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愛子:「我想再回日本推介岳陽」

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老人,一場驚心動魄的救治……93歲的日籍老人福地愛子情繫巴陵——

“我想再回日本推介岳陽”

岳陽日報全媒體訊(本報記者 王金河)8月13日下午,市一人民醫院東院8樓的普腹外科住院部,全體醫護人員都不約而同地停下手頭的工作,一起歡送一位特殊的病人出院。93歲的福地愛子老人在大家的祝福聲中,在家人的陪伴下康復出院。

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老人,一場驚心動魄的救治……在醫院的16個日日夜夜,老人的病情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市政府旅遊發展和外事僑辦專門派人協調,市衛計委和市一醫院主要負責人多次看望並安排救治,遠在日本的沼津市企劃部地域自治課課長山崎還發來了慰問信……

7月23日,市一醫院東院收治了一位特殊的病人——93歲的福地愛子老人,突發腹痛、腸梗阻、肺部感染等症狀,病情危急!

福地愛子女士是岳陽的知名人士,是中日友好大使。日籍老人的病情牽動了很多人的心:市政府旅遊發展和外事僑辦專門派人協調,將老人安排至市一醫院東院老幹科就診,醫院馬上安排專家會診,老人遠在日本的家屬也啟程回來照看……

“媽媽去年就出現腹痛等症狀,但這次病情十分嚴重。”一直在岳陽照顧老人的小女兒高莉娜女士介紹說:“感謝市一醫院領導高度重視,迅速組織專家會診,確定老人為結腸腫瘤、腸梗阻,並很快將老人轉入普腹外科手術治療。”

“福地愛子女士年過九旬,確診為結腸癌,同時腸梗阻,肺部感染,心肺機能差,”普腹外科主任劉光宇一時有不少的擔心:“老人急需手術,但麻醉和開腹兩大難關隨時威脅到老人的生命安全。如果老人耐受不了手術,確實存在下不了手術檯的風險。”

在全院多個相關科室的大力配合下,普腹外科專家齊心協力,為老人進行了腫瘤切除手術,併發揮科室特長,為老人實施了快速康復項目。據福地愛子老人的主管醫生康湖濱介紹,該科率先推行的快速康復項目具有不禁食、不痛、不影響睡眠和運動等特點,風險小,併發症少,特別適合老人和體質虛弱的患者。

成功手術後,老人也恢復良好,術後2小時進食喝水,第二天就能下床。高莉娜女士感激地說:“在日本的幾個哥哥都擔心岳陽的醫院做不了這個手術。媽媽手術的成功,讓我們看到了市一醫院的實力。”

傳奇人生 九旬老太見證中日友好

在岳陽市檔案館的四樓,擺著一幅精緻的日本富士山銅版畫,這是日本沼津市為紀念1985年4月5日兩市締結友好城市送來的紀念品。而沼津市作為岳陽締結的第一個國際友好城市,牽線人就是福地愛子女士。

福地愛子女士是日本國籍,在岳陽工作和生活了近60年。老人普通話十分標準,病床上,她口齒清晰地回憶了當年一些情景。1943年她從日本來到中國東北,解放前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後一直生活在中國,現在是3517工廠離休幹部。解放後,丈夫奉組織需要到岳陽工作,於是她也隨軍來到此地。1980年,回故鄉沼津市探親的福地,受到了時任市長莊司辰雄先生的接見,讓沼津人民瞭解到了岳陽。1981年,莊司辰雄來嶽旅遊、訪問,也看望了福地,同時,滋生了與岳陽締結友城的想法。

通過福地的牽線,兩市不斷加深交流,都有結交意願。1985年4月5日,兩市正式締結友好城市。自此,我市與沼津市基本上保持每兩年兩市政府官員進行互訪和互派政府研修生及民間交往的慣例。

簡單夢想 再回日本推介岳陽變化

“住院期間,媽媽得到醫護人員的貼心關照,她也十分感動。”高莉娜說:“每天聽到護士在病床前‘奶奶奶奶’地叫個不停,媽媽的心情很好,恢復也很快。”

在岳陽工作生活了幾十年,福地愛子完全把岳陽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歷盡歲月滄桑,昔日的日本花季少女如今已經成為了兒孫滿堂的龍鍾老太,她的傳奇人生見證了中日友好的坎坷歷程,也見證了岳陽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工作和生活過的3517都成了記憶,舊城改造、棚戶區改造,岳陽已經逐漸變成了一個全新的現代化城市,能媲美我的家鄉沼津市呢。”

劫後餘生的老人感激岳陽人民,感謝醫院派出最好的醫生挽救了自己的生命。現在,福地愛子有一個簡單的夢想,她打算在有生之年帶晚輩回日本探親,看望親朋好友,介紹岳陽的發展變化;希望兩國的下一代彼此相識,子子孫孫世代和平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