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坐好月子?新手媽媽實用攻略!

都說月子期是女人一生中第二個黃金期,坐月子就是為了幫助寶媽順利渡過人生生理和心理轉折的關鍵時期,甚至對母乳的餵養、新生兒的健康成長都會產生影響。這裡就分享一些坐月子的實用攻略,好讓媽媽們在艱苦的生育任務完成後,儘快地在身體和精神上找回最佳狀態!

進食原則

1. 少食多餐:

產後媽媽胃腸功能相對減弱,蠕動會減慢,如果一次進食過多過飽,就會增加胃腸負擔,影響消化吸收,所以產婦最好是少食多餐,每人餐次以5~6次為宜,進食量及根據不同產婦餵奶情況也有多不同;

- 如果你是母乳餵養的嬰兒,奶水很多,食量可以比孕前稍微增加,但最多增加1/5的量;

- 如果你的奶量正好夠寶寶吃,則與孕期等量也可;

- 如果你沒有奶水或是不準備母乳餵養,食量和非孕期差不多就行了。

月子裡,產婦大部分時間都是臥床休息,食物應該以高蛋白低脂肪為主。新媽媽要比平時多吃一些蛋白質,尤其是優質動物蛋白質,比如雞、魚、瘦肉、牛奶、豆類等;但高蛋白的食物也不宜補充過量,不然會加重肝腎負擔,還容易引起肥胖的發生,反而對身體造成不利影響。

2. 營養均衡:

和孕期中一樣,產婦在做月子期間同樣要注意飲食合理搭配以及均衡。葷素、粗細、幹稀搭配的飲食均衡原則仍要保持下去。

- 主食除了精米白麵外要多吃粗雜糧,對預防和緩解便秘有好處;

- 多吃奶製品及奶類,還有豆類等富含鈣的食物,可預防媽媽腿腳抽筋、骨質疏鬆、嬰兒佝僂病等;

- 多食動物血或肝、瘦肉、魚類、油菜、菠菜及豆類等富含鐵的食物,可防止產後貧血;

- 種子類、貝類食物富含鋅,對寶寶的智力發育有好處;

- 新鮮的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海藻類食物還可給新媽媽提供碘。

以上這些食物既可以為新媽媽提供必須的營養元素,而且會通過母乳傳給嬰兒,所以在月子裡及整個哺乳期新媽媽都應該多吃各種有益的食物,這樣寶寶才會更健康。

如何坐好月子?新手媽媽實用攻略!

3. 口味清淡忌重口:

產婦的月子餐應遵循清淡可口的原則,食鹽以少放為宜,味精、醬油等各類調味料則最好不要放。

4. 多喝湯水:

建議月子餐多補充水分,如湯、牛奶、粥可以多吃,有利於乳汁分泌,對提升奶量非常有效。

5. 細軟食物利於消化:

月子期間,寶媽的飲食應以細軟為主,因為新媽媽產後容易出現牙齒鬆動,而且食物過硬也不利於消化吸收。尤其是剖宮產媽媽,術後1-2天更是建議先進食流質,還要避開牛奶、豆漿、紅糖這些容易脹氣的食物。

個人衛生

1. 陰部護理

月子裡產婦的會陰部分泌物較多,每天應用溫開水清洗外陰部。勤換會陰墊並保持會陰部清潔和乾燥。惡露會在大約產後4個星期至6個星期乾淨。

2. 身體清潔

一般產後就可以洗澡、洗頭。

3. 居室環境

居室內經常通風,室內溫度不可太高,也不可忽高忽低。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 坐月子期間要避免身體直接吹到電扇的風。

- 開冷氣時不要將風口對著產婦,並將室溫設定在攝氏25~28度左右是最適宜的。

- 坐月子期間衣服若因排汗量過多而溼了,一定要馬上換乾的衣服;冬天時床邊準備睡袍,半夜起來餵奶要立刻穿上,才不會受風寒。

4. 刷牙漱口

坐月子期間進食次數較多,吃的東西也較多,如不注意漱口刷牙,容易使口腔內細菌繁殖,發生口腔疾病。 因此媽媽們每天應刷牙一兩次,可選用軟毛牙刷輕柔地刷動。每次吃過東西后,應當用溫開水漱漱口。

5. 乳頭護理

哺乳前應用溫開水清洗乳頭,切忌使用肥皂、酒精、洗滌劑等,以免除去保護乳頭和乳暈皮膚的天然薄膜,造成乳頭皸裂,影響哺乳。

如何坐好月子?新手媽媽實用攻略!

實用裝備

1.吸奶器

建議媽媽親自進行母乳餵養,但是對於那些母乳實在太多而寶寶喝不完的媽媽,還是需要一個優質的吸奶器;現代人都知道,母乳餵養有其無法取代的優點。醫生推薦,在寶寶一歲內除了母乳外,應於4-6個月後添加固體食物,這樣,寶寶可以得到理想的營養。哺乳初期,吸奶器可以輔助下奶,也方便排空乳房中多餘的奶。

挑選吸奶器的要點:

- 具備適當的吸力;

- 使用時乳頭也沒有疼痛;

- 能夠細微的調整吸飲壓力;

- 一般情況下,嬰兒的吮吸壓力是60-100mmHg,但由於吸奶並不是單純的拉張乳頭,所以並不是只要選擇吸力強的吸奶器就可以了。

2. 哺乳內衣

要挑選胸前開扣、罩杯可以打開的款式,純棉質地最佳,考慮到產後胸圍可能有變化,孕晚期再買也不遲。

3. 一次性防溢乳墊

要選擇吸水力強、柔軟性能高,可以保持衣服乾爽和乳頭的清潔。

當然做好月子的注意點還有很多,但是正確的飲食以及個人清潔是做好月子的基礎條件;除此之外,保持愉快的心情及充足的休息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媽媽才能產出更好更優質的母乳給到自己的寶寶,讓寶寶更好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