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3》強勢回歸,國學佛系美食扣響味蕾!

《舌尖上的中國3》強勢迴歸,國學佛系美食扣響味蕾!

“在美食中嘗百味人生,在影像裡品味道中國”,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讓你久等了!

時隔四年,紀錄片中的這句話又一次擊中了電視機前各位吃貨望眼欲穿的心。

《舌尖上的中國3》強勢迴歸,國學佛系美食扣響味蕾!

美食,是一個地域最直觀的文化名片,

人類偏愛美食,更偏愛大自然給予的這種神秘饋贈,

說白了,人類就是會因為一道菜而愛上一座城~~

《舌尖上的中國3》強勢迴歸,國學佛系美食扣響味蕾!

《舌尖上的中國》作為中國最成功的紀錄片,

它將這種饋贈賦予最地道的中國色彩,將遙遠神秘的東方名片深深刻在人心。

《舌尖上的中國3》強勢迴歸,國學佛系美食扣響味蕾!

第三季《舌尖上的中國》與前兩季相比有很大程度上的改變,

導演的不同、配音的不同也讓節目的側重點有所改變,

第三季的《舌尖》將展示中國美食的獨特性,探究在歷史長河中中國美食的傳承與蛻變,更加深刻中國人與美食的關係。

《舌尖上的中國3》強勢迴歸,國學佛系美食扣響味蕾!

還是先讓紅顏秀帶領大家領略一下前四期的魅力吧:

《舌尖上的中國3》強勢迴歸,國學佛系美食扣響味蕾!

第一集器

小編記得《武林外傳》中有一集講的就是大嘴拜師食神,食神將玄鐵菜刀傳給他。

自古以來,器材在飲食文化中就起到了舉重若輕的地位,所謂“好馬配好鞍”,好菜自然也需要精益求精的器材作為輔助。

《舌尖上的中國3》強勢迴歸,國學佛系美食扣響味蕾!

從陶器、青銅、鐵器、瓷器,中國的飲食器械隨著科技的發展一路前行,

走過歷史的大江大河,將文化孕育進每一寸陶泥,每一縷雕花。

《舌尖上的中國3》強勢迴歸,國學佛系美食扣響味蕾!

隨著煎炸、蒸煮、煸炒做法的出現,不同的烹調手法也對應了不同的器具,

將美感與使用融合在一起,就是“器”傳遞給我們的信息。

《舌尖上的中國3》強勢迴歸,國學佛系美食扣響味蕾!

第二集小吃

小吃代表一個城市的美食名片,我們出行到每一個城市必不可少的美食文化也是小吃。

《舌尖上的中國3》強勢迴歸,國學佛系美食扣響味蕾!

小吃往往做法簡易,味道純正,多數就地取材,有著濃郁的地域特點。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大概就是這個道理。

小吃的存在讓我們看到一個城市最親和的溫柔面貌,成為獨特的民俗符號,無處不在地彰顯著中國飲食的生命力。

《舌尖上的中國3》強勢迴歸,國學佛系美食扣響味蕾!

夫子廟、回民街、磁器口、火宮殿,這些耳熟能詳的小吃街總能讓我們心馳神往,

獅子頭、羊肉泡、臭豆腐、蟹黃湯包、驢打滾、豌豆黃、冰糖葫蘆、羊肉串兒······

《舌尖上的中國3》強勢迴歸,國學佛系美食扣響味蕾!

這些伴隨著我們童年的小吃仔細算來,都是經歷過上千年風吹雨打存留下來的證據。

這代表著我們的飲食文化,也代表著華夏中國的傳承。

《舌尖上的中國3》強勢迴歸,國學佛系美食扣響味蕾!

第三集宴

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無論喜怒哀樂、婚喪嫁娶都離不開社交與飲食,於是我們有了“宴”。

《舌尖上的中國3》強勢迴歸,國學佛系美食扣響味蕾!

