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給了他大俠的出身,他卻貪戀榮華富貴,最終死得不明不白

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中,有一個十分悲情的角色,自始至終,他的人生如黃粱一夢。但夢終究是要醒的,俊美不凡的小王爺楊康終究是無法忠義兩全,被現實打敗了天真。作者給了他顯赫的身份,大金國完顏洪烈的養子,未來的接班人。卻又同時在他身上設計了一個平民布衣,無權無勢的平民之子。兩者的落差之大,是楊康內心與道德的衝突。命運給他出了一道難題,選擇就要意味著失去,他選擇了小王爺完顏康,就意味著要丟失自己是漢人,抗金英雄的後代。

金庸給了他大俠的出身,他卻貪戀榮華富貴,最終死得不明不白

楊康是楊鐵心與包惜弱之子,風流倜儻,舉手投足之間盡是意氣風發。一出生便是在趙王府,他的尊貴隨著母親而來,賦予他一切的正是完顏洪烈。在王府的生活,養尊處優,錦衣玉食,大批沉浮於他的江湖人士,小王爺的光環籠罩著一切。這樣的生活,已經印在了楊康的骨子裡,足以顛覆了他的價值觀,他把自己的定義是將來大金國的候選人。可是當有一天,這些所有的榮譽都是一場錯誤,剝奪了他身上讓他引以為傲的尊榮。一個人從高處跌落到塵埃,他的父親只是一個江湖賣藝的普通人,他面臨著不再是錦繡前程。楊康的內心極度的不甘,道德面前他不得不低頭,卻又不願平凡的庸庸碌碌。捨不得的也許是富貴榮華,也許是男兒的抱負志向。

金庸給了他大俠的出身,他卻貪戀榮華富貴,最終死得不明不白

當完顏洪烈苦苦相逼,父母雙親自盡在自己面前,楊康仍是走了一條不歸路,不被人理解的路,註定了要身負罵名。他只有牢牢的抓住完顏洪烈這根稻草,可殊不知,導演這一切的,正是完顏洪烈。昔年受傷時被包惜弱所救,貪戀包惜弱的美色,設計了一出好戲。讓楊康和郭靖顛沛流離。明知是認賊作父,自己是平民布衣的後代,已經確定事實,依然執迷不悟,對權勢的貪戀,也是對人性的真實寫照。他生性自傲,瀟灑不羈,怎會認命呢。談不上大奸大惡,只是被利益矇蔽了雙眼,他想要一個立足之地。當楊康和郭靖在民族的對立面,他們的價值觀念衝突矛盾,丐幫君山大會,皇宮爭奪武穆遺書,楊康完全變得賣友求榮,鞏固地位之人。在紙醉金迷裡,他始終無法認清自己,他最大的幸運,就是一生能得穆念慈傾心,比武招親上,一脫繡花鞋,情定此終身。

金庸給了他大俠的出身,他卻貪戀榮華富貴,最終死得不明不白

彎路走多了,自然是無法輕易回頭的,他一生追求地位,最後名利都如浮雲。也是徒增一聲嘆息,在王鐵槍廟中,因為黃蓉揭開真相,導致一時情急,九陰白骨爪打在黃蓉的軟蝟甲上,沾染了蛇毒,生死之際,大罵完顏洪烈,終是看透,但斷送了一生。死後屍身被烏鴉啃噬,也都隨他而去。後被郭靖收起骸骨,丘處機為了彰顯師傅情誼,為楊康立墓碑題字,此後再無風華絕代的小王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