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县:三个“万人计划”全力服务农民工

经验交流

0000近年来,为提升农民工素质能力,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习水县通过劳动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开发岗位等方式,完成各类技能培训12349人,实现贫困劳动力县内就业4182人次,实现省外劳务输出转移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22514人次。

一、劳动技能培训就业万人

劳动技能培训对象为劳动年龄段人口,侧重于易地扶贫搬迁户、贫困家庭户、边缘家庭户劳动力。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培训产生的效果,指挥部对培训对象实施分类指导培训。针对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年龄不大的人员,采取“送出去”的方式,组织到遵义市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学习挖掘机操作技能培训,免除培训费、食宿费、体检费、办证费等一切费用,解除学员后顾之忧,让学员静下心来认真培训,学得一项真实本领,实现就业脱贫。针对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年龄偏大、不愿意外出就业的人员,根据县内园区企业、产业发展、市场导向等用工需求,聘请、市、县专业人员担任培训教师,重点围绕制鞋工、制衣工、电子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兼顾农村“组组通”公路、水利工程建设等用工需求,采取“订单式”“定向式”岗前技能培训、“校企合作式”、“师带徒”在岗培训、产教结合现场培训方式开展技能培训,尤其是育婴师、月嫂等特殊工种,采取小班制、多班制培训。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业困难人员,围绕搬迁一户至少就业一人的目标,采取“滚动式”培训模式,力争参加培训人员掌握一门实用的就业技能,最终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共完成各类技能培训12349人。

习水县:三个“万人计划”全力服务农民工

二、县外劳务输出就业万人

我为了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县人社局、县总工会、妇联、团委等部门,依托上海市对口帮扶我县劳务协作这个工作平台,组建调查组赴长三角、珠三角、北京等用工量大的地区开展调研,对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县外用工管理规范、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单位,全面收集用工相关岗位信息,有针对性地做好劳务输出区域划分,明确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输出电工、焊工、电子产品加工、钢筋工、砌筑工为主,北京、上海以输出家政服务、病人看护、育婴师、月嫂为主,实现县外劳务输出22514人次。

习水县:三个“万人计划”全力服务农民工

三、县内开发岗位就业万人

面对我县经济发展不快、贫困人员较多、贫困深度较深这一现实,为了最大限度地促进贫困劳动力就近实现就业增收脱贫,我县采取县城区开发岗位、深挖园区岗位、乡镇办园区创造岗位、开发特殊岗位、因户设岗位五种方式深挖就业岗位,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针对县内习智科技产业园、良村工业园、温水工业园等用工条件相对较高的园区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就业扶持指挥部采取先培训后上岗的方式,引导身体健康、有一定文化基础、有劳动技能的贫困户就业。同时,大力开发制衣、制鞋、保洁等用工条件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岗位,重点解决身体健康、年龄偏大、无技能的劳动力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和易地搬迁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全力支持鼓励乡镇创办园区,推行“家庭车间”“乡村工厂”生产模式,开发护林员、巡河员、保洁员等岗位,解决不能离家的当地贫困劳动力4182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