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水縣:三個「萬人計劃」全力服務農民工

經驗交流

0000近年來,為提升農民工素質能力,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習水縣通過勞動技能培訓、勞務輸出、開發崗位等方式,完成各類技能培訓12349人,實現貧困勞動力縣內就業4182人次,實現省外勞務輸出轉移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22514人次。

一、勞動技能培訓就業萬人

勞動技能培訓對象為勞動年齡段人口,側重於易地扶貧搬遷戶、貧困家庭戶、邊緣家庭戶勞動力。為了最大程度發揮培訓產生的效果,指揮部對培訓對象實施分類指導培訓。針對身體健康、有勞動能力、文化程度相對較高、年齡不大的人員,採取“送出去”的方式,組織到遵義市安全技術培訓中心學習挖掘機操作技能培訓,免除培訓費、食宿費、體檢費、辦證費等一切費用,解除學員後顧之憂,讓學員靜下心來認真培訓,學得一項真實本領,實現就業脫貧。針對身體健康、有勞動能力、年齡偏大、不願意外出就業的人員,根據縣內園區企業、產業發展、市場導向等用工需求,聘請、市、縣專業人員擔任培訓教師,重點圍繞製鞋工、製衣工、電子產品加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兼顧農村“組組通”公路、水利工程建設等用工需求,採取“訂單式”“定向式”崗前技能培訓、“校企合作式”、“師帶徒”在崗培訓、產教結合現場培訓方式開展技能培訓,尤其是育嬰師、月嫂等特殊工種,採取小班制、多班制培訓。針對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就業困難人員,圍繞搬遷一戶至少就業一人的目標,採取“滾動式”培訓模式,力爭參加培訓人員掌握一門實用的就業技能,最終實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標,共完成各類技能培訓12349人。

習水縣:三個“萬人計劃”全力服務農民工

二、縣外勞務輸出就業萬人

我為了做好勞務輸出工作,縣人社局、縣總工會、婦聯、團委等部門,依託上海市對口幫扶我縣勞務協作這個工作平臺,組建調查組赴長三角、珠三角、北京等用工量大的地區開展調研,對接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縣外用工管理規範、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單位,全面收集用工相關崗位信息,有針對性地做好勞務輸出區域劃分,明確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以輸出電工、焊工、電子產品加工、鋼筋工、砌築工為主,北京、上海以輸出家政服務、病人看護、育嬰師、月嫂為主,實現縣外勞務輸出22514人次。

習水縣:三個“萬人計劃”全力服務農民工

三、縣內開發崗位就業萬人

面對我縣經濟發展不快、貧困人員較多、貧困深度較深這一現實,為了最大限度地促進貧困勞動力就近實現就業增收脫貧,我縣採取縣城區開發崗位、深挖園區崗位、鄉鎮辦園區創造崗位、開發特殊崗位、因戶設崗位五種方式深挖就業崗位,解決貧困勞動力就業。針對縣內習智科技產業園、良村工業園、溫水工業園等用工條件相對較高的園區企業提供的就業崗位,就業扶持指揮部採取先培訓後上崗的方式,引導身體健康、有一定文化基礎、有勞動技能的貧困戶就業。同時,大力開發製衣、製鞋、保潔等用工條件較低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就業崗位,重點解決身體健康、年齡偏大、無技能的勞動力尤其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和易地搬遷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全力支持鼓勵鄉鎮創辦園區,推行“家庭車間”“鄉村工廠”生產模式,開發護林員、巡河員、保潔員等崗位,解決不能離家的當地貧困勞動力4182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