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阿里巴巴系的企業都不著急上市而騰訊系的企業忙著上市?

馬繼華


很多人不懂這其中的玄妙!都認為“著急上市”,看不起著急上市的公司,可惜看不到其中的利害關係!不管哪一家公司,對於社會公眾來說,早上市的,比遲上市的更有利!

原因有兩點:

第一,早上市,公司的估值低,融資額少!社會公眾出的錢,遠比遲上市的公司少!阿里上市融資的金額是騰訊的40多倍!拼多多現在上市,估值也就200多億美元,上市融資金額18.7億美元,如果拼多多等到估值1000億或者500億美元再上市,那時候拼多多融資的金額,遠比現在融資金額多的多!將來,將來,將來,將來螞蟻金服上市,估值超過1500億美元的時候甚至2000億美元的時候,上市融資都可能達到150億美元!那時候,螞蟻金服融資額就是拼多多的許多倍了!所以,公司越早上市,對於公眾來說,越有利,出的錢遠不如給遲上市的公司多。如果該螞蟻金服成立3年就上市,公眾可以出更低的價格買同樣數量的股份!

第二,早上市,對於公眾來說,更能夠享受公司的成長!一個公司上市的時候市值200億美元,未來成長到1000億美元,就可以漲5倍,公眾賺5倍,而一個公司上市就2000億美元,未來漲到1萬億美元?可能性太小,因為目前世界上只有4-5個公司有這潛力。現在網傳螞蟻金服估值已經是1500億美元,還沒上市,等到上市的時候,2000億美元或者更多,大家覺得,螞蟻金服將來能漲多少倍?超過工行?工行現在市值2756億美元!超過蘋果?!可能性小的不得了。螞蟻金服如果億2000億美元估值上市,超不過工行,那就幾乎沒有成長性,如果將來融資個200億美元,對於公眾來說,迎接螞蟻金服上市就很不划算。當然,這個前提是假設螞蟻金服沒有工行值錢。如果這個假設不成立,螞蟻金服升值沒有天花板,遠比工行值錢,那是另外一回事。這個大家自己考慮,螞蟻金服是不是有這能力!如果螞蟻金服成立3年就上市,那麼公眾可以享受更多的成長空間!

總結前面兩點:騰訊系早上市的,對於公眾來說,是更有利的,公眾以更低的融資額享受更多的成長空間;而阿里系的遲上市,對於公眾來說是不利的,只是以更高的融資額來換更少的成長空間。

實際上,騰訊系低調,不去思考一下,根本就不知道到底怎麼回事!光看表面是不行的。只有說騰訊,茅臺是股王,沒有聽說阿里是股王,因為騰訊,茅臺,漲的厲害,都是幾百倍的上漲,阿里也就漲2-3倍,所以稱不上股王!如果阿里和騰訊同時上市,那阿里也會被稱為股王!可是阿里他不早上市,等到公司碩大無比才上市!


西格瑪的化學


無論騰訊系還是阿里系的企業,沒有不想上市的企業。就算企業負責人不想上市,阿里和騰訊的投資為了套現也會要求上市。畢竟只有IPO前期的投資才能變換為收益,也是投資變現的最佳最快的方式。

阿里和騰訊目前已經全面宣戰,雙方在人工智能、電商、物流、醫療、金融、文娛、社交等多個行業呈現膠著狀態。據不完全統計,阿里目前領投和跟投的企業超過300家,騰訊則更多,達到450家左右。這點從每年的互聯網大會不同的飯局也能看得出來。

由於騰訊鋪的面更多更廣,在相同時間段內上市的企業會多一點,這也給了外界一種假象:騰訊繫上市或擬上市企業更多一點。

不過,這種假象彷彿也符合兩家公司的發展謀劃。

在一定程度上,騰訊依靠自身流量變現能力超強,現金流也更加充足一點,而阿里掌門人馬爸爸更喜歡慢火燉好湯,習慣佈局大的謀劃。

阿里更加執著於去打造一個生態閉環,一般傾向於去投資更多的是收購各個條線的企業來豐富生態內容。而反觀騰訊,除了在一些正面交鋒的地方來與阿里對抗之外,騰訊更傾向上市步伐較快的企業去投資,所以很多時候騰訊更像是作為一隻基金去進行投資並變現,只不過騰訊這家基金公司全部資金來源於自己。

