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軍傳奇(14)敵人放慢了節奏

天下第一軍傳奇(14)

紅2、6軍團過了烏江,推進很快,1936年2月3日,紅6師襲佔了黔西城。

這時的戰局有利於紅2、6軍團在黔西、大定、畢節地區休整。這裡是蔣介石統治力量比較薄弱的地方,貴州軍閥王家烈的部隊就分散在這一帶,他們是被蔣介石遺散在這一帶的,對蔣介石極為不滿;遠在思南附近地區的敵人樊蒿甫、郭汝棟縱隊和第99師、第32師阻隔在烏江東南岸;前線指揮湘系軍閥劉建緒則力圖保存湘軍實力,和陶廣縱隊到了湘黔邊境,就返回湖南了;李覺縱隊一直與紅2軍團不即不離,採取溜邊政策;川軍楊森第20軍和滇軍孫渡縱隊則各守畛域,只圖自保。

蔣介石也自知這一情況,只好依託烏江西岸的蔣系郝夢齡縱隊和萬耀煌縱隊共3個師的兵力,向黔西急進尾追。

紅2、6軍團在黔西、大定、畢節的20多天時間裡,抓住時機,宣傳抗日反蔣、保衛勞苦大眾的利益,領導農民打土豪劣紳,分地主老財的田土。部隊吸收了3000多名自願參加紅軍的新戰士。

1936年2月27日,鑑於敵萬耀煌、樊蒿甫、郝夢齡和郭汝棟等4個縱隊共10個師又1個旅的兵力向畢節合圍過來,總指揮部決定,紅2、6軍團退出畢節,進入了氣勢磅礴的烏蒙山區。

此時,蔣介石覺得是消滅紅2、6軍團的最佳時機,派親信顧祝同到前線督陣。顧祝同號稱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之一,卻是一個庸才,只靠他一手製造了千古奇冤——皖南事變,深得蔣介石的信任。

說顧祝同是庸才一點不假,讀者可從他這次到貴陽布兵排陣中見斑痕。

顧祝同明知雲南軍閥龍雲既害怕紅2、6軍團西入雲南,又怕蔣介石使用“假道滅虢”的伎倆,落得貴州軍閥王家烈的下場。卻把龍雲的孫渡縱隊全部放在昭通、威寧地區防堵,好讓龍雲一陣竊喜。

顧祝同也知四川軍閥楊森害怕紅2、6軍團北渡金沙江,與紅4方面軍會合共取川西。卻把楊森和李家鈺等部隊的10個團趕到川南和沿江地區防堵,正中楊森、李家鈺等下懷。

顧祝同這樣布兵自圓其說地對蔣介石解釋道:“委座,我讓龍雲部防堵在昭通、威寧地區,符合龍雲心意,他會拼命防堵,勢必對紅軍主力造成夾擊之勢,逼迫紅軍北走四川;同時,我讓楊森、李家鈺防堵在川南,也符合楊森、李家鈺心意,他們砸鍋賣鐵也會拼命防堵;這樣,我很好地利用了川、滇軍隊的嚴密防堵,再以重兵從東、南兩個方面尾追紅軍主力,以此達到把紅2、6軍團消滅在金沙江以東滇黔川邊境地區。”

蔣介石示:“尾追的部隊,一定要用嫡系!”

顧祝同高興地說:“委座高見!我主要用了郝夢齡和萬耀煌、樊蒿甫3個縱隊沿畢威大道,及兩側的平行道路向威寧方向追擊!” 顧說的三個縱隊中,郝夢齡是蔣系部隊的。

蔣介石默認了如此兵力部署。

3月2日,紅2、6軍團進到野馬川。郝夢齡、萬耀煌、樊蒿甫3個縱隊跟得緊,橫刀立馬在安順,阻堵了紅2、6軍團的東南方向的去路。

東南方向去路堵塞,總指揮部決定紅2、6軍團改變方向,掉頭西行再南進。3月4日,紅2、6軍團西到媽姑、回水塘地區時,敵李覺、郭汝棟縱隊先頭部隊卻到了滇東的南北盤江之間,大部隊橫在水城、威寧之間,截斷了紅2、6軍團南面的去路。樊蒿甫縱隊的先頭部隊同時接近紅2軍團的左前方不遠處。

此時,南進受阻的紅2、6軍團,如果停止不動,就面臨著全軍被包圍的危險。向西,此路明顯不通,因為在照通、威寧地區有孫渡縱隊攔擋,唯一西北方向的川軍主力遠在金沙江沿岸一帶。儘管顧祝同安排了川軍死守,但至少西北方向區域大,迂迴迴旋餘地更多一些。於是,紅2、6軍團暫時向西北方向而去。

紅2、6軍團向西北一動,樊蒿甫、萬耀煌、郝夢齡3個縱隊馬上急忙轉向西北追擊,生怕紅2、6軍團經鹽津北渡金沙江。一路轉戰一路歌,3月8日,紅2、6軍團突然由硅香、恆底折回30公里,在以則河反擊樊蒿甫縱隊,消滅了敵人兩個連。

這是紅2、6軍團進入烏蒙山區殺的第一次回馬槍,殺得樊蒿甫、萬耀煌、郝夢齡3個縱隊心有餘悸,敵人尾追的速度明顯放慢了節奏。

敵人放慢了節奏,紅2、6軍團卻加快了節奏。時而東進,時而西下,時而南調,時而北上。紅2、6軍團在一個月內轉輾於烏蒙山區數千裡,大回旋在人煙稀少,氣候惡劣,道路崎嶇的窮山惡水之間,拖得敵人疲憊不堪,暈頭轉向。紅軍戰士任勞任怨,吃苦在先,戰鬥在前,轉出了旺盛的戰鬥熱情,轉出了革命階級友誼。3月23日,紅4師12團團長鍾於遷,11團政委黃文榜身先士卒,率領部隊英勇奮戰,與滇敵10個團阻擊戰與反阻戰中,殺開血路,光榮犧牲,為大部隊殺出烏蒙山區,到達盤縣做出了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