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相聚:五寨師範80屆34班河曲聚會紀實

真情相聚:五寨师范80届34班河曲聚会纪实

夏末秋初,晉西北大地,天高氣爽,田疇綠遍,一派生機;河曲——古韻隩州、白樸故里,山清水秀,草木蔥蘢,如詩似畫。

8月10日至12日,五寨師範80屆34班的師生們,在河曲縣城舉行了令人難忘的快樂聚會。

尊敬的老領導王彥炯老師夫婦、尊敬的班主任張純玉老師和尊敬的劉瑞森老師應邀參加聚會,各位恩師青春煥發,興致勃勃,與同學們同敘真情,共話滄桑。

35位同學帶著滿滿的激情和祝福、帶著二十一年的思念和期待,頂風雨,冒酷暑,風塵僕僕,不辭勞苦,從四面八方趕來參加聚會,大家執手相對,促膝長談,把盞傾情,撫今追昔,豪情滿懷。

這是距97年五臺山聚會21年之後的第二次聚會。在短短的兩天多時間裡,師生們話別後情景,遊黃河美景,品特色美食,展美妙歌喉,享藝術盛宴,抒人生感慨,留下了溫馨暖心的美好記憶。

這是一次感謝母校恩、暢敘師生情、追憶當年夢、共迎新時代的主題聚會。

這是一次精彩而富有情趣、生動而富有內涵、充實而富有特色的快樂聚會。

這是一次策劃嚴密、組織嚴謹、服務周密、皆大歡喜的團結聚會。

本次河曲師生聚會由籌委會主任程曉鵬同學、副主任葛鳳榮同學全程策劃組織,特別邀請宮治堂同學主持了座談會,尊敬的三位恩師分別在座談會上發表了感言;河曲籍的鄭海發、樊招雄、王潤喜和郭愛蘭同學鼎力協助,宮治堂同學和樊招雄提供了保底資金,河曲籍全體同學和神池籍武應全同學為同學們提供了珍貴的禮品。

好一次河曲聚會,好一片師生真情!

好運之遊

10日晚間,我們34班參加聚會的師生來到河曲,下榻位於黃河大街中段的玉龍灣大酒店。

師生、同學多年不見,自然是喜不自勝,有說不完的話,有表不完的情,因為我們走過了青春,走過了激情,告別了天命,走進了花甲,我們曾經經歷過喜悅、歡樂、成功,遭受過苦悶、憂鬱、惆悵,體味過了人生的苦辣酸甜。

晚宴上,我們把一切的一切都裝進了一杯又一杯的酒中,我們等待這一刻已經很久。

我們在黃河邊醉了——酒不醉人人自醉,我們枕著黃河的濤聲酣然入夢。

11日一大早,住在大酒店高處的幾位男同學早早起床,來到大樓道走廊,一邊回味著昨晚的好夢,一邊俯瞰黃河大街盡頭那洶湧澎湃的黃河而大發感慨。

常言說:不到黃河心不死。同學們中不少人還真是沒有真真切切見過黃河,見過黃河的誰又不想再看一看呢?

心有靈犀一點通。以河曲籍同學為主的聚會籌委會幾易其稿,制定了聚會方案,並精選並實地察看了黃河美景旅遊線路。

今天天公不作美,老天陰沉沉的,空氣溼漉漉的,“王導遊”們眉頭皺起來了,留心的同學準備好了雨傘。

早飯後,九點出發時,居然沒有下雨。

我們第一站到“白樸公園”遊覽。白樸,祖籍隩州(今河曲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為元曲四大家!故而公園裡建有“文筆塔”,以彰顯河曲多產文學才俊!確實,今天的河曲學子不負先人,歷年來高考錄取率及高中清華、北大的學子穩居忻州市榜首,而我們三十四班的河曲同學同樣是要人材有人材,要文才有文才!都是德才兼備、各行各業的佼佼者。本次聚會就讓師生們感受到了他們熱情、周到、豪爽、慷慨的性格,特別是“導遊”王潤璽同學全面細緻、風趣幽默的解說,使得師生個個笑逐顏開,樂此不疲,留連忘返!大家,也是想沾一點這裡的文氣和靈氣,所以,在此合影就要多一些,我們師生的“全家福”的背景就是“文筆塔”。

