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女子後悔嫁錯郎,商婦的悲怨恨悔,風流「詩仙」眼中的少婦

《江夏行》與《長幹行》寫的是同類題材,同樣採用女子口吻的代言體形式,兩個女主人公的遭遇則有同異。江夏女子的丈夫也在外經商,她的悽苦較多,而幸福的回憶卻較少。江夏女子與丈夫的結合,感情基礎較之長乾女夫婦似乎薄弱得多。這位江夏女子自幼多愁善感,嚮往愛情幾乎是她惟一的精神生活。她的幻想是“為言嫁夫婿,得免長相思”,不免把愛情問題看得太簡單,她還不知道“負心漢”的含義,就委身商賈。殊不如商賈的生活方式特點之一是流動性大,根本不可能“白頭不相離”的。


中國古女子後悔嫁錯郎,商婦的悲怨恨悔,風流“詩仙”眼中的少婦

憶昔嬌小姿,春心亦自持。為言嫁夫婿,得免長相思。誰知嫁商賈,令人卻愁苦。自從為夫妻,何曾在鄉土。去年下揚州,相送黃鶴樓。眼看帆去遠,心逐江水流。只言期一載,誰謂歷三秋。使妾腸欲斷,恨君情悠悠。東家西舍同時發,北去南來不逾月。未知行李遊何方,作個音書能斷絕。適來往南浦,欲問西江船。正見當壚女,紅妝二八年。一種為人妻,獨自多悲悽。對鏡便垂淚,逢人只欲啼。不如輕薄兒,旦暮長相隨。悔作商人婦,青春長別離。如今正好同歡樂,君去容華誰得知。

中國古女子後悔嫁錯郎,商婦的悲怨恨悔,風流“詩仙”眼中的少婦

長乾女對丈夫雖有埋怨,但更多的是期待與思念。而《江夏行》突出地表現了商人婦的那種埋怨但又無奈的心理。詩中的女子是一個對愛情充滿幸福憧憬的女子,不幸嫁與了重義輕別離而年年逐利復西東的商人,從此過著對著鏡子哭,遇見人就訴述痛苦的生活。她有悲:“一種為人妻,獨自多悲悽”;亦有怨:“自從為夫妻,何曾在鄉土”;她有恨“使妾腸欲斷,恨君情悠悠”;更有悔:“悔作商人婦,青春長別離”

中國古女子後悔嫁錯郎,商婦的悲怨恨悔,風流“詩仙”眼中的少婦

最後,她寧願嫁與“輕薄兒”,“旦暮長相隨”,從而把該女子的情感變化由盼到怨,由怨到悔,由悔到恨,直到想採取某種措施改變這種處境的心態流露出來。此詩並無一誇張描寫,只是如實地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地敘述了該商婦的悲苦境況,但這種恨極悔極、纏綿而決絕的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感人心魄。而商人婦發出的“悔作商人婦,青春長別離”的呼喊,代表了封建社會千千萬萬婦女的心聲,表達了女性期望同丈夫相依相守的正常願望。

中國古女子後悔嫁錯郎,商婦的悲怨恨悔,風流“詩仙”眼中的少婦

我如今對鏡垂淚,逢人慾泣,好不後悔。還不如當初就嫁給一個輕薄少年,也能與他早晚相隨。我悔作商人之婦,大好青春卻長期過著別離的生活。如今正好是同歡樂的大好時光,夫君一去,我的青春容華誰得知?李白筆下的婦女題材絕非千篇一律,婦女問題在大詩人筆下得到了多角度的反映。對比前面《長幹行》,本作出語稍易,腔調稍滑,不免在藝術上略遜一籌。但此詩以一個女子的口吻,訴說委身於重利輕別的商賈的不幸遭遇及懊悔之意,抒發了作者對商人婦之類的平民婦女的同情。此詩以賦法為主,比興較少,運用了五七言相間的形式,音節靈活多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