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師與開悟者的小故事,如果在看之前您就懂這些道理,我佩服您!

01

禪師問:你覺得是一粒金子好,還是一堆爛泥好呢?

求道者答:當然是金子啊!

禪師笑曰:假如你是一顆種子呢?

其實,換個心境,或許你會得到解脫!

02

一青年向禪師求教:“大師,有人說我是天才,也有人罵我是笨蛋,依你看呢?”

ldquo;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禪師反問。

青年一臉茫然。

禪師繼續道: “譬如一斤米,在炊婦眼中是幾碗飯;在餅家眼裡是燒餅;在酒商眼中又成了酒。米還是那米。同樣,你還是你,有多大的出息,取決於你怎麼看看待自己。”

青年豁然開朗。

03

山岡鐵舟到處參訪名師。一天,他見到了相國寺的獨園和尚。

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頗為得意地對獨園說道:“心、佛,以及眾生,三者皆空。現象的真性是空。無悟、無迷、無聖、無凡、無施、無受。”

當時獨園正在抽菸,未曾答腔。但他突然舉起煙筒將山岡打了一下,使得這位年輕的禪者甚為憤怒。

ldquo;一切皆空,”獨園問道,“哪兒來這麼大的脾氣?”

禪師與開悟者的小故事,如果在看之前您就懂這些道理,我佩服您!

04

一人去寺廟參拜觀音菩薩。

幾叩首後,這人突然發現身邊一人也在參拜,且模樣與供臺上的觀音菩薩一模一樣。

人大惑不解,輕聲問道:“您是觀音菩薩嗎?”

那人答:“是。”

此人更加迷惑,又問:“那您自己為什麼還要參拜呢?”

觀音菩薩答:“因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05

一位武士手裡握著一條魚來到一休禪師的房間。

他說道:“我們打個賭,禪師說我手中的這條魚是死是活?”

一休知道如果他說是死的,武士肯定會鬆開手;而如果他說是活的,那武士一定會暗中使勁把魚捏死。

於是,一休說:“是死的。”

武士馬上把手鬆開,笑道:“哈哈,禪師你輸了,你看這魚是活的。”

一休淡淡一笑,說道:“是的,我輸了。”

一休輸了,但是他卻救了一條魚。

06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拾得曰:“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07

南隱是日本明治時代的一位禪師。有一天,有位大學教授特來向他問禪,他只以茶相待。

他將茶水注入這位來賓的杯子,直到杯滿,而後又繼續注入。

這位教授眼睜睜地望著茶水不息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終於說道:“已經漫出來了,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這隻杯子一樣,”南隱答道,“裡面裝滿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對你說禪?”

08

弟子問佛祖:“您所說的極樂世界,我看不見,怎麼能夠相信呢?”

佛祖把弟子帶進一間漆黑的屋子,告訴他:“牆角有一把錘子。”

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還是眯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見五指,只好說我看不見。

佛祖點燃了一支蠟燭,牆角果然有一把錘子。

你看不見的,就不存在嗎?

禪師與開悟者的小故事,如果在看之前您就懂這些道理,我佩服您!

09

有位禪師有一個愛抱怨的弟子。一天,禪師將一把鹽放入一杯水中讓弟子喝。 弟子說:鹹得發苦。

禪師又把更多的鹽撒進湖裡,讓弟子再嘗湖水。

弟子喝後說:純淨甜美。

禪師說:生命中的痛苦是鹽,它的鹹淡取決於盛它的容器。你願做一杯水,還是一片湖水?

10

唐代,嚴陽尊者問趙州禪師:“一物不將來時如何?”

mdash;—大意是:在禪修的道路上,我拋棄了一切,下一步怎麼做?

趙州禪師答:“放下吧。”

嚴陽尊者說:“已經兩手空空,還要我放下什麼? ”

趙州禪師指示他:“放不下,那就把它挑起來!”

嚴陽尊者聽到這裡,忽然有所領悟。

11

佛祖釋迦牟尼考問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幹涸?”

