽維LDK達到市值巔峰的102.85億美元時,彭小峰的個人身家也水漲船高,以30億美元的身家位列當時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六名,新能源富豪榜第一名。賽維成為江西省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和全省第二大納稅企業。

那是彭小峰事業生涯的巔峰時刻。

在2010年之前是光伏產業最美好的光景,賽維以光速激進擴張。2011年,光伏產業的境遇急轉直下,整個光伏產業風雨飄搖,賽維也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最致命的是,投資120億元興建的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廠,待到項目完工時,硅料價格已跌去近九成,資金鍊瀕臨斷裂。隨後,裁員、債務等一系列問題令賽維積重難返。

最後彭小峰離開賽維,留下一地雞毛。當地政府花了數年時間收拾爛攤子,賽維最終走向了破產重整。

彭氏逍遙轉身,政府收拾殘局

彭小峰陷於低迷的時間非常短暫。

2013年9月1日,他在蘇州重新開始創業歷程,創立非凡定美社網絡科技公司。

江西那邊焦慮的銀行和政府還在收拾殘局。

在賽維LDK天文數字的債務包中,有供應商的欠款、工程商的欠款,鉅額的電費、水費、氣費以及其他單位及個人的各種欠款,而最為龐大的則是12家銀行高達270億元的債務。

江西省銀行業內人士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當年賽維陷入危機之後,江西省有關分管領導召集各分行行長開會,“名義上叫協調會,但實質上是強制性的,強調不能斷貸。哪家銀行如果不同意,就把它的財政業務全部停掉,各級財政全部跟銀行斷絕關係,各省行做不了主的,立馬到總行去彙報,這是政府的要求。態度就是這麼強硬。”

江西省銀行業內憤憤不平,但也敢怒不敢言。

政府動用公權力強行介入拯救賽維這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爭議。而彭小峰當年表現出的處理危機的態度讓當地政府和債權人極為不滿。

2012年年底,彭小峰在新餘路邊的一家土家菜館宴請了幾位國有銀行省級分行行長。飯桌上的彭小峰很少說話,對於賽維近況的詢問,他也一概以沉默應對。

“他不急啊,反正已經把銀行和政府綁架了。一起開會研究解決問題的時候,他反而優哉遊哉的,已經蝨多不怕癢了,我們比他急。”一位金融業內人士說。

他的態度讓大家很抓狂。新餘市政府的一位官員向《中國經濟週刊》抱怨說,“這真的不是一般人。從始至終,行或不行,怎麼辦,隨便你怎麼樣,他從不表態,也不吱一聲,你無法知道他究竟怎麼想的。急死你。”

債務引發矛盾最激烈的時候,被拖欠工程款的包工頭、農民工與彭小峰坐下來談判協商。一位當時參與談判的人士回憶,“幾十個人圍著彭小峰不讓他走,大家都很激動,鬧了起來,當時很多警察在場。”

賽維的負責人勸被欠款的人說,賽維已經就是這個樣子了,如果你們再鬧下去,對大家都沒好處。“彭小峰大不了破產走人,他的個人資產幾代人都吃不完的,倒黴的只能是你們。”

據《中國經濟週刊》當年的調查報道,彭小峰個人及家族資產除了賽維LDK的股份之外,還有賴以發家的柳新實業以及他在2008年以“個人、家族名義”投資的BestSolar公司。BestSolar在開曼群島註冊,性質為外商獨資企業,法人代表為周山,即彭小峰之妻。

在賽維通過銀行融資發展壯大的同時,彭小峰家族藉著賽維的各項生意,家族資產不斷膨脹。

彭小峰的父親彭正祥不僅從賽維承包的各種基建工程項目中收取管理費,還成立了房地產公司,涉足新餘市的房地產開發。

據悉,賽維成立之初,新餘市政府給了賽維1.5萬畝的設廠用地,同時還將新餘市管委會旁邊以及市區另一處合共40萬平方米的用地以劃撥方式給賽維使用,賽維僅支付象徵性的對價。

彭小峰父親的房地產公司正是利用這40萬平方米的土地開發了半島華府、翠湖天地兩個高檔樓盤。

據熟悉彭小峰的人士向《中國經濟週刊》透露,彭的子女居住在香港的半山豪宅,與李嘉誠等富豪為鄰。

同時,還有各種無法證實的消息滿天飛,例如傳聞說,彭通過錯綜複雜的關聯公司及交易關係將鉅額資產轉移到了國外。

這讓各路債權人及幫著收拾爛攤子的官員們心理極不平衡。尤其當彭小峰重回人生高峰,高調宣傳綠能寶的時候,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刺激。多位江西省金融業內人士接受《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採訪時憤憤不平:憑什麼是他們為彭小峰收拾殘局,而他能輕鬆逍遙置身事外?