常言說:“不到長城非好漢!”再加上受“王導遊”的誘惑,渴望登古長城的心情是那麼的迫不及待。我們來到“寺溝”景點,遠遠就望見了明代長城及瞭望臺、烽火臺。宋命英等幾位同學有恐高症,但他們為領略當年戍守邊疆、抵禦外侮(元末瓦剌政權)的明朝將士們的艱難困苦,非要上去不可。於是,在同學們的幫扶下,他們慢慢移動腳步,終於走過一段窄細的土長城,登上了最高點——瞭望臺!正值汛期,在這裡我們才真正親眼領略了母親河那波濤洶湧、氣勢磅礴的氣勢;遠望將士們躍馬橫槍、準備廝殺的塑像,眼前彷彿又出現了當年明軍與蒙古瓦剌軍戰場上你死我活、拼命搏擊的場景,身臨其境,師生個個驚歎不已,更驚歎的是此時此地,應該下雨居然還是沒有下雨。

第三站是“龍口水電站”,由於只有一個大壩,又不方便上去,於是遠遠望了一下就到了下一景點——娘娘灘了!

“黃河九曲十八灣,傳奇莫過娘娘灘!”該灘是萬里黃河第一島。是我們心儀已久的地方(聽說這灘永不會被淹,“水漲船高“)。“王導遊”介紹:過去灘上住著二十多戶人家,出入用船擺渡。改革開放以來,年輕人外出打工或創業去了,只剩些空巢老人廝守著老祖宗的“地盤”。如果坐飛機航拍,這裡四面環水,草木茂盛,猶如蓬萊仙境一般。上游七、八里處還有一小島——太子灘!傳說,漢初,呂后(呂雉)掌權,開始殘害劉邦寵妃。當時漢文帝劉恆被封為代王(駐守河北蔚縣,河曲為轄地),母親薄太后也與其子一同來到巡地,為逃避迫害,母子倆分別隱居在“娘娘灘”和“太子灘”,兩島因此得名。後諸呂被誅,劉恆坐了皇位,開啟了著名的“文景之治”!師生們聽完潤介紹,茅塞頓開,大長見識。

由於水勢兇猛,無法坐船上灘,只在灘的外圍留了影,只好帶著遺憾的心境來到了“臨隩公園”。沒想到一下車,就被眼前的境況吸引住了,所有的不快一掃而光!

“隩”是河曲代稱,金代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在河曲縣南置“隩州”,所以此公園命名為“臨隩公園”,是河曲最大的濱河綜合公園。最高大、雄壯的建築是“隩曦樓”。登上臺階,“縱覽九曲”匾額躍入眼簾,登樓憑欄,極目遠眺,黃河美景盡收眼底,縣城全貌一覽無餘!特別是公園南北兩側分別是多功能影劇院和綜合樓。她們造型奇特、別緻、新穎。這所公園已成了河曲規模最大、功能最多的集文化、旅遊、觀光於一體的休閒、學習、娛樂場所!2017年夏,山西省廣播電視臺主辦的一場“走進大戲臺”晚會就是在這裡的影劇院舉行的!

面對如此美景,師生們無不歎為觀止,就像孩童一樣,手忙腳亂,或拉身邊人,或三五成群,或集體組織,不斷留影紀念,人人臉上露出天真、燦爛的笑容,旅遊之樂特別是與師生一起出遊之樂,在這裡表現得淋漓盡致!

“走西口”是河曲幾百年來經久不衰的“標本”故事。大家早就渴望見到當年舍妻拋子、背井離鄉、乘船過黃河去外地(內蒙)謀生的“走西口”的地方。於是,我們又乘車到了今天遊玩的第六個景點“西口古渡”!

通過一組組雕塑和一幅幅文字介紹,那“親哥哥”、“小妹妹”依依不捨、含淚惜別的情景,猶如夢幻般一幕一幕浮現在眼前,讓人感傷無限,可惜渡口被網欄封閉,不能到河邊實地考察一下,大家也就只好留影紀念罷了。

時候不早了,“王導遊”又帶領大家來到了今天上午遊覽的最後一站——雞鳴三省。“鳴三省晉陝蒙”石刻是這裡的地理標誌,如今這裡已成為遊人嚮往的熱門景點!