再強調一下,不論阿里系還是騰訊系企業沒有不想上市的企業。阿里系傾向生態建設也不過是為了更高的市值。


鎂客網


是不是上市,何時上市,怎樣上市,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目標,對不同的企業,也有不同的要求。

一般情況下,對自身培育的企業,不會輕易選擇上市,而會將企業“養”得體壯肉肥時再考慮上市,以便於實現利益最大化。如螞蟻金服,講了這麼長時間,還沒有最終上市。原因就在於,馬雲想推出一個超過阿里巴巴的更大的上市公司。

對通過資本市場併購而來的企業,特別是非絕對控股企業和非主業企業,多數企業都會選擇加快上市來完成併購的利益贖回。因為,只要上市,併購所付出的代價,就會數倍數十倍地回收。所以,對這樣的企業,一定會想盡一切辦法加快上市步伐。

而從近年來阿里和騰訊兩家企業的併購情況來看,騰訊的併購速度明顯快於阿里。也就是說,通過併購獲得的企業,特別是控股的企業是非常多的。而且,不僅有直接併購的企業,也有通過支公司併購的企業,還有通過投資的企業再併購的企業。如美團併購摩拜,就是此類形式。

也正因為如此,外界對阿里和騰訊在上市問題上的感覺,就是騰訊更喜歡企業上市,而阿里不太喜歡了。很顯然,是有一些特殊情況的。

不過,從馬雲與馬化騰的辦企思維來看,馬雲似乎更講求戰略,更善於謀劃長遠,而馬化騰則更擅長戰術,更喜歡短期目標。雖然不能因此就認為馬雲是做大事的,馬化騰是做小事的。但是,至少馬雲的大局觀可能要比馬化騰更強一些。譬如CDR馬雲就積極響應了,馬化騰則暫時沒有考慮。從這一點也不難看出,馬雲的格局更大一點,馬化騰則更現實一點。急於上市,可以加快變現。不急於上市,則想在未來獲得更大的利益。馬雲與馬化騰,在如何實現利益最大化方面,都不含糊,也都不會含糊。

但是,不管怎麼說,阿里巴巴也好,騰訊也罷,都是目前最值得關注的企業之一,也是最具活力的企業之一。“二馬”也絕對是企業家中的精英,是能夠把企業做好、做出名堂、做成樣板的企業家。


譚浩俊


阿里巴巴和騰訊最大的不同是阿里巴巴重生態,想著怎麼把自己喂肥,騰訊投資最大的目的是讓騰訊流量和資金變現,所以騰訊投資最大的目的就是變現,只有上市才是最大的表現手段。



目前騰訊參股的公司總計近400家,阿里系參股近250家,兩家公司成了互聯網的兩級,成了創業者都繞不過的存在。所以無論是tmd還是快手等都繞不開阿里巴巴和騰訊。這樣就逐漸形成了大家口中的阿里系和騰訊系。

一張“烏鎮飯局圖”就可看出騰訊系的觸角之廣

而阿里系除了我們熟悉的淘寶、天貓、螞蟻金服,還有餓了嗎、新泰、滴滴、盒馬生鮮、蘇寧雲商等企業,那為什麼二者有差異呢?

一、投資重點不同 阿里打造生態,騰訊投資回報。

阿里巴巴想做互聯網基礎設施,所以阿里巴巴要收購企業壯大自己,這也是為什麼阿里巴巴收購企業都被自己吞併的原因,吞併後形成了更強壯的阿里巴巴。所以阿里巴巴投資企業最後很少能獨立上市,因為放在阿里巴巴體系內的價值會更大。

而騰訊則更重視投資回報,騰訊投資公司最大的目的就是騰訊流量的變現,和估值的增長,也能看到騰訊投資了很多即將上市公司,比如虎牙這種。

所以對於騰訊來說,騰訊巴不得投資公司趕緊上市,自己儘快退出,變成一家新的投資公司。



二、投資公司屬性不同

阿里巴巴的淘寶、天貓、網上銀行等都屬於阿里巴巴公司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但是騰訊投資的都是第三方公司,騰訊只是持股一小部分,所以騰訊投資公司需要自己上市退出。

所以,阿里巴巴和騰訊不一樣,但二者都是為了自己市值的最大化。

你更看好阿里巴巴投資還是騰訊投資?


