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它不是一場「秀」,而是「孝」,母親節需要新的文化內涵

今天就是現民間流傳的美國式“母親節”了,我相信很多人都藉此節日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戴和孝心,到時在微博、微信、網絡社區中,都出現了扎堆、突擊“秀”孝順的現象。

母親節|它不是一場“秀”,而是“孝”,母親節需要新的文化內涵

許多網友曬出為母親獻花康乃馨,洛陽紙貴,這天的花都被你們買貴;也有人曬宴請雙方父母去高大上的酒店吃飯;老人本就要安靜,但更有可笑的人是有的人曬請從未進過KTV的老母親去K歌,喝洋酒,看豔舞表演等等。有人疾呼:“你們在網上這麼孝順,你們的母親都知道嗎?”這一問引人深思。

母親節|它不是一場“秀”,而是“孝”,母親節需要新的文化內涵

其實中國人就應該過中式的母親節,我們暫時不說我們要設立屬於自己的母親節這一嚴肅的話題,但是我認為中國人母親節就應該繼承與發揚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道文化,如果真愛每天都是母親節,陪伴是最好的愛。做一道媽媽好吃的菜,說說自己工作的事,嘮一嘮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等等,無需去秀就足矣!

母親節|它不是一場“秀”,而是“孝”,母親節需要新的文化內涵

並非所有“節”的過法都是“狂歡”。母親節是一種對於孝心、感恩的提示,人們以任何形式向母親表達心意都無妨,但應該意識到,這種表達,應該更多地指向一種日常行為,一種生活常態,更多地指向內心,指向精神倫理,而不是指向在博微信上圍觀的人群。否則,母親節就失去了真正的意義。

母親節|它不是一場“秀”,而是“孝”,母親節需要新的文化內涵

不可否認,小編以上說的即是事實上的形式,我更認為母親節需要新的感恩意識,我們不僅僅要在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的關心,但隨著社會發展,如今對於父母精神的贍養顯得更為重要和迫切,僅僅停留在金錢與物質上的贍養已經讓很多老人陷入精神孤獨之中,他們更渴望子女無微不至的精神關愛。

母親節|它不是一場“秀”,而是“孝”,母親節需要新的文化內涵

母親節,從現實看,弘揚孝道文化,重塑現代道德文化體系,我們更不能遺忘祖國母親。有國才能有家,因此,在母親節這一天,我們每一個人也應該記著偉大的祖國母親,有國才有家,國強家才安,所以我們在祝福天下所有的母親倖福快樂的時候,也要時刻不忘祖國母親的繁榮昌盛強大!


朋友,你的母親節是秀,還是孝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