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探明生吃蜈蚣危險

中國的科學家現在有確鑿的證據表明,吃生蜈蚣是一個非常糟糕的主意。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區,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蜈蚣在中國傳統醫學中是一種公認的藥物。作為一種治療癲癇、中風、癌症、破傷風或類風溼性關節炎的古老秘方,這種兩英寸長的節肢動物應該被曬乾、磨成粉末或浸泡在酒精中後食用——而不是生吃。但週一發表在《美國熱帶醫學與衛生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Hygiene)上的一項研究描述了兩名醫院病人——一對母子——在吃了兒子在農貿市場購買的野生蜈蚣後,他們的大腦中出現了鼠肺線蟲的事件。鼠肺線蟲是1934年在中國廣州的一隻挪威鼠的肺動脈中首次發現的,由此得名。它可能會危及生命,但通常只感染吃生蝸牛或蛞蝓的人。

科學家探明生吃蜈蚣危險

這些人有的是因為喜歡泰國北部的美食,有的是吃蛞蝓展示膽量的兒童(有時是成年人),以及不走運的吃沙拉的人,他們不小心把蛞蝓和沒洗的生菜一起吃了。吃幼蟲的蝦或螃蟹如果未煮熟,在極少數情況下也可以提取到肺線蟲。這項新的研究首次證明它們也可以在蜈蚣中找到。這兩名患者——一名78歲的婦女和她的46歲的兒子——2012年被廣州珠江醫院收治,他們的症狀為頭痛,脖子僵硬,有腦膜炎的跡象。

科學家探明生吃蜈蚣危險

“我們花了很長時間才弄清楚他們得了什麼病,”該醫院的神經科醫生、這項研究的合著者陸伶俐(音)說。她說,在排除了細菌和病毒感染後,治療小組集中研究常見的寄生蟲,如豬絛蟲引起的囊蟲病,或來自貓糞便的弓形蟲病。她說,最終,一位腦膜炎專家建議檢測是否有肺線蟲。

科學家探明生吃蜈蚣危險

陸伶俐說,這名以前健康狀況良好的男子聽別人告訴他生蜈蚣可以預防冬天感冒,他的母親“年齡大了,會吃兒子給她的任何東西”。這兩名病人在用抗寄生蟲藥物和皮質類固醇治療後都康復了。為了證實他們的懷疑,研究人員在兒子光顧的市場上買了20條活蜈蚣,發現其中7條體內有大量肺線蟲的幼蟲。問及為什麼有人會出售活蜈蚣——這種蜈蚣有劇毒,陸醫生解釋說,一些追求傳統的人會用茶煮蜈蚣,或者用來泡酒,作為家傳秘方藥。“在我看來,對顧客說‘不要生吃’,是不禮貌的,”她說。“這等於說顧客很愚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