毛琳Michael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並不是阿里系不著急上市,而騰訊繫著急上市。兩家企業的關聯公司應該沒有不想上市的,只是可能還不具備相關資質而已。

阿里和騰訊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兩家互聯網公司(百度因各種原因發展滯緩,已經淪落到BAT的邊緣),各具優勢,又各有所短,雙方都有自己的護城河,彼此久攻不破。

眾所周知,騰訊和阿里在互聯網領域一直處於競爭狀態。擅長社交和遊戲的騰訊,

幾乎在其所有的過往戰績中,估計電商是唯一的敗筆。成為騰訊一直都其揮之不去的心病。而依靠電商起家的阿里,在社交和遊戲方面一直難以取得較大的發展,儘管多次嘗試進攻卻總是失敗。

彼此都有弱點,但又不能被對方攻破,那就只有抱團取暖,各自建立山頭。

近年來,阿里和騰訊通過不斷地投資與收購,參股了許多企業,這些企業涉及人工智能、電商、物流、醫療、金融、文娛、社交等多個行業。據Mergermarket數據統計,2012-2017年間,騰訊在全球的投資額高達625億美元,阿里為419億美元。騰訊參股的公司總計近400家,阿里系參股近250家,雙方勢力範圍基本上覆蓋了互聯網能觸及的各個領域。

而外界覺得騰訊系公司忙著上市,可能是被騰訊系公司在一段時間能集中準備上市的表象所迷惑,讓大家誤認為騰訊系公司都在忙著上市,而阿里系都不著急上市。


全天候科技


阿里巴巴旗下共有12家企業,包括阿里巴巴、淘寶、天貓、阿里媽媽等,但是阿里巴巴集團的上市公司卻只有阿里巴巴一家。然而,與之在商業上相抗衡的騰訊,其旗下的企業卻每天都在為上市而忙碌。

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阿里巴巴系的公司都長期不上市,甚至一點都不著急;而騰訊系的企業卻一直在忙著港股、美股等的上市?

針對該問題,個人見解如下:

一:兩者的側重點不同

阿里以打造生態為主,而騰訊是以投資回報為主。阿里期望以全資收購來豐富生態圈建設;而騰訊則更重視投資回報,其旗下的公司幾乎都不是控股公司,只是投資公司。上市對於騰訊來說,可以獲得相應的投資回報,以此來投資更多的公司,擴大經營範圍。

二:兩個旗下公司歸屬性不同

對於阿里來說,其旗下的淘寶、天貓等都屬於阿里巴巴公司旗下的全資子公司。阿里巴巴的上市則代表著其旗下所有全資子公司的上市。但是對於騰訊來說卻不是這樣,因為騰訊更注重投資回報,所以其旗下的公司都是投資公司,騰訊的上市並不代表他投資的公司也上市。因此,其旗下的投資公司想要上市就需要自己努力,因此相較於阿里巴巴集團來說,騰訊系的企業為上市顯得有些著急。

綜上所述,阿里巴巴更注重生態的可持續發展,也一直在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道路;而騰訊則更注重投資回報,說白了,就是更注重眼前的利益。顯然,阿里巴巴一直都在想著怎麼賺到以後的錢,怎樣可以一直賺錢。

你好,商函雜並論,一個以客觀視角解讀商業的偽ceo


商函雜並論


其實不管是阿里系還是騰訊系企業,上市都是最好的選擇。但是,由於兩者的佈局和目標不同,所以決定了它們上市的時間不同。

我們知道,阿里系的企業中,上市的寥寥無幾。就拿阿里手中一直握著世界最大的非上市公司——螞蟻金服來舉例,卻不著急著上市。很多人都對此表示不解,明明只要將螞蟻金服上市,馬雲就有望重回中國首富,可為何阿里不這麼做呢?


據筆者分析,阿里之所以不打算將螞蟻金服上市,是因為阿里打算先構建好封閉的生態鏈再考慮上市問題。從螞蟻金服的發展趨勢來看,螞蟻金服有望成為全球範圍內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只要等到哪時候上市,螞蟻金服的市值就不只一萬億了。

而相比阿里,騰訊就顯得有些“心急”了。畢竟騰訊是以投資回報為主,能儘快上市就意味著更快就看到投資回報,以此來投資更多的公司,擴大經營範圍。

不知道各位看官們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讓更多人看到您的觀點,謝謝!


科飛貓科技公社


因為阿里巴巴和騰訊的模式不一樣!


