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傷風——讓傷痛隨風而去

生活和工作中經常碰到這樣的說法

孩子頭磕破了,爺爺奶奶用圍巾捂住傷口,給孩子帶上厚厚的帽子,怕傷口著風被風吹而患上破傷風

破傷風真的怕風嗎?

當然不是,每次聽到這種說話,我都努力忍住不笑出來

破傷風到底是個什麼“鬼”?

破傷風——讓傷痛隨風而去

破傷風是個菌——破傷風梭菌

而不是 “風”

破傷風(tetanus)是破傷風梭菌經由皮膚或黏膜傷口侵入人體,在缺氧環境下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肌痙攣的一種特異性感染。

破傷風——讓傷痛隨風而去

家畜和人的糞便中均可含菌,隨糞便排出體外後,以芽胞狀態分佈於自然界,尤以土壤中為常見,在土壤中生存數年之久。此菌對環境有很強的抗力,能耐煮沸15~90分鐘

這傢伙是個狠角色

破傷風——讓傷痛隨風而去

如果傷口外口較小,傷口內有壞死組織、血塊充塞,或填塞過緊、局部缺血等,就形成了一個適合該菌生長繁殖的缺氧環境。如果同時存在需氧菌感染,後者將消耗傷口內殘留的氧氣,使本病更易於發生。

破傷風——讓傷痛隨風而去

白求恩

1939年10月下旬,在淶源縣摩天嶺戰鬥中搶救傷員時左手中指被手術刀割破,後給一個外科傳染病傷員做手術時受感染,仍不顧傷痛,堅決要求去戰地救護。他說:“你們不要拿我當古董,要拿我當一挺機關槍使用。”隨即跟醫療隊到了前線。終因傷勢惡化,轉為敗血症,醫治無效,於11月12日凌晨在河北省唐縣黃石口村逝世。當時沒有注射破傷風疫苗。

破傷風——讓傷痛隨風而去

全體起立

致敬

破傷風主要為運動神經系統脫抑制的表現,包括肌強直和肌痙攣。通常最先受影響的肌群是咀嚼肌,隨後順序為面部表情肌,頸、背、腹、四肢肌,最後為膈肌。

破傷風——讓傷痛隨風而去

嘴“苦笑”(面肌痙攣)

喉頭阻塞、吞嚥困難、嗆咳(嚥肌痙攣)

通氣困難、呼吸驟停(呼吸肌和膈肌痙攣)

尿瀦留(膀胱括約肌痙攣)

強烈的肌痙攣,可使肌斷裂,甚至發生骨折

最痛苦的死亡

目前對破傷風的認識是防重於治

破傷風是可以預防的

措施包括注射破傷風類毒素主動免疫,正確處理傷口,以及在傷後採用被動免疫預防發病。

(簡單的說就是及時打破傷風)

破傷風(TAT)

破傷風——讓傷痛隨風而去

什麼情況需要打破傷風?

  1. 各種創傷(包括動物咬傷,當然也包括人)
  2. 新生兒
  3. 燒傷、燙傷
  4. 不潔手術及醫療操作
  5. 吸毒人員等

什麼時候打破傷風?

越快越好,24小時內打一針,超過24小時打2針(加強)

破傷風分哪兩種?

破傷風抗毒素:需做皮試

由於批號不同每次注射破傷風之前均需做皮試,並不是注射過一次後終生免疫

破傷風免疫球蛋白

:不要皮試,直接注射

關注“醫路向前巍子”

一個有點帥的外科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