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韻中原——河南郟縣臨灃寨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臨灃寨又名紅石寨、朱窪寨,位於平頂山市郟縣堂街鎮,是國家文物局公佈的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因有雄偉的紅石寨城牆、潺潺的護寨河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宅,有“中原第一紅石古寨”之稱。

古韻中原——河南郟縣臨灃寨

東寨門

該寨始建於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迄今已有143年的歷史,整個村落被一種淺紅色條石砌築的寨牆緊緊圍著,圍長約1100米、高6米多的寨牆上有城垛800個,寨內現有159戶人家,600多口人。有較為完整的清代四合院、三合院20多座,清代民居近400間。建築既有中原農村特有的以磚、石為主體的高大深邃,也有南方以木格子門窗為裝飾的小巧玲瓏。一些古老的宅院用多層弧形石板作為門洞的拱頂,每層石板上都雕有圖案,十分美觀。

古韻中原——河南郟縣臨灃寨

西寨門

古韻中原——河南郟縣臨灃寨

蒼翠的老皂角樹下乘涼的老人

古韻中原——河南郟縣臨灃寨

村寨內景

臨灃寨通往村外的是東、西、南三個寨門,其中西寨門取名“臨灃”,東寨門取名“溥濱”,意為此寨瀕臨灃溪、利溥兩水。東、西寨門由木板鑲鐵皮製成,至今仍保存完好,其上“同治元年”四字清晰可辨;南寨門毀壞較重,只剩個門洞。

古韻中原——河南郟縣臨灃寨

寨內的民居

古韻中原——河南郟縣臨灃寨

寨內的民居

2002年,中國古建築學家羅哲文、城市規劃專家鄭孝燮考察臨灃寨後感慨:“紫禁城9999間半的古建築中,只有一間半是明代的,想不到臨灃寨居然有三間。從明至清,非常集中,這在全國實屬罕見。臨灃寨填補了中國古建築在村寨方面的空白。”

自從評上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之後,臨灃寨逐漸改變了往日的冷清,變得熱鬧起來。但淳樸的寨內村民,和以前並無二致,過著"世外桃源,遠離塵世”的生活,這裡不收門票,見到客人會敬茶、讓座,處處彰顯著中原人的質樸和醇厚。(文/圖 王延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