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晁蓋的死,爲什麼如此蹊蹺?

《水滸傳》中晁蓋的死,為什麼如此蹊蹺?

宋江是否有意架空晁蓋?

有的。且宋江有意無意都已架空晁蓋。宋江上山之前,劫法場時,多次請纓出征,事實上已造成題

主所言 「江湖上言必稱宋江,不知有晁蓋」,其實及時雨宋公明本就比晁蓋聲名遠播。試想劫法

場之時,眾人皆言宋公明哥哥,晁蓋心裡作何感想;上梁山之後,眾人論及排位次,宋江一言定

鼎,休分功勞高下,讓主賓分坐,無形之中讓梁山分成了新舊頭領兩派,試想舊頭領才幾人?晁蓋

是何滋味?宋江出征,眾人請纓「哥哥我願同往」,晁蓋出征卻要親自點卯,哪個坐第一把交椅的

受得如此。

《水滸傳》中晁蓋的死,為什麼如此蹊蹺?

所以攻打史文恭一役,也算是晁蓋被客觀形勢所逼迫而作出的決定,晁蓋對宋江所說「兄弟不是我

要搶你功勞」細細思之,便有深意。題主所說毒箭之事,網上有很多文章分析,我是比較偏向於宋

江心腹嫡系花榮所為。天王之前多次有相讓之意,為何臨榻明言「哪個捉得害死我的,便為山寨之

主」?宋江轉身便改為「捉得史文恭的,便為山寨之主」。箇中蹊蹺,實在有趣。

吳用是否已與晁蓋離心?

《水滸傳》中晁蓋的死,為什麼如此蹊蹺?

歸根結底,宋江和晁蓋的政治路線是不一樣的,晁蓋追求的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秤分金

銀,不受貪官汙吏的鳥氣,甚得自在」,而宋江是要招安的。我們不能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待招安以

及批判宋江的奴性思想,落草為寇,是得把祖宗的臉面都給丟光的,林沖的個例便是一證,只要還

有退路,絕不落草。梁山泊在發展到一定程度之時,階級性質已發生了變化,大家來看看三十六天

罡七十二地煞,排位越前的,出身多半是越好啊,所以宋江的招安政策是符合梁山最廣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的,是被梁山廣大人民所擁戴的。說到底,晁蓋是死於政治鬥爭,就算他不死,他也已

經被梁山拋棄了,或者說,他在梁山的政治生涯已經死了。死於這樣的結果,讓最高領導權過渡到

宋江手裡,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