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舊影1986年,石砌的惠安縣崇武古城


新石器時期,惠安境內就已經有古人類活動。北宋太平興國六年,惠安置縣,縣名意為“以惠安民”。熙寧三年,王安石變法,創保甲法,全縣分為三十四都。鹹淳七年,惠安隸屬泉州路。

惠安縣境內通行多種腔調的閩南語,惠安縣城腔與泉州市的府城腔大致相同,僅在發音上稍有不同。惠北地區的腔調稍有不同,有些次方言接近漳州腔,有些則接近莆仙語系的仙遊話。

惠安縣有著包括崇武古城、洛陽橋在內的古建築及青山王墓、王潮墓、施琅墓等古墓葬。青山灣和科山也是惠安重要的旅遊景點。

崇武鎮以當地的崇武古城及惠安女著稱。宋初,現崇武鎮地界設小兜巡檢寨。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建崇武城。民國初,崇武為第二區公所駐地。民國28年,建崇武鎮。

崇武城歷代幾經增築維修。1417年城增高4尺,加築東西門月城;嘉靖年間置四門樓,添砌跑馬道,新建弓兵窩鋪;1661年因戰亂而肆行遷界,城摧屋毀,至1680年復界修治;

1841年重加整修。此後,因失去軍事上的作用,而長期廢棄,部分城牆失修坍塌。1980年至1987年間,由國家分三期撥款對古城進行了全面重修,始自北門至南城角,次至水關門北,終及北城門,1987年9月間全部竣工。

惠安女以其服飾奇特,極富地方傳統色彩,再加上吃苦耐勞,獲得極高的美譽。女詩人舒婷曾以《惠安女子》為題寫過一首歌頌惠安女的短詩。

崇武古城東西南北四面設有城門門,東西二門築有月城。城牆上有烽火臺、瞭望臺和虛臺。明隆慶元年,福建總兵戚繼光屯兵在此。戚繼光出身軍戶,奉命戍守浙江和福建十多年,招募士兵組成戚家軍,多次擊敗倭寇,肅清閩浙的倭亂,戰跡彪炳。

由於訓練有素,士兵勇敢作戰,不會膽怯退縮。戚繼光和福建巡撫譚綸和監軍汪道昆密切配合,到1567年,已將福建沿海倭寇肅清。【福建惠安,1986年。攝影:沃辛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