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黔娄夫人的秘密:才貌双全的我为何嫁给了一个芒鞋布衣?

战国黔娄夫人的秘密:才貌双全的我为何嫁给了一个芒鞋布衣?

施家灵慧女,诗书达礼人。似月如花貌,争聘多王孙。

不羡高官势,不与纨绔亲。决绝名和利,择选良士婚。

黔娄乃布衣,家徒四壁贫。励志执苦节,富贵若烟云。

即嫁寒家妻,尽弃绮罗裙。躬操井臼劳,纺裁自爨薪。

晓露湿鞋凉,晚月映窗阴。闲看花开落,静听鸟喧音。

安享田园趣,著书传道文。四篇惊齐鲁,谨奉圭臬珍。

婉谢公侯赐,坚辞卿相恩。或解危难事,谋略亦超群。

个中多仰仗,贤惠娇妻勋。穷死垫草席,蔽体覆短衾。

立志不斜倚,仁义谥康尊。寥寥掷地语,动容愧曾参。

矢志承教化,俭约食甘芹。有妇贤如此,美誉天下闻

以上歌颂的是一位战国奇女子——黔娄夫人,那么她到底是何许人也,能被人们如此称颂呢?请容小编慢慢道来。

战国黔娄夫人的秘密:才貌双全的我为何嫁给了一个芒鞋布衣?

贵女 施良娣

黔娄夫人叫施良娣,知书达礼,明媚灵巧,称得上秀外慧中。他的父亲官居“太祝”,所谓“太祝”,就是为帝王家掌握鬼神祭祀的官职,与“太宗”、“卜正”、“太史”同列。

“太祝”代表主祭者向鬼神致辞,“太宗”管理词庙及安排祭祀的事务,“卜正”专司占卜吉凶,“太史”记录时事、观察天象、保护文书。在商周时期,这是四种非常重要的官职。

这四种掌管鬼神祭祀的官职,世代承袭,由于子孙众多,食田俸禄不足以糊口、于是纷纷挟其专业才智,从周王室出走,逐渐分赴各诸候国谋求发展,施家就这样来到鲁国,施良娣的父亲也就成了鲁国的“太祝”。

战国黔娄夫人的秘密:才貌双全的我为何嫁给了一个芒鞋布衣?

祭祀鬼神是一种清贵而受人尊敬的职业,何况施良梯才貌双佳,要找一位金龟婿易如反掌,然而她却偏偏拒绝了王孙公子的追求,而看中了芒鞋布衣的黔娄子。

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女子在娘家毫无宗法地位,更没有任何继承权。所以女子的娘家声势地位不论如何显赫,你一旦出嫁就毫无相干,只看你夫家的情况,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娘家只是你的暂住地,夫家才是永久的归宿,女子出嫁以后都要随丈夫姓,自己根本没有独立人格,所以一生的贵贱苦乐从此决定。因此对于施良娣要嫁黔娄子,她的家人全体反对,多次劝解、告诫。无奈施良娣心志已坚,百折不回。

助夫治学

黔娄,鲁国人,曾著书四篇,阐明道家的主旨,尽管家徒四壁,然而却励志苦节,安贫乐道,视荣华富贵如过眼烟云,不参予争名逐利之列。

自从施良娣成为黔娄夫人后,挟其家学,于枕畔私语或桑荫闲话中,不断把阴阳相感,天人合一的道理灌输给丈夫。

认为天地之间先有阴阳,有阴阳则再有感应,有感应则有变化,有变化再有感应,如此循环激荡,变化无穷,而吉、凶、得、失、悔、吝、忧、虞之象明了,便洞明宇宙天人之际,贯通古今事物之变。

战国黔娄夫人的秘密:才貌双全的我为何嫁给了一个芒鞋布衣?

黔娄根据夫人的意见,对以前所写的四篇论著,加以充实、订正,阐明了“常的无定便是变,变的有定就是常”的道理,既可验证人的“变态心理”,更可验证人的“常态行为”。于是重订的《黔娄子》四篇,立时轰动齐鲁,士子们争相研究,奉为臬。

国君与卿相大夫也因为它有益治国安邦之道,而对黔娄的渊博和修养非常心仪。鲁共公想立他为宰相,黔娄以立志清守,不意仕途而拒绝;鲁共公又赐他三千钟粟米,希望能改善他的生活,也以无功不受禄而拒绝。

后迫于生计迁居齐都临淄,设馆授徒自食其力。齐威王听说高士黔娄来到齐国,就想聘他为国卿,也遭拒绝。所以,一般人对黔娄先生的高风亮节更加钦敬。

评价

后世文人对黔娄夫人多有褒奖之词,摘录几则于下:

西汉文学家刘向在《列女传·鲁黔娄妻》篇未赞道:

“黔娄既死,妻独主丧,曾子吊焉。布衣褐衾,安贱甘淡,不求丰美,尸不掩体,犹谥曰康。

君子谓黔娄妻为乐贫行道。诗曰:'彼美淑姬,可与寤言。'此之谓也。”

唐·吴筠《高士咏·黔娄先生》:

黔娄蕴雅操,守约遗代华。

淡然常有怡,与物固无瑕。

哲妻配明德,既没辩正邪。

辞禄乃余贵,表谥良可嘉。

宋·蒲寿宬《咏史八首·黔娄妻》:

明知正不足,不若斜有余。

破衾有何好,锦绣乃不如。

卓哉归人言,贤于五车书。

宋·刘克庄《杂咏一百首·黔娄妻》:

夫苍独高古,妇贤传至今。

既为加美谥,复不用邪衾。

战国黔娄夫人的秘密:才貌双全的我为何嫁给了一个芒鞋布衣?

战国黔娄夫人的秘密:才貌双全的我为何嫁给了一个芒鞋布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