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去槓桿的威力持續顯現,已有地方財政發不出工資

金融去槓桿的威力持續顯現,已有地方財政發不出工資

隨著金融去槓桿轟轟烈烈的開展,很多企業,包括地方政府已經出現了融資難、融不到錢的問題。

近日,湖南耒陽財政告急,在職幹部職工5月份工資未能如期發放。

財政局也在自家微信號上做出瞭如下解釋:

自2012年以來,由於耒陽市主體財源煤炭經濟持續萎縮(2017年較2012年煤炭規費減少了10個億),造成市本級財政年年短收。2017年我市一般公共預算累計完成221696萬元,同比減少了49862萬元,下降18.36%;截止2018年5月31日,我市財政收入累計完成80726萬元,同比減少14637萬元,下降15.35%。

而工資、重點民生項目等剛性支出逐年增長,本級財政入不敷出的現象逐年加深。

目前耒陽市國庫的庫存資金嚴重不足,市委、市政府根據庫存資金情況,首先保障離退休人員離退休費的按時發放。在職幹部職工的工資發放資金尚有較大缺口,耒陽市委、市政府及財政部門一方面正積極向省財政廳彙報,爭取省財政廳調度轉移支付資金,幫助我市度過難關。

另一方面,正在督促收入徵管部門加快收入入庫的進度,儘快籌措足夠的資金,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在職幹部職工的工資發放到位。對因工資延遲發放給在職幹部職工造成的不便和困難,我們表示深深的歉意,同時也請廣大市民理解當前耒陽市財政特別困難的實際情況。

金融去槓桿的威力持續顯現,已有地方財政發不出工資

從上面的解釋,我們可以看出:

一方面,煤炭經濟持續萎縮,財政收入不斷減少;另一方面,在職幹部職工的工資以及民生項目的支出不斷增長,所以財政開始入不敷出了。

其實有一點他們沒有提到,那就是融資的利息支出也是逐年在增長。

為了政績,路翻修了一遍又一遍,為了GDP,項目搞了一個又一個,錢從哪裡來?

去銀行借錢,去資本市場發債,但這些都需要利息,而且利率越來越高,很多都是借新還舊,利滾利,終於成為了不可承受之重。

利息高也不怕,大不了再去借錢還唄。

但沒想到的是,突然有一天金融開始去槓桿了,借不到錢了。

金融去槓桿的威力持續顯現,已有地方財政發不出工資

負債搞建設,通過槓桿的方式,確實可以在短期內讓一個城市煥然一新。

但這種方式能否可持續,還是得看自身造血能力。

求釋君一直強調:借錢不可怕,如果有好的項目,項目可以帶來豐厚穩定的回報,借錢當然是一件大好事,因為可以用項目產生的利潤來償還借款。

但投資的項目如果不產生現金流,為投資而投資,為把錢花出去而修路,為政績而招引一些形象工程,那就是殺雞取卵之舉。

希望這次去槓桿的影響可以深入每個地方政府的靈魂,徹底告別假大空的項目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