真是“雄雞一唱三省醒,中華兒女盡舜堯”。全體師生照像留念後,在一片歡聲笑語中依依不捨地結束了一上午的遊玩,期待著下午座談會的召開。

“王導遊”們的眉頭舒展了,一上午居然沒有下一點雨,辛苦的旅遊在這裡變成了涼爽和舒心的好運之遊。真是34班師生的運氣好啊。

感謝河曲,感謝上蒼!

11日下午,天居然晴了,天高雲淡,惠風和暢,近來難得的好天氣來了,再加上五寨的四位同學和寧武的一位同學感到也來了,給這次聚會平添了天時、地利和人和的歡樂祥和氣氛。

下午四時許,這次聚會的重頭戲——“五寨師範34班聚會座談會”在玉龍大酒店九層會議廳隆重舉行。

座談會現場歡聲笑語,氣氛熱烈,橢圓形連體會議桌四周座無虛席,廳北正北正中懸掛著的會標,紅底白字,非常醒目。尊敬的王彥炯老師、張純玉老師和劉瑞森老師在正中就坐,各位同學先後落坐。

在熱烈的掌聲中,座談會主持人宮治堂同學滿面春風,閃亮登場,他笑意盈盈地環顧四周後,大聲宣佈:“五寨師範34班同學聚會座談會現在開始——”,然後他代表全體同學對各位恩師在百忙之中蒞臨河曲參加聚會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宮治堂同學充滿深情地說: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們己經畢業三十八個春秋了,我們需要感恩感謝的人很多,但我們最想感恩的是母校,最想感謝的是老師;我們感謝恩師的諄諄教誨,感謝五師母校這個育人的平臺;我們來到河曲,就是為了重溫近四十年的師生情、同學情和母校情,因為經過歲月的沉澱,這一份份情更濃了,更深了,更美了!

宮治堂的開場白樸實無華,感人至深,每一位同學都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和感動,大家不約而同起立向各位恩師致敬致謝,與此同時,葛鳳榮、郭愛蘭、劉元生和孫雙金等四位同學走到恩師面前鞠躬行禮,並代表同學們向恩師敬贈禮品,全場爆發出長時間的熱烈的掌聲。

程曉鵬主任代表組委會致詞,他以特有的渾厚聲音,以詩歌一般的語言,向每一位師生表示熱烈的歡迎和真誠的祝福:

“21年前,我們相聚在忻州市域最東邊的佛教聖地五臺山,那次我們遊的是山,拜的是佛,吃的是齋飯,祈求的是平安。本次我們相聚在忻州市域的最西面,雞鳴三省之地,九曲黃河之畔,山青水秀的河曲,這次我們玩的是水,吃的是地方風味,祈盼的是平安、健康、開心、快樂。在此我代表籌備組的同學對老師和同學們相聚河曲表示最熱烈的歡迎!”

“老師們,同學們,古往今來,師生情是最真切的,同學情是最親切的。久久不見久久見,久久見了還想見。昨天報到時,我看到有的同學還略顯疲憊,今天人人精神抖擻,個個容光煥發。祝願大家在河曲相聚的兩天裡,真的希望大家看的盡興,玩的開心,吃的可心,聚的暖心。同時祝福老師和同學們身體永遠健康,心情永遠快樂,家庭永遠幸福!”