弟子們都回答不出。

釋迦牟尼說:“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

12

三伏天,寺院裡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很難看。

小和尚看不過去,對師傅說:“師傅,快撒點種子吧!”

師傅曰:“不著急,隨時。”

種子到手了,師傅對小和尚說:“去種吧。”不料,一陣風起,撒下去不少,也吹走不少。

小和尚著急地對師傅說:“師傅,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

師傅說:“沒關係,吹走的淨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隨性。”

剛撒完種子,這時飛來幾隻小鳥,在土裡一陣刨食。小和尚急著對小鳥連轟帶趕,然後向師傅報告說:“糟了,種子都被鳥吃了。”

師傅說:“急什麼,種子多著呢,吃不完,隨遇。”

半夜,一陣狂風暴雨。小和尚來到師傅房間帶著哭腔對師傅說:“這下全完了,種子都被雨水沖走了。”

師傅答:“衝就衝吧,衝到哪兒都是發芽,隨緣。”

幾天過去了,昔日光禿禿的地上長出了許多新綠,連沒有播種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頭。小和尚高興地說:“師傅,快來看吶,都長出來了。”

師傅卻依然平靜如昔地說:“應該是這樣吧,隨喜。”

禪師與開悟者的小故事,如果在看之前您就懂這些道理,我佩服您!

13

唐朝的龍潭禪師,他少年未出家時很貧窮,靠賣餅為生,無處棲身,所以道悟禪師把寺旁的小屋子借給他住。

為了表示謝意,他每天送十個餅給道悟禪師,而道悟總是回贈一個給龍潭,並祝福他說:“這是給你的,祝你子孫繁昌!”

他實在不解,有一天他問何故,道悟卻說:“你送來的,我送給你有什麼不對?”

龍潭聽後從此開悟出家,後來成為一代宗師。

取之於人要回報於人,得之於社會要回饋社會;要我好你也好,我贏你也贏。這偉大的祝福,也是生活的至理。

14

一休禪師自幼就很聰明。他的老師有一隻非常寶貴的茶杯,是件稀世之寶。

一天,他無意中將它打破了,內心感到非常愧疚。但就在這時候,他聽到了老師的腳步聲,連忙把打破的茶杯藏在背後。

當他的老師走到他面前時,他忽然開口問道:“人為什麼一定要死呢?”

ldquo;這是自然之事,”他的老師答道,“世間的一切,有生就有死。”

這時,一休拿出打破的茶杯接著說道:“你的茶杯死期到了!”

說完一休將茶杯碎片交出,轉身而去……

15

有一位武士向白隱禪師問道。

武士問:“天堂和地獄有什麼區別?”

白隱反問:“你乃何人?”

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

白隱聽後笑道:“就憑你這粗魯之人也配向我問道?”

武士勃然大怒,隨手抽出佩劍,朝白隱砍去:“看我宰了你!”

眼看佩劍就要落在白隱頭上,白隱卻不慌不忙輕聲說道:“此乃地獄。”

武士猛然一驚,然後若有所悟,連忙丟棄佩劍,雙手合十,低頭跪拜:“多謝師傅指點,請原諒我剛才的魯莽。”

白隱又微微說道:“此乃天堂。”

16

有一天,蘇東坡到佛印禪師處與佛印禪師聊天,兩人均盤腿而坐。

聊到高興時,蘇東坡問佛印禪師:“你看我現在像什麼?”

佛印禪師說:“我看你像一尊佛。”

蘇東坡笑著對佛印禪師說:“我看你像一堆牛屎。”

佛印禪師笑笑,沒有說什麼。

蘇東坡以為他勝利了,回家後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蘇小妹談起了這件事。

他妹妹說:“哥哥,你輸了!禪師的心是佛一樣的境界,所以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態像一堆牛屎一樣,看禪師當然也就像一堆牛屎了。”

蘇東坡聽後頓時面紅耳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