彭小峰:從首富榜到“紅通”榜

彭小峰也曾獲得諸多獎項,不過如今已成為“紅通”人員。 (視覺中國)

頂級商業領袖站臺的綠能寶

彭小峰有很強的自愈能力,無論債權人如何憤憤不平,他確實很快又東山再起了。

不過,他離開賽維後創立的非凡定美社並不成功。這是一個電子商務網絡平臺,按彭小峰的計劃,2013—2015年,非凡定美電商公司銷售額要從20億元翻至200億元,利潤從5000萬元增長至6億元。

但大概不到一年時間,非凡定美就頻頻傳出因拖欠員工工資、供應商合作款被告上法庭的消息。再之後,非凡定美人去樓空,只留下追討工資四處維權的員工。

這對於彭小峰而言已經毫不陌生。避而不見是他屢試不爽的應對策略。

消失不到一年,又是一條“好漢”。

2015年1月,他帶著綠能寶高調登場。

這次彭小峰不是一個人,還帶了一個豪華的“後援團”。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巨人投資創始人史玉柱等國內多位頂級商業領袖為其站臺護航,他還請來了著名鋼琴家郎朗擔任形象代言人,廣告遍佈大街小巷。

此前不善言辭、寡言少語的彭小峰也活躍了起來,現身於各大論壇和活動現場,不厭其煩地推廣綠能寶,還重啟許久不更新的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發佈的也都是與綠能寶相關的消息。他甚至還給《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發私信,親自推銷綠能寶的理財產品。

按照彭小峰的解釋,綠能寶是融合“互聯網+光伏產業+融資租賃”的一種商業模式,即藉助互聯網平臺,為光伏電站融資,用光伏發電板實物融資租賃的方式來解決光伏項目的融資難題。

具體而言,投資者在綠能寶平臺上購買的理財產品,會對應一塊光伏電板。光伏電板被租借給待建的光伏電站,等電站建成後,其發電費用可用來支付理財產品購買者的投資收益。理財產品到期後,歸還投資者的本金。部分綠能寶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高達10%。

然而,外界對綠能寶模式的質疑從未間斷。

官媒曾對綠能寶的模式提出八大質疑:一是“自融”問題難撇清;二是獨立平臺難推行;三是資金錯配難解決;四是融資成本難接受;五是雙重保障難實現;六是資金去向難解釋;七是風險偏好難匹配;八是交易信息難公開。

但質疑並不能阻止彭小峰再次走上巔峰。2016年,綠能寶所屬的SPI綠能寶能源互聯網股份公司(下稱“SPI”)轉板至納斯達克市場。

然而,好景不長,彭小峰再次從巔峰跌落。

2017年4月,一紙逾期公告令綠能寶投資者們陷入恐慌。公告稱,因為光伏補貼延遲等原因,承租人不能按期兌付提現金額,致使投資人從4月10日起提現出現逾期。

隨後承諾的兌付方案亦繼續“爽約”。

此時的彭小峰已經在公眾視野中“消失”了一段時間。據《中國經濟週刊》瞭解,其時,彭小峰的多位微信好友向其詢問綠能寶近況,彭小峰均未答覆。《中國經濟週刊》記者亦通過微信聯繫彭小峰,他也未予回覆。彭小峰在微信“朋友圈”最後一次發文是在2017年2月27日。綠能寶微博的最後一次更新停留在2016年12月23日,轉發頭條文章《光伏行業的江湖:狂人彭小峰和他的“綠巨人”》。

焦慮的投資者把目標轉向了被綠能寶官網宣傳為“股東”之一的史玉柱。史玉柱不得不在其微博公開回應稱:他與SPI的唯一關係是SPI欠他一筆錢,是債權關係而非股東關係。

史玉柱解釋說,“幾年前幾位長江同學找我說,同班的彭小峰重新創業,大家一起支持他創業。我就答應了並認購了一些其SPI公司的可轉換債券,後轉換成普通債券。”

他讓同學轉告彭小峰:“老百姓的錢一定要最優先還,欠我們的錢不用優先。”彭小峰答覆稱:“綠能寶平臺是委託融資租賃平臺,因電費的國家補貼延遲,造成承租人收款延遲,公司正積極處理,補貼遲早會下來。我們一定優先解決老百姓的錢。”

這也是彭小峰唯一一次間接回應輿情。他又一次選擇避而不見。

無奈之下,投資者唯有報案。

2017年7月,綠能寶被立案偵查。2017年底,彭小峰被批准逮捕。

信譽破產

彭小峰不善言辭、寡言少語,並因此而顯得木訥可信。

他並不鑽營於與政府搞好關係,甚至被認為很傲慢,“架子很大,一般人他都不放眼裡。”當年在新餘市曾流傳著這樣的傳聞:除了書記和市長,連副市長想進他們廠房轉一轉都比較難。

但很多與他接觸的人都評價說,彭小峰野心很大,是實實在在想做事業的人。

彭小峰曾以“三起三落”來形容他的創業史,言語之間頗為自豪。

然而,在每一次的危機應對中,彭小峰所持的態度和做法,無疑是令人失望的,並且在嚴重透支著他的個人信用。

在全國失信被執行人的名單上,彭小峰共有3條失信被執行人信息,分別是欠中國農業銀行新餘分行1.7億元,欠國家開發銀行3.8億元,欠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社會化服務公司借款本金10億元,共計約15億元未履行。

被執行失信人即是俗稱的“老賴”。

而這一次,遠不只是“老賴”,彭小峰還上了“紅通”,被全球通緝。

至此,彭小峰在中國社會的信用已可謂破產。

他還有再次翻身的機會嗎?他的長江商學院的精英同學們還能再次給他站臺和背書嗎?

可能性似乎微乎其微。


請回到文章頂部,點擊右上方“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