從文明伊始就傳承下來的“祭祀”的禮儀,敬天靠食;

孤王答謝百官,封賞靠食;

百姓節日聚會,民俗慶典,相聚靠食。

《舌尖上的中國3》強勢迴歸,國學佛系美食扣響味蕾!

中國人的飲食文化承載的不僅僅是社交,更是文明與禮儀,

我們用宴席串聯起人與人之間的情誼,用宴席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用宴表達收穫慶典的喜悅與放縱,

“宴”成為人與人之間的橋樑,他將美食推上了另一個層次的巔峰,也促成了中國五千年來的和諧安定。

《舌尖上的中國3》強勢迴歸,國學佛系美食扣響味蕾!

第四集食養

中醫講究一個“藥食同源”,以中草藥輔食是千年來我們共同的飲食文化,陽光、水、土壤在各個地區撒下不同的自然生命,

草藥就是其中之一。

《舌尖上的中國3》強勢迴歸,國學佛系美食扣響味蕾!

道家思想中的五行對應身體的五臟,不同的草藥對應不同的位置有著不同的功效。

將藥食搬上餐桌也就是我們所講究的“食補”、湯羹、蒸煮對身體有著不同的保健作用,提高免疫力的同時將體內的毒素逐漸排出。

《舌尖上的中國3》強勢迴歸,國學佛系美食扣響味蕾!

根據使用人的身體狀況對應做出不同的“藥膳”也是一件有學問的趣事,滋補、提氣、補血、健脾帶我們走向了不一樣的醫學領域。

隨處可見的食材,蘊藏著健康的秘密,守護著中華民族的平安康泰。

《舌尖上的中國3》強勢迴歸,國學佛系美食扣響味蕾!

後面的四期,主題分別為:廚人、點心、節氣、融合

相信有更多的驚喜等著我們。

《舌尖上的中國3》強勢迴歸,國學佛系美食扣響味蕾!

東西南北中的食材不同,廚師的技藝也各有千秋,

就像山西善做面,廣東善煲湯,廚人的不同決定了食材的口感也大有不同;

《舌尖上的中國3》強勢迴歸,國學佛系美食扣響味蕾!

點心是中國特有的飲食文化,

以蘇杭小點為代表的中國點心不僅外表精緻藝術感強,小小的點心裡面也是大有乾坤;

《舌尖上的中國3》強勢迴歸,國學佛系美食扣響味蕾!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不同的時令也代表著不同的飲食節點,就像冬至吃餃子,立春吃春餅,

中國人始終順應天時安身養生,在大地之上生生不息;

《舌尖上的中國3》強勢迴歸,國學佛系美食扣響味蕾!

飲食的融合成為一種時代進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跨越地域種族將美食更好的延續,

融合南北飲食文化、貫通中西食物交流,一切水乳交融都應運而生,這就是時代的進步與傳承。

《舌尖上的中國3》強勢迴歸,國學佛系美食扣響味蕾!

或許《舌尖上的中國》只是一個記錄片,只是講述了“美食”的故事,但賦予我們的文化魅力不止是“吃”這麼簡單,

民以食為天,人類的誕生從起點開始就是以“吃”作為目標,這是身為物種之一的本性,

伴隨著工具和火的使用,人類將“維生”轉變為“食物”,

經過千百年來文化的積澱和社會的進步,我們逐漸將飲食的標準和要求提升,終於演變成了我們今天的“美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國3》強勢迴歸,國學佛系美食扣響味蕾!

滄海桑田、歲月如梭、在時空中生死幻滅,

我們所留下的只有這些口口相傳的生存經驗,我們稱其為“文化”正因我們從未放棄傳承,所以生命之火才能得以傳遞,生生不息。

《舌尖上的中國3》強勢迴歸,國學佛系美食扣響味蕾!

美食為人們營造出幸福感,也代表了生活質量。

生活或許時有艱辛,但品一杯茶,吃一塊糕點,人生又將充滿能量,幸福的生活夫復何求?

如果有什麼事想不開,那就去吃一頓好吃的,如果還解決不了,那就兩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