在師生歡樂聚會的時候,大家沒有忘記34班大家庭中已有四位同學英年早逝。宮治堂同學請大家起立向先後離世的李新華、魯奇光、費尚明和楊志偉四位同學默哀,表達對四位同學的深切悼念和哀思。

接著,宮治堂同學宣佈34班38年後的第一次班會正式開始,首先請老班長張文斌講話。

老班長張文斌,端莊大氣不減當年,他用字正腔圓、慷慨激昂的保德鄉音,表達了他對老師和同學的一片深情:

“雖然過去了38年,但老師們教育培養我們成長進步的情景就像昨天發生的一樣。學校領導和老師們不僅給了我們能做好各種工作的文化知識和過硬本領,而且給了我們一個能一生掙錢養家餬口的“鐵飯碗”,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擁有了堅強的意志和進取之心。我們沒有辜負老師們的培養和教育,參加工作後不論在什麼行業、什麼崗位,都是重用對象,都是做出很大貢獻的人;在家庭裡我們都是負責任的人,我們的事業和家庭都非常圓滿。這些都與老師們兩年的教育培養分不開的,老師們對我們有大恩——恩重如山。在這裡我代表同學們向老師們深深鞠一躬,表達對老師們的敬意和感謝。”

34班當年的老幹部、現任34班群主郭愛蘭以清脆的語音表達了對恩師對同學的感謝和祝福,並真誠地向大家發出邀請:“今後,隨時隨地歡迎河曲來我家做客!”她還公佈了詳細的家庭住址,好客如此,可見一斑。

班幹部熱場以後,宮治堂同學邀請三位恩師為大家上課。

王彥炯老師激情澎湃,鏗鏘有力。他激動地回憶了自己大學畢業後對教師職業對五寨師範的無悔選擇——“我就是想做一名教師,教書育人,對社會有所貢獻”,讚揚了34班當年的好班風和好成績以及畢業後兩次聚會的精彩圓滿——“34班是好樣的,兩次聚會組織得好、來得人多,難能可貴,難以忘懷”,與大家分享了治校以及做人的心得——“教育學生首先要尊重學生,當校長很多年,我沒有開除過一個學生”,他還興致勃勃地傳授了使用手機的兩招秘訣——發送照片原圖和用下載軟件辨別植物,大家現場操作,果然神奇,果然好用。

老班主任張純玉老師真誠樸實,謙遜平和,愛生如子,一如當年,他在講話中盛讚34班的“每一位同學都是優秀的”,並對34班同學身上所蘊含的“優秀品質”和“可貴精神”進行了高度概括:“一是同學們品德好、素質高,工作能力強,永不服輸,永爭第一,當年不論是學習、班工作還是各項活動都是領先的;二是同學們特別有志氣,特別守紀律,特別能吃苦,特別勤奮好學,當年同學們都很自覺,不用老師操心,沒有出現麻煩事情,兩年過得非常順當;三是同學們非常團結,互幫互助,蔚然成風,沒有發生任何不愉快的事情。”最後,他動情地說:“我是與34班的同學們一起走進五師大門的,34班是我從教生涯的起點也是一個亮點,38年來,我與同學們保持著深厚的師生情義,這份情義只有開始,沒有結束,我永遠以34班為驕傲!”

劉瑞森老師坦蕩豁達,淡泊超脫,與人為善,跟同學們亦師亦友,彼此一直往來,他的講話言簡意賅,簡單實在,他說:“我沒有為同學們做什麼,同學們卻一直沒有忘記我,兩次聚會都邀請我參加,我從心裡感動。當下,同學們已經或即將退出職場,希望大家保持一個好心態,享受退休生活,把第二春經營好,祝大家心情愉快,身體健康,闔家幸福!”

班會繼續進行且漸入佳境。宮治堂同學說:現在的教育理念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剛才各位恩師給我們做了很好的主導,下面同學們要當好主體,人人發言,個個寄語,把這節課可上好。”

按照座位順序,孫雙金第一個發言,王亮奎最後一個發言,全班“打”了一個車輪戰,沒有一個輪空的。同學們都是即興發言,都用的是家鄉話,都非常激動,幾乎都有“感”字頭的詞語,都發自內心地表達了對恩師的感謝、對同學的感激和對母校的感念。

武應全同學構思精妙,出口成章:“感謝恩師教給我們工作的本領和做人的真諦,使我們三十多年來守天理行大道問心無愧。今日聚會有說不完的話,道不完的情,千言萬語凝結成四句話送給大家——真的好想念你,但願你過得比我好,我們永遠是朋友,祝願好人一生平安!”

