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搶秋」鋪開時代新畫卷

黨員“搶秋”鋪開時代新畫卷

“太感謝你們了,這麼熱的天讓你們不到六點就起床幫我們收穀子,黨員模範好樣的!”今(17)日清晨,陽光灑在重慶市江北區五寶鎮的田間地頭,由五寶鎮黨員幹部、志願者群眾組成的助農收割隊在農戶夏澤亨家,幫助他秋收,引得夏澤亨道謝點贊。(8月17日 華龍網)

又到金秋季,秋收正當時。《江北區五寶鎮黨員助農秋收忙 先鋒模範解決農戶急難》這則貌似普通的新聞,又一次對新時期黨員幹部究竟應該怎樣為民服務這一話題作出了無聲的詮釋。說到服務,有人就認為都是些虛空的說教罷了,認為在物慾橫流的社會里說“服務”簡直是無稽之談。在一些地方,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確實發揮得不好,但這絕不是主流。通過“兩學一做”等一系列常態化的學習教育活動,黨員幹部的服務意識在不斷增強,從辦公室來到田間地頭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已經成為了工作的常態。

民生,民生!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有如此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完全在於抓住了“民生”這個根本,深諳“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民生之道。古人講順應天意,共產黨人講順乎民情。這不,無論是反腐倡廉,還是脫貧攻堅,哪一項工作不是以群眾為中心的呢?只是在現實中,也不排除那種只顧抬頭走路,忘了腳下“初心”的人。這樣的人,在災難面前往往缺乏主動性,甚至會視而不見;但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應當牢記“初心”,把奉獻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之中。

無需披掛,無需衝鋒號響,只要群眾利益受到損害,黨員幹部就當義不容辭,衝鋒向前。誠如重慶江北區五寶鎮的稻穀搶收,部分“三留守”家庭、貧困家庭沒有勞動力,若稻穀不能及時收割歸倉,一旦穀子熟過頭脫落田坎,一年的辛苦就要打許多水漂了。面對群眾的具體困難,正是黨員幹部“用兵”的時候!瞧,他們奔赴田間地頭,用行動踐行著群眾路線,踐行著為民情懷。

我們常說“急群眾之所急”,絕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在現實中,毛澤東同志批評的那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黨員幹部依然存在。他們往往把黨章黨規、鏗鏘誓言掛在嘴上,一到該出馬、該衝鋒的時候,就開始畏手畏腳,拈輕怕重,有的還奉行“逃避主義”。面對“群眾之所急”,其實不需要深入動員,不需要強烈號召,為群眾排憂解難應成為黨員幹部的本能,就像托爾斯泰筆下的“窮人”桑娜毫不猶豫地抱回鄰居西蒙的遺子一樣。

在脫貧攻堅中,有的地方在民意調查時,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指數總是不高,部分黨員幹部不知道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卻一味去埋怨群眾不知足,不懂得感恩。其實,只要用自己的付出幫助百姓脫貧致富了,或是解決了像重慶江北區五寶鎮這樣的“搶秋”工作,那群眾還不感到“幸福”滿滿嗎?透過新聞,我們彷彿看到,黨員幹部們衝鋒在前,為困難群眾搶收稻穀的場面,構成一幅充滿溫馨和諧和滿滿正能量的時代新畫卷,正在燦爛的金秋田野裡徐徐鋪開!(文/何竹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