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看「中國物流之都」的蝶變之路

從當年舟車不通的四塞之崮,到如今萬商雲集的“物流之都”,臨沂的物流業經歷了怎樣的發展軌跡?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的號角已經吹響,臨沂物流又將規劃怎樣一幅發展藍圖?

談起臨沂物流業的起源和發展,不得不說的便是臨沂批發市場的崛起。上世紀90年代末,伴隨著臨沂“西郊大棚底”和各類專業批發市場初具規模,前前後後來臨沂拉貨、送貨的車輛越來越多,臨沂本地的貨運業務應運而生。

改革開放40年看“中國物流之都”的蝶變之路

1990年5月,臨沂市第一家、山東省最大的民辦客運站——水田客運站投入運營,開創了“車頂裝貨、車廂載客”的運輸模式,後來發展為貨運配載市場,成為臨沂物流業的萌芽。1991年,臨沂市第一家專業貨運配載市場——臨沂市場汽車站投入運營。

臨沂商城最初的一批物流從業者多是從簡陋的“一間板房、一部電話、一輛車”開啟了創業之路,如今絕大多數小門頭已經成長為有資金實力和風險擔保的正規物流公司。數據顯示,臨沂商城現有物流公司、經營業戶2000餘戶,從業人員2.4萬人,全市國家2A級以上物流企業33家,星級以上物流企業53家,這些大大小小的物流公司,構成了“物流之都”繁榮和發展的基石。

上世紀90年代,在現今的市區蒙山大道涑河橋南路西有一個農貿市場,對面有一個小型停車場。農貿市場天天人來人往,活動的主角除了商販,大多是買菜的家庭主婦;停車場天天車來車往,來往最頻繁的除了客車,就是跑運輸的貨車。

改革開放40年看“中國物流之都”的蝶變之路

隨著外來車輛越聚越多,2001年,農貿市場正式變身成了停車場,南來北往拉貨、送貨的車都停在裡面,當時臨沂批發市場已經興起,停車場地處市場周邊,場地寬闊,成為天然的貨運集散地。停車場的空地也逐漸被越來越多的貨物擺滿,遠望除了車就是貨。外面的大馬路上經常見到“前面客車跑,後面貨車跟”的場面。

2002年,停車場已經滿足不了越來越多的車輛的需求了。貨運市場開始發揮了其初期“物流”的功用,成為了臨沂現代物流園的前身。

2005年,臨沂市提出建設中國現代商貿物流城的目標,將加快發展物流業提上重要議事日程,規劃建設了三大倉儲物流園,以市場為依託,整合物流資源,打造物流基地,叫響物流品牌,物流業迅速支撐起臨沂商城的半壁江山。“物流”一詞也從此被臨沂商城千萬家商戶所熟知。

2007年,順和集團投資建設了臨沂市規劃面積最大的天源國際物流園。同年,金蘭現代物流基地等一批物流園區相繼投入使用。這些物流園區的建設,標誌著臨沂物流業開始走向專業化,初步形成了“物流天下”的發展格局。2011年,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授予臨沂市“中國物流之都”稱號。

“從上海往新疆發一車貨,從上海直達新疆需要15天,運費320元,從上海轉經臨沂發往新疆只需要10天,運費120元。”這是臨沂商城物流圈子裡最為津津樂道的一個“捨近求遠”的話題,而在臨沂物流業,類似的話題層出不窮,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商家做出這樣的選擇呢?