謝旺明同學字斟句酌,飽含深情:“畢業38年來,我時刻牢記當年老師的教誨,以誠為本,與人為善,認認真真做事,實實在在做人,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了退休,走到了今天;感謝各位恩師的辛勤栽培,感謝籌辦聚會的同學們!如今,我穿梭在忻州與上海之間,不管走到哪裡,我們的心永遠連在一起,祝願我們的同學之情、同學之情萬古長青!”

女同學們語驚四座,可圈可點,李鳳仙:“同學就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姐妹,願我們常來常往常相聚!”張改壯:“平臺很重要,籌備組的同學們為我們搭建了這樣一個平臺,讓我們飽覽河曲美景,與大家暢所欲言,這是多麼幸福的事啊!”葛鳳榮、牛翠娥、白愛雲、宋命英、梁金魚和陳曉華的發言也很有文采、很有分量,贏得大家的一片喝彩。

“好了先生”劉樹挺詞工句麗,頗有詩意:“同窗兩載,情結永恆;今朝聚首,泣笑交集;時光不老,歲月靜好;人雖賦閒,精神不到;但願十年乃至二十年後,我們還能像今天這樣,老當益壯,容光煥發,童心未眠,想聚就聚!”

劉建華出語不凡,擲地有聲:“這次聚會想忘記也忘記不了,我們再次聆聽了恩師的諄諄教誨,感受到了同學們的濃濃情意,過去模糊的身影一下子清晰了;一棵老槐樹、兩鋪大炕是我們永遠的念想!”

鄭海發別具一格,說了兩句,就唱上了:“難忘今宵,難忘今宵,無論天涯和海角,神州萬里同懷抱——”悠揚的歌聲激起了同學們對過往深深的懷戀,大家也輕輕地跟著哼唱起來。

大河日落,暮色漸濃。歷時近三個小時的座談會,也是一節特別的班會,就要結束了,主持人宮治堂同學做了非常精彩的總結講話,也把座談會推向了最高潮。

他充滿激情地說:“聚也匆匆,散也依依。在組委會的精心策劃和組織下,我們度過了充實而愉快的兩天時間,聚會明天就結束了,儘管時光短暫,但可以說,活動的精心策劃是智慧與美的結晶,聚會的嚴密組織是熱情與愛的奉獻。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同學對組委會的辛勤付出特別是河曲籍的六位同學表示衷心的的感謝!

38年來,我們聚少離多,我相信這次聚會一定成為我們人生中的一段華美樂章,一定會激勵我們走向更加幸福美滿的未來!我們從這次聚會再分手,又從這次聚會延續了友誼,所以也請允許我代表組委會對同學們的大力支持、積極參予表示衷心的感謝!謝謝你們!

我們有幸請你到了四位恩師——他們為這次聚會增光添彩,我們更有幸聆聽了三位老師的諄諄教誨,王老師又給我們上了一次精彩的物理課,謝謝了,我們的三位恩師。

雖然我們都已年逾花甲,但我們的人生之路還有較為漫長的一段,還需要延續我們的緣分、共同暢想美好的未來,並攜手走向未來,這才是本次聚會的意義所在,我衷心希望大家以本次聚會為契機,今後多溝通,常聯繫,多走動,互相造訪一定會給彼此帶來一份特別的喜悅。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大家互助互愛、互勉互勵、攜手並進、收穫快樂和幸福,這是我們本次聚會的初衷所在。

親愛的同學們,管涔山依舊在,同學之情永不老;黃河之水滾滾流,同學之情不會去。

親愛的同學們,相見時難別亦難,歡聚總有離別時,讓我們記住這美好的時光,把友誼藏在心中並永遠延續下去吧!”

真情相聚:五寨师范80届34班河曲聚会纪实

真情相聚:五寨師範80屆34班河曲聚會紀實

真情相聚:五寨师范80届34班河曲聚会纪实

真情相聚:五寨師範80屆34班河曲聚會紀實

真情相聚:五寨师范80届34班河曲聚会纪实

真情相聚:五寨師範80屆34班河曲聚會紀實

真情相聚:五寨师范80届34班河曲聚会纪实

真情相聚:五寨師範80屆34班河曲聚會紀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