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改「雙百行動」又激發炒地圖預期,暫時仍以短炒視之

近400家企業入圍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地方國企數量超央企)的消息,似乎重新激活了股市國企改革概念,近期央企改革股,天津、上海等地方國改股,都不同程度有所表現。

蓋因在之前作為指導推動國企改革任務的最高組織領導機構國改領導小組換帥,隨後相關國改政策加速發佈的背景下,市場對於國企改革在下半年重新加速,本就有期待,而此次國改“雙百行動”似乎聲勢浩大,強化了市場對於國改概念的炒作情緒。

尤其是國改領導小組組長調整,被公認為是具有“號角”意義的!多家機構指出,今年是拓展深化各項改革舉措的一年。國企改革領導小組意在統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新一任領導班子上任有望在下半年加速國有企業改革。

那麼,這次國企改革概念果真會跟過去數年不同,擺脫“炒地圖、一陣風”的命運,而成為大盤扭轉頹勢的希望嗎?

可以抱有一定期待。畢竟,國企作為中國經濟的中流砥柱,其地位和改革重要性無出其右。國企的成功與否,一定程度具有等同於中國經濟轉型成敗的戰略重要性,國企肩負在下半年穩經濟、擴內需、抗外壓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多重訴求。而歷史來看,國企、央企改革的每一點突破都會在A股市場上有所體現。

但同時,對股民而言,考慮到已經被“加快國改”的“表忠心嘴炮套路”忽悠了太多次(實際卻總是雷聲大雨點小),恐怕也不能僅僅因為其重要性,就輕易的預期過滿,要留點觀察的餘地。

據官方媒體對此次國企雙百行動的消息披露,國資委近日已內部下發《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工作方案》,“雙百行動”入選企業名單也已確定。有近400家企業入圍,其中央企及其下屬子企業有近200家,地方國企有200多家。

國資委要求,入選企業於9月底之前上報各自綜合改革方案,試點內容主要集中在混改、員工持股等。

在國資委直管的央企層面,據說已經明確,下一步混改重點將在與市場聯繫緊密的央企二三級子企業以及地方國有企業間展開,與此同時,圍繞國企混改推進的一系列新的改革舉措也正在醞釀中。

而地方層面,目前廣東、安徽、河北等一些省市已明確了入圍企業名單以及上報企業情況。

比如,廣東省入選7家企業分別是粵海控股集團、廣州汽車集團、廣東華隧建設集團、廣州無線電集團、廣業清怡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以及廣東省產權交易集團。安徽省入選的是安徽銅冠銅箔公司等5家企業。

河北省入選的是河北省資產公司、唐鋼公司、華北醫療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山東省、遼寧省則分別選取了6家和4家省內國有骨幹企業上報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

可以說,當前入選的雙百企業基本上都是央企和地方的龍頭國企,自身或者旗下,都有一家或數家的上市公司。

而正是“400家、龍頭骨幹企業、員工持股、混改新舉措”等等這些一聽就充滿了“宏大”之感的關鍵一出,自然讓市場第一時間就會神情一震。

但如果回顧自2014年國企改革概念伴隨當時的“改革牛”之後,一路走來的表現,包括實際的國企改革進展。

還是重申一下,之前我在《國企改革再站“風口” ,投資者還有多少認可度?》中的觀點——

★結合目前市場流動性環境和投資者風偏,對不限於國企在內的諸多板塊,都不會給予太高期望或估值溢價。

★過去幾年國企改革進展的“高開低走;只聞文件聲,很少見有行動”等不好的影響,對當前的股市炒作預期有很大陰影。

★國改涉及標的龐雜,幾乎涉及所有行業和所有地區,市值、估值分佈範圍極廣,這造成其影響巨大的同時,聚焦也很難。

★目前情況下並不支持對整個板塊炒作,只屬於自下而上的甄選個股階段。

★尋找有真正通過不錯的改革方案,釋放紅利、提高經營效率、整合資源的公司,是下階段國企改革機會的重點。

事實上,我們一方面看到,近期國企改革“雙百行動”相關概念公司股價表現活躍。但另一方面,多家被炒作的公司也發佈公告稱,“相關事項尚處於方案制定階段,具體方案內容與進度安排尚待確定,將根據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這事兒還是有股市先搶跑自嗨的成分啊。

簡單來說,如果說央企層面的改革,可以依靠國資委直管的強大行政力量進行直接的指導合併重組等,還比較簡單(雖然依靠行政力量推動的改革效果不一定好,但最起碼在行動),那麼,現在國改對很多地方國企來說,依舊是一個屁股決定腦袋的事情,是必須表態服從(這是政策需求),但真實推動意志還是看上頭倒逼的決心(是否果真信心百倍)和手段有效性(能否真的消除國企領導層對改革風險的恐懼)的問題。

也就是“自上而下”層層分解任務的壓力較大,但國企自身實際的改革動力,是要打個問號。

因此,暫時在沒有看到更多讓人驚喜的成果之前,對於國企雙百行動,股市層面依然還是以短炒定性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