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嫂也姓軍,張埝說,你守著病人,我守著家

說起軍嫂,留給很多人的印象就是經得起風雨,守得住平凡。武警四川省總隊醫院病理科技師張埝,就是一位這樣的軍嫂,她要面對生活的酸甜苦辣,盡心盡力支持丈夫的工作,無怨無悔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她用奉獻和擔當展示了一名軍嫂的時代風貌。

張埝是四川仁壽人,2002年大學畢業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在武警四川省總隊醫院泌尿外科工作的郭建軍,憑著親朋好友都誇他“人品好,熱心腸”,2003年二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2004年張埝被招聘到總隊醫院工作。說來也巧,丈夫郭建軍是一名軍人,雖名為建軍,但不是八一生的,而妻子張埝偏偏“八一”的生日,命中註定與軍人有緣。

軍嫂也姓軍,張埝說,你守著病人,我守著家

張埝用鑷子把蓋玻片壓緊排出氣體。李華時攝

8月2日,筆者在病理科見到了張埝,她身著白大褂,帶著口罩和手套,正在製作病理切片,供醫生診斷。病理切片切得好不好有什麼用?和我們有什麼關係?恐怕大多數讀者和筆者一樣,一開始是一頭霧水。但筆者採訪後瞭解到,病理檢查其實相當重要,它是判斷很多疾病的金標準。病理科出具的報告,會影響到臨床醫生的判斷,甚至會影響到病人最後的治療結果。而一份病理報告準不準,很大程度上要仰仗於像張埝這樣的切片技術人員的操作,有人說,她們是治病救人的幕後英雄,但她們的工作卻很少被人關注。

提起這些,張埝微微一笑說,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家庭裡,她一直在幕後激情演繹。“雖然我們在同一個單位上班,但是基本上碰不到面,聚少離多,他光手術最多的時候一天能達到16臺,每天都很晚才能回家。”張埝說,她在2004年5月2日分娩發作,胎兒臍帶繞頸,急診入院觀察, 看著別的孕婦,老公忙前忙後小心翼翼地照料著,心裡失落、孤獨誰又能知道,公公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這個小子,自己老婆要生孩子了也不知道來照顧,等他下班過來好好收拾他。”張埝知道這是公公在安慰她,她更知道丈夫有更要緊的事要做,張埝告訴公公,“我不苦,建軍每天工作量比較大,住院的官兵更加需要他照顧,我們不能讓他分心。”

軍嫂也姓軍,張埝說,你守著病人,我守著家

張埝把專用玻璃片放在液基染色機上進行處理。李華時攝

“請立即通知泌尿外科手術!”在張埝待產不行,需急診剖腹產時,郭建軍剛好下班來到老婆身邊,就接到軍人病區通知,一名戰士因腎外傷必須緊急手術。一邊是戰士一邊是老婆,郭建軍從婦產科立即趕回科室全力搶救戰士。在他離開婦產科的那一瞬間,緊緊的握手張埝說:“老婆我愛你,要堅強!”那一刻,張埝的眼淚止不住往外流,再多的苦她也願意受。等戰士及時手術轉危為安郭建軍回到她床邊的時候,妻子的身邊已躺著他們愛情的結晶,雙手相握,淚水奔湧,是激動、是思念與幸福!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大地震,看到災情,張埝悲從心來,她十分支持丈夫參與抗震救災,並鼓勵丈夫:“家裡有我,你是軍人,放心去,那裡更需要你們醫務人員”6月26日,郭建軍帶領醫院醫療隊出發,在汶川縣整整工作了80余天,很多時候不休不眠,及時搶救危重病人,圓滿完成了救援任務。“媽媽,快看,這是爸爸!”郭建軍正在接受記者的採訪。抗震救災期間,他們4歲的兒子十分想念爸爸,但是怕打擾到爸爸工作,每天粘著媽媽要看抗震救災的報道,希望能從電視上找到爸爸的身影。郭建軍回到家中,看到妻兒期盼的眼神,他充滿了愧疚和無奈,不禁溼了眼眶。但張埝對丈夫總是報以理解、包容和支持。

一次,郭建軍去基層部隊巡診時,公婆急性風溼熱來醫院,張埝獨自細心照料治療兩週多,怕耽誤他的工作,媽媽治癒出院才告訴他。郭建軍還告訴筆者,張埝準能記起公公婆婆和自己爸爸媽媽的生日,都給他們送問候送溫暖,孝敬老人家。婆婆有骨質疏鬆、腰椎病,因長期受病折磨、用藥,張埝都能按時買藥,併購買按摩器械給婆婆。

張埝在病理科一干就是14年。2017年,一個患有淋巴瘤的病人做了個病理,遇上國慶節假期,而加做的免疫組化卻需要經過兩天的時間來完成。臨床醫生跟科室溝通後,聽說這是個急需要病理診斷結果來定治療方案的病人,張埝主動放棄休假時間留下來與主任一起工作了兩天把這個病人所需的檢查做完才回去。

軍嫂也姓軍,張埝說,你守著病人,我守著家

郭建軍與妻子張埝在醫院營區合影。李華時攝

2011年4月,郭建軍當了醫院泌尿科主任,科室病員多,長期加班,張埝默默支持他,孩子上學了,輔導孩子學習就落在她一人身上。張埝說,很多次她都抱怨過、無奈過、哭過、鬧過,但是從未後悔過。從嫁給丈夫的那一天起,她就做好了心理準備,她熱愛那身軍裝,從小就非常喜歡軍人,熱愛穿軍裝的他。每當看到丈夫帶回來的各種證書,她就感到很幸福,好像是她獲得的一樣,而每一次丈夫都會說軍功章有她的一半,那一刻,她就會笑容滿面,辛酸也就隨風而散。

記得有人曾說過:生命中有了當兵的歷史,一輩子都不會後悔;生命中獲得“軍嫂”的榮譽,一生中都值得珍惜。無數次淚水打溼了枕頭,無數次笑著醒來,不管多麼苦多麼累,她都一個人默默承受,這一切只為給丈夫一個溫暖的港灣。軍嫂不僅僅只是一種稱呼,它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力量,任何時候她們都會做他們堅強的後盾,再大的困難軍嫂也會從容面對,張埝說:“因為軍嫂也姓軍。”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錄中國好軍醫(http://www.81.cn/zghjy/index.htm)瀏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