交易成本低是臨沂商城發展的核心優勢所在,也是其保持競爭優勢、長盛不衰的關鍵所在。臨沂商城物流價格比全國平均低20%-30%。可實現600公里以內次日到達,1500公里隔日到達,3000公里以上3-7天到達,已經形成了輻射全國、週轉快捷、方式靈活的龐大物流體系。

改革開放40年看“中國物流之都”的蝶變之路

物流週轉快得益於貨源充足,配貨速度快,根本不需要大型停車場,車輛在停車場內一般一天之內肯定能找到貨源,貨物運輸基本可實現零庫存,當天配貨、當天發貨。李梅舉了個例子:“比如從宿遷拉過來的服裝,中午就能夠裝上去福州的專線車,與泰安的桌子、河北的布鞋、濟寧的火腿腸一起裝運,而在宿遷起碼要三天才能配滿這車貨;再比如,從廣州運輸貨物到新疆,一般都要在臨沂進行週轉,迅速完成配貨、發貨,雖然距離多出來將近一半,但卻可以節省近一半的時間。”

自助開票一體機讓發貨人無需排隊,自己就能打引出貨單;標準化托盤實現了貨物裝卸環節帶託運輸,有效降低了貨損率;貴重物品追蹤器在運輸路線上劃出一道“電子圍欄”,一旦超出範圍會自動報警;倉庫智能分揀車可以為分揀員規劃“最優路徑”……8日,在山東阿帕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裡,記者看到了一系列智慧物流的高科技產品。用公司總經理周紀念的話說:“科技將為傳統物流帶來革命性改變。”

針對傳統物流存在的問題,阿帕網絡結合自身技術優勢和物流標準化的要求,形成了“互聯網+物流”的商業模式,著力打造智慧物流雲、物流大數據、智慧物流園和智慧雲倉四大生態系統。其中,正在建設中的羅賓遜智慧雲倉被列為我市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

隨著現代物流體系的不斷完善,統籌發展公路、鐵路、航空和臨港物流,臨沂陸海空“三位一體”的物流體系初步形成。擁有配載線路2000多條,覆蓋全國所有縣級以上城市,通達全國所有港口和口岸,日均發送貨物20多萬噸。開行了臨沂至昆明、西寧、成都等13個方向貨運班列,魯南鐵路物流園被列為全國鐵路物流園建設樣板工程。臨沂機場成功開通臨沂至韓國、泰國國際航線和臨沂至廣州首條全貨機航線,順豐航空物流及快件分揀中心落戶臨沂。在2017博鰲國際物流論壇上,臨沂市被授予“中國物流最具影響力城市”稱號。2017年,臨沂商城物流總額為6709.78億元。

2017年,臨沂市出臺了《臨沂市物流業中長期規劃》,加快物流業規範提升,著力提高信息化、標準化、現代化水平,著力構建立體化現代物流體系。一方面發展公路物流,積極推廣銀企對接移動支付、第三方在線支付等技術手段在物流資金結算方面的應用,切實解決物流攜款跑路的問題。

大力發展第四方物流,積極開展零擔物流運力撮合信息平臺建設,建立全國性物流資源交易中心。全面推廣同城配送O2O業務模式及服務眾包信息平臺,降低“最後一公里”配送成本,打造智慧物流中心城市。在發展鐵路物流方面,按照“東接(對接海上絲綢之路)、西通(連通絲綢之路經濟帶)、南融(融入東盟自貿區)、北進(連通歐亞大陸橋)”的發展佈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努力構建國際鐵路物流網絡。目前已開通了臨沂至俄羅斯莫斯科、白俄羅斯明斯克、廣州、烏魯木齊、西寧、昆明、成都、重慶、喀什、南寧等13條國際國內貨運班列。同時,加快鐵路物流園區建設,積極爭取國際鐵路貨物聯運口岸政策,推進在物流園內開設鐵路口岸。

在航空物流方面,臨沂航空口岸臨時開放,成功開通臨沂至泰國、柬埔寨國際航線以及臨沂至廣州首條全貨機航線。目前,正加快航空物流區建設,爭取正式開放臨沂航空口岸,建設海關國際航空快件監管中心,吸引航空物流企業來我市建立國際、國內分撥中心,順豐航空物流及快件分揀中心已落戶臨沂機場。

“中國臨沂,物流天下”,臨沂已經成為江北最大的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中心,臨沂的物流與商貿交相呼應,成就了“物流之都”的美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