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則得,多則惑:少取則可多得,貪多反而迷惑——兼說學校取經

少則得,多則惑:少取則可多得,貪多反而迷惑——兼說學校取經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說:“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意思是說:委曲反而能保全,彎曲反而能伸直,低窪反而能充盈,破舊反而能生新,少取反而能多得,貪多反而會迷惑。所以,聖人用“道”作為觀察天下的工具。

少則得,多則惑:少取則可多得,貪多反而迷惑——兼說學校取經

這幾句話,反映了老子的辯證思想。一般人常只看到表象,卻不思考本質;常只看到事物的正面,卻不知事物的反面。老子則善於從對立統一的關係中去觀察事物。所以,老子認為:在“曲”裡面存在著“全”的道理,在“枉”裡面存在著“直”的道理,只有“窪”才會導致“盈”,只有“敝”才會導致“新”。一般的人只注重全、直、盈、新,而忽略反面的一端,因此,求全求盈、急功近利,引起無數紛爭。“不爭”才是求全之道,“不爭”在於不自以為是、不自我誇耀。

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一,指“道”。式,即栻,是古代占卜用的一種工具,根據它轉動的結果來判斷兇吉禍福。老子這裡是說聖人觀察天下也要憑藉工具,而這個工具是“一”,即“道”。

少則得,多則惑:少取則可多得,貪多反而迷惑,或都失掉。

而這一點,又有幾人能夠做到?人的貪婪之心,往往不可遏止,“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想縮手和回頭之時,往往已經過遲,已經於事無補了。“在世只恨聚無多”,結果卻往往是:“及到多時眼閉了”,演繹的往往正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宿命性悲劇。

少則得,多則惑:少取則可多得,貪多反而迷惑——兼說學校取經

其實,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足矣。大江大河,多了去了,只取適合自己用的那一瓢就行了。面對超市的琳琅滿目,不應該慨嘆自己錢少,而應笑慰多少貨物是於我沒用的“廢物”罷了。阿里巴巴是聰明的,面對藏寶洞裡的寶物,隨意帶走一些就夠了,而他哥哥戈西母卻貪心大起,帶了十匹騾子來裝,結果連開門閉門的密語也忘掉了,被大盜們一刀劈為兩截。貴婦人面對如山的衣服,嘆息無衣可穿,不是因為衣服少,恰恰是因為衣服太多了。我們晚上守著電視按著遙控器換臺來換臺去,找不到合適的節目,不是因為節目少,恰恰是因為節目太多了。想當年,我們在暗黑的落雪的冬夜,守著一豆燈火,抱著一卷卷已經翻爛了的名著經典,讀得津津有味。嘆今朝,我們在燈火通明的不夜的城市裡,被網絡迷惑,被手機低頭,被垃圾信息牽著鼻子走。還記得當年小學語文課本上那隻小猴子的故事吧?那隻小猴子下山來,見了玉米掰玉米,見了桃子扔了玉米摘桃子,見了西瓜扔了桃子摘西瓜,見了小兔子扔了西瓜攆兔子,兔子跑進了樹林裡,小猴子兩手空空回了山。細細品味這寓言味道濃重的故事,卻發現,身邊的很多人不正是這隻被迷惑的從不知道取捨的小猴子嗎?

少則得,多則惑:少取則可多得,貪多反而迷惑——兼說學校取經

反思我們的教育,很多地方的所謂的教育改革和教學研究,莫不是跌入了“多則惑”的輪迴迷局:學了蘇聯學美國,廢了古代學現代,廢了現代尊古代,五步法,布魯姆,目標法,探究法,洋思剛飄過,杜郎口走來,從學堂到教室,從教案到學案,從考試到檢測,從坐班到走班,昨日學生散座如秧田,今朝小組團座嘁喳喳,昨日教師臺上話滔滔,今日學生為主輪番講,課程標準到大綱,大綱廢棄回標準,術語天天換班,概念時時轟炸,舊瓶裝新酒,新瓶裝舊酒,換來換去,換去換來,“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亂花漸欲迷人眼”。霧裡看花缺慧眼,隨波逐流少舵手。

這種亂象,兩千五百年前的老子指出了病根:多則惑。

任何的取經,絕對不是照搬,只取經不造經,外來的經需要“落地”,才能生根。任何的取經,也不是為了取經而取經,西遊記了東遊記,南遊記了北遊記,今天上天,明天入地,唯獨沒有自己的,今天學儒家,明天學道家,後天學釋家,搞得自己不倫不類,整一個四不像。

少則得,多則惑:少取則可多得,貪多反而迷惑——兼說學校取經

對於眾多的教育經驗,不可因多而惑,不能貪多嚼不爛,同樣需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少則得”,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別見神就拜。譬如你是個伐木造船的,就別去拜炎帝、燧人、祝融或赫淮斯托斯了,龍王或波塞冬才是你拜祭的對象。

杜郎口中學的學生自主學習,北京十一學校的走班制,洋思中學的先學後教,魏書生班級的學生自學模式,衡水中學的管理特色,等等,都是基於因地、因人、因材等特定因素綻放的教育改革花朵,有的基於學生素質,有的基於管理者的個體能力,有的基於教師團隊的素質,有的基於學校文化的沉澱積累,有的基於學校所在地的地方特質,並不是搬來就可用的,必須考慮自身的人的條件、物的條件。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邯鄲人的步子是美的,學得不倫不類,則是奇醜。如果人家的走法沒學會,自家的走法也忘了,那可是千古笑談了。李白詩曰:“壽陵失本步,笑煞邯鄲人。”

少則得,多則惑:少取則可多得,貪多反而迷惑——兼說學校取經

“東風夜放花千樹“,對外界眾多的教學模式或教學經驗,需要在“三千寵愛”中選取適合自己的“一身”,不求多而惑,但求少而得,且讓這“一身”吃自家飯,穿自己衣,才有生命力。不可跌入經驗論的誤區,任何的外來經驗,充其量是個柺棍,是為了讓自己走得更好,而不是失去自我。師夷長技,是為了借鑑他人的先進技術強大自我,而非更像他人。這正如龍應臺先生論述的國際化問題,她說:國際化“不是移植別人的節慶,不是移植別人的語言”。“國際化是懂得如何接軌,但並不是如何把那個火車那個貨櫃裡頭的內容整個都變掉了”。這和我們的“取經”一樣,也絕對不是一種移植,最多是一種去粗取精式的嫁接。學習他人經驗,也是一種接軌,但跑的火車裡承載的必須是我們自己的貨物。

少則得,多則惑:少取則可多得,貪多反而迷惑——兼說學校取經

“少則得,多則惑”。老子的思想總是那樣先知先覺、振聾發聵。教育如此,其他也是如此。愛情上,眾芳國裡採擷一朵。事業上,選準自己最喜歡的行業,切忌左顧右盼。當官,要知道適可而止,切忌得隴望蜀。賺錢,要取之有道,也要記得適時收手。《增廣賢文》說得好:“良田千傾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只睡臥榻三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