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18,中國不良資產市場發展趨勢

《金融不良資產調查報告》於日前正式發佈,報告採用問卷調查和數據分析的實證研究方法,通過收集不良資產市場參與者對金融不良資產市場的看法和判斷,在數據挖掘和模型分析基礎上,預測了未來中國不良資產市場發展趨勢。

1、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不良貸款率仍有“雙升”壓力,未來3~5年銀行業不良資產將緩慢上升。

2、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率預計約為1.7萬億元和1.7%,不良貸款風險呈自東向西路徑爆發,中部地區抗風險能力強於西部地區,不良率從東高西低逐步轉為東西高、中部低的“凹”形結構。

《報告》顯示,多數從業者對今年商業銀行新增貸款質量持樂觀態度,認為好於往年,今年不會集中出現不良貸款,但需要對信用風險高度關注。同時,商業銀行存量不良資產規模仍較大,銀行出售不良資產的潛在意願較強,且青睞“不良資產轉讓”這一方式,短期內不良資產二級市場的預期收益率仍將保持在較高水平。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進入深水區,銀行不良資產暴露速度進一步加快,原有不良資產處置機構處置能力有限,供給和需求不對稱,幾乎無法有效處置規模達數萬億元之巨的不良資產。

為了調動社會資源依法參與銀行不良資產投資的積極性,財政部先後下發了系列文件,如《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條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辦法》等,允許、鼓勵社會資本依法參與銀行不良資產包的收購、處置,為穩定金融、發展經濟做貢獻。

備受關注的“信貸不良率拐點”是否到來?

對於這一點,業內預判不盡相同,但大多認為中短期不良貸款率將保持平穩。首先,我國城鎮化進程仍在加速,行業聚集能力和企業經營水平提升,抗風險能力有所增強,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不良貸款的來源;其次,根據監管要求,各家商業銀行均強化了信用風險管控力度,銀行業撥備覆蓋率水平仍較高,風險抵補能力較強,在多方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不良貸款率短期內難以發生劇烈波動。

據調查瞭解,我國商業銀行關注類貸款遷徙率大致在20%~30%,不良貸款見頂時間預計在2019年或以後,銀行關注類貸款規模變動大體同步。我國商業銀行關注類貸款規模為34000多億,按“20%~30%”的轉變比例測算。那麼未來一段時間,不良貸款新增規模接近7千億至1萬億元,也是相當可觀的數字。

“不良資產轉讓”受青睞

對於商業銀行來說,處置不良資產有五種方式可供選擇,即清收、壞賬核銷、不良資產轉讓、不良資產證券化、債轉股。《報告》顯示,商業銀行將採取多種措施處置不良資產,但“不良資產轉讓”方式更受青睞,被認為更加有效。

與結構化處置、自行處置、委託處置相比,打包轉讓有助於不良資產快速從銀行資產負債表中剝離,但需犧牲一定的回收率,自行處置雖然回收率高,但處置時間大幅拉長,人工佔用成本也較高。

投資者偏愛中小型資產包

資產管理公司收購不良資產後,會將其再次處置,“點石成金”後獲得收益,或將其在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出售。此外,境內投資者仍是公開出售不良資產的主要買家。

從資產包規模看,中小型資產包處置週期較短,對投資者產生的資金、流動性壓力較小,利於分散風險,因此更加受到投資者偏愛。相比之下,大型資產包準入門檻較高,處置週期長,單項資產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特徵,二者更適合在一定領域具有專業優勢的投資者。

從投資方式看,隨著投資者主體多元化,大量新型投資者對不良資產定價、處置等方面缺乏瞭解,因此更希望與專業機構合作。

想了解更多 請關注Tyziguan. 部分信息來源互聯網。

預見2018,中國不良資產市場發展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