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魏國爲何會流失那麼多人才?

戰國時魏國為何會流失那麼多人才?

說起戰國學派星羅,諸子棋佈,有兩個都市必須提及,一曰魏國大梁,二曰齊國臨淄。

魏惠王前期尚都安邑,大梁城便早已蜚聲七國。除去此時魏國乃山東霸主及經濟發達等因素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梁之學宮。彼時稷下尚無此風頭,而大梁卻雲集了山東六國大量人才。諸子百家各門各派均紮根大梁,設有學館,飽學之士每日相互辯論學問經濟治國之學,此刻,衛鞅(後入秦國,在秦孝公治時任大良造爵,封於商棜之地,史稱商鞅)便身處大梁。魏惠王遷都大梁之後,魏國學名更盛,將我國古典文明時代的學問推向頂峰。

齊國稷下學宮學潮亦是戰國時代百家爭鳴的最高峰,稷下學宮在其興盛時期,曾容納了當時“諸子百家”中的幾乎各個學派,其中主要的如道、儒、法、名、兵、農、陰陽、輕重諸家。稷下學宮在其興盛時期,彙集了天下賢士多達千人左右,其中著名的學者如孟子、淳于髡、鄒衍、田駢、慎到、申不害、接予、季真、環淵、彭蒙、尹文、田巴、兒說、魯仲連、鄒爽、荀子等。尤其是荀子,曾經三次擔任過學宮的“祭酒”(學宮之長)。當時,凡到稷下學宮的文人學者,無論其學術派別、思想觀點、政治傾向,以及國別、年齡、資歷等如何,都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學術見解,從而使稷下學宮成為當時各學派薈萃的中心。

戰國時魏國為何會流失那麼多人才?

如此煌煌學派,如此賢才如星卻沒有給魏國和齊國帶來國力上的拔群效果。眾所周知,商君在秦國變法後,首先就拿魏國開刀,讓這個不可一世了幾代人的大國流出了第一滴血。而齊國,也遭遇了滅國慘案,舉國七十四城最後只剩下兩城,雖然貴人相助艱辛復國,但是從此一蹶不振。

魏惠王與齊宣公,史上聲名不差,但是對於人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敬賢不用賢”。戰國時代沒有科舉,底層士子想要獲得政治上的垂青唯有一條路,那就是飽學以聞名,一日而飛昇。正所謂“學而優則仕”。許多流傳千古的求賢傳說讓後人感動,最早的有姜太公垂釣,最著名的如周公“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最熟悉的如劉皇叔“三顧茅廬”,賢才們可能前一日還在砍柴,第二日就官拜丞相(丞相說法不準確,姑妄言之)了。而更多的則是像公叔痤推薦衛鞅一樣,泥牛入海,木有什麼迴音。

戰國時魏國為何會流失那麼多人才?

天下大勢,唯看國運沉浮(高曉松語)。什麼是國運?一個開明的雄才大略的君主,碰到一個強勢的胸有長策的賢才。於是齊桓公與管仲相遇了,後有“九合諸侯,尊王攘夷”,真乃千古一諸侯;秦孝公與衛鞅相遇了,於是有商鞅變法,秦國一舉擺脫矇昧走出了函谷關;燕昭王與樂毅相遇了,後有戰神之師,三月破齊國七十二城一雪國恥;秦始皇與李斯蒙毅蒙恬王翦王賁李信趙鉈相遇了,於是有“鞭笞天下威震四海”,一統華夏。

你問為什麼魏國和齊國沒有留住人才,為什麼魏惠王放著衛鞅不用而秦孝公千里之外來拜求。原因很簡單,其實那個年代許多事情都可以這樣解釋,那就是-------國君瞎了。歷史就要用這樣的現實告訴我們,個人專==制和高度的中=央=集=權會給國家帶來多麼大的傷害,世襲制的弊端是多麼明顯。他會在盡情滿足君主個人好惡的同時逐漸蒙上你的雙眼,讓你的國家一點點崩碎,給後人留下無盡的遺憾。牢牢記住,明君,沒有那麼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