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大戰,曹操到底集結了多少軍隊南下?

讀《三國演義》,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大軍閥,前期如曹操、袁紹後期如劉備、孫權,動輒就帶領十數萬甚至數十萬軍隊出征打仗的。

赤壁大戰,曹操到底集結了多少軍隊南下?

比如,《三國演義》說,董卓入洛陽統兵二十萬。曹操進犯赤壁,號稱百萬大軍。劉備伐吳,興兵七十五萬。就連西涼太守馬騰起兵勤王,也說領兵二十萬的。東漢末年,各地諸侯真的可以集結十萬乃至數十軍隊作戰嗎?

其實,如果細讀歷史,即便是細讀《三國演義》,就可知這是不可能的。這些諸侯到底能擁有多少軍隊,我們可以從《三國演義》中的一些記載推算出來。

赤壁大戰,曹操到底集結了多少軍隊南下?

蜀主阿斗投降時,遣尚書郎李虎,送文簿與鄧艾,報蜀國:“共戶二十八萬,男女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官吏四萬”,蜀滅國時,全國竟只有一百餘萬人口,其中官兵十四萬餘。一般情況下,人口中男女比例是平衡的,即基本上是一比一的,倘若劉備伐吳時動員了七十五萬軍隊,那真是舉國皆兵了,蜀國全部男丁都沒有七十五萬!

赤壁大戰,曹操到底集結了多少軍隊南下?

同樣,東吳比蜀國人口多一倍,滅國時“東吳四州,四十三郡,三百一十三縣,戶口五十二萬三千,官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老幼二百三十萬”,整個江東人口也是二百三十餘萬而已。魏晉比蜀吳兩國大很多,即使就算魏晉人口比蜀漢兩國加起來再算多一倍,也就七、八百萬人口而已,要動員一支一百萬人的軍隊,就要全國七個人裡就抽一人。如只算男丁,就要三到四人裡抽一人從軍了。若再減去老人小孩,一個國家,按這樣抽丁從軍,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古代打仗,徵集軍人時,一般是一戶抽一壯丁的,非戰時則可能減半。按蜀吳兩國滅國時,所報的軍隊數分別為十萬二千和二十三萬,基本上還是符合蜀吳兩國人口比例的。

赤壁大戰,曹操到底集結了多少軍隊南下?

其次就算真的可以動員數十萬人的軍隊,後勤也夠戧的。解放戰爭時,淮海戰役,陳毅就說勝利是由幾百萬人民群眾用小獨輪車推出來的。十萬人的軍隊沒幾十萬人做後勤,是無法保障的。

由此可知,魏蜀吳三國,如出兵攻打對方,魏國可能可動員超過十萬人的軍隊出征,而蜀吳兩國,應該不會超過十萬人。《三國演義》中動輒十數萬一起混戰的場面,不過是羅老師為了表現戰爭場面宏大效果的渲染烘托罷了。

赤壁大戰,曹操到底集結了多少軍隊南下?

其實,在《三國演義》中,羅老師也是認為不可能出現這麼多人的軍隊的。赤壁之戰,就通過周瑜、諸葛亮的口說曹操軍隊沒有百萬那麼多。而周瑜請戰時,向孫權要兵,也只說“瑜得五萬兵,自足破之”,他大概也知道當時江東能用的兵就這麼多了。

與《三國志》齊名的史書《九州春秋》就記載:卓初入洛陽,步騎不過三千,自嫌兵少,不為遠近所服;率四五日,輒夜遣兵出四城門,明日陳旌鼓而入。董卓入京,軍隊不過三千人,為掩人耳目,讓軍隊夜間悄悄出城,早上大張旗鼓地回來,給人天天有軍隊入城的感覺,以為董卓軍隊很多。

赤壁大戰,曹操到底集結了多少軍隊南下?

再者東漢末年,戰亂頻繁,人口凋零,十室空七八,那有那麼多人打仗?所以說,三國軍閥們之間的戰爭,沒有數十萬人作戰那麼大的場面的,一般的大戰役,頂多就兩三萬人開打而已。

赤壁之戰,三國最大戰役之一,曹操手中的軍隊,自己帶來的北方兵不會超過十萬,荊州降兵不會超過五萬,總兵力也就十四、五萬人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