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顺华:倾听比表达更重要

乔布斯说过,“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成果,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这句话有些夸张,也有点儿傻气,却极其真诚,极其睿智,也可以理解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西方版本。

蔡顺华:倾听比表达更重要

苏格拉底厚德、天真、博学而且睿智,和苏格拉底这样的德者和智者相处一个下午,倾听他的言谈,作出多大的牺牲也值。结交正能量的新朋友,自然就远离了小人和俗人……

俞敏洪先生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演讲,专门介绍了他善于聆听的智慧:

“从大学开始,我便养成了一个习惯,在和同学、朋友聊天儿的时候,几乎从不插话,只是聆听,给大家倒水添茶。

于是,我有了一批有名的思想家老师做朋友,和他们一起交流、教研,收获了很多东西。如今,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里,我依然很少发言。我一直认为我在商业模式、创新思想方面是很落伍的人,现在,柳传志、王石、马云他们讲话时,我就听着,他们杯中没有水的时候,我给他们倒点水。跟他们交往,我能学到气度、眼光、格局。这些东西对我的事业发展来说,太重要了。”

俞敏洪既会听也会说。听,听出别人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说,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真知灼见。口能言之,加上身能行之,使他成为当代中国杰出的创业家、教育家、演讲家。

蔡顺华:倾听比表达更重要

2014年3月8日,《中国青年报》第三版《你登场来我废话》,报道了一名全国政协委员的废话,说全国政协某小组会议上,有部长级领导列席。会上排好多位发言者次序,按照规则,每位不超过8分钟,这些发言者可谓“争分夺秒”,以很快的语速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其中一位委员的发言颇为不同,开场首先介绍自己的身份,包括某“办公室主任”等几个兼职头衔,描述其个人经历,比如某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某中学,后又曾在哪个国家做访问学者,又在哪个国家做过几个月的研究,还提到了自己年轻时参与拍摄的电影。这位委员的发言总共持续了5分多钟,开场白用时大约一分半钟。

表面看来,大家都觉得这位全国政协委员不会说,说了一大堆废话,成了笑柄。我倒觉得他主要失败在不会听。

第一,他没有听明白会议主持人的话,比如“每位不超过8分钟”的发言规则。

第二,他不会听会。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应该听过很多政协委员的发言,很多发言被央视和《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发表过,别人的发言高在哪里,妙在哪里,他听不出来,或者压根就没有认真听过。

第三,他平时不会听。每年两会前,政协委员都要调研,调研过程中,各级领导和百姓,肯定提出过很多真知灼见,可是他听不出来,或者即使听了记了,但没有上心,干脆“贪污浪费”掉,没有带到两会上。

蔡顺华:倾听比表达更重要

郑板桥尚且“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可我们这位全国政协委员却不会听,也就不会说,不闹笑话丢人现眼才怪呢。

不会听也不会说的根源,还是缺乏一种责任和情怀吧。

人有两只耳朵一张嘴巴,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原来造物主早有安排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