首先,我們來看阿里巴巴,全稱是阿里巴巴集團,騰訊,騰訊控股。阿里巴巴美國上市公司只是把阿里的電商業務,包括淘寶、天貓、聚划算,(估計也有閒魚這種二手電商交易平臺)以及雲計算業務打包上市,五千億美元的市值其實只是電商業務和雲計算而已,其他資產都屬於阿里巴巴集團的!不過電商業務佔阿里營收80%,賺錢還是靠電商,但阿里巴巴集團的龐大和價值絕不只是美國上市的那五千億美元市值,隨便拿出一個業務,雖然未必盈利但價值和估值都大的嚇人!再看騰訊,在香港上市的主體叫騰訊控股,這已經囊括了騰訊的所有業務,就連微信也屬於騰訊控股的一部分,除非有業務單獨剝離出來獨立上市!再回頭看阿里巴巴集團,高德、口碑、餓了麼、優酷、蝦米、恆生電子、中天微、阿里影業、先聲科技等等都是阿里巴巴集團的資產,和美國上市主體沒有什麼關係!


其次,阿里巴巴一直按照的思路就是佈局一個完整的生態閉合鏈,而內部是用平臺化的模式來進行的!淘寶C2C平臺、天貓B2C平臺、1688B2B平臺、口碑O2O平臺、雲計算平臺、阿里媽媽廣告聯盟平臺、螞蟻金服互聯網金融平臺、菜鳥網絡物流平臺,每一個大型的平臺是獨立的也是可以向外延伸的,還可以互相串聯合作組成一張網,這就組成了一個閉環的生態鏈!它們互相配合,協調性和執行力非常強,一旦有什麼情況可以調動整個集團的資源協同作戰!比如最近剛結束的世界盃,阿里能迅速調動全集團的資源進行宣傳!開發平臺戰略的優勢就很明顯了!阿里還有一個戰略叫履帶戰略,就是每個時期都會有一個平臺充當阿里巴巴集團的發動機,十年前是淘寶扛大旗,五年前變成天貓接過了接力棒,這個大家都可以感受到,無論是平時的宣傳還是馬雲在世界各地的演講或者是最近幾年每年的雙十一,天貓成為了主角,淘寶被邊緣化了!到了現在,以支付寶為主的螞蟻金服正在充當阿里履帶戰略的第三臺發動機,現在阿里的很多投資都是和螞蟻金服聯合入股的,面對微信支付的競爭支付寶也是爭鋒相對,佈局互聯網金融讓螞蟻金服的估值達到了1500億美元,上市前估值就這麼高上市後那還了得,2000億美元市值那將是起步價,再給點時間再造一個阿里也不是不可能的!而未來五年後,以菜鳥網絡為核心的世界物流骨幹網將成長為參天大樹,物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要人類還有經濟活動,就無時無刻不進行商品的購買、交換和運輸,而等到菜鳥的世界物流骨幹網建成之後,世界將屬於阿里!最後的發動機將是阿里雲!阿里雲是雲計算加大數據的結合,馬雲在演講裡反覆強調,阿里巴巴將來會是一家數據公司,這不是說說而已!以阿里巴巴龐大的生態鏈,光內部產生的數據都龐大的無可想象,更何況支付寶還對接的外面接口、外面的公司入駐在支付寶裡面、菜鳥平臺對接的物流公司、阿里雲平臺上遷移或者直接入駐過來的企業,可以說阿里巴巴能囊括收集到全社會的數據,然後再分析分類最後給個人提供個性化的定製!只要這個數據不用於企業或者個人之間的販賣,合法的利用,數據的價值將是無窮的!所以阿里一直在佈局,一直在深度融合,公司肯定是要上市的,因為一個公司上市不僅僅只是為了融資,對品牌的塑造和推廣以及用戶對品牌的認可都有很大的作用!但是阿里巴巴不急,不急於子公司上市!

再看騰訊,騰訊的一切都是圍繞社交平臺展開的,QQ地位下降了,微信成了騰訊收割的利器!十億的社交用戶這在中國簡直是無解,社交平臺的粘性之超強,有用戶就能產生源源不斷用之不竭的流量,而騰訊把這些流量用來變現,所以說騰訊是個販賣流量的公司也不為過!變現的方式有很多,對外投訴入股外加給你開放微信窗口導流,內部轉化最好的例子就是遊戲產業,大家都在一個社交池子裡,騰訊的所有遊戲一個QQ號就能登錄,簡單快捷,並且遊戲聯網使得趣味性增強,大家一起玩一起比排名,加上騰訊遊戲的一些玩法,變現能力簡直是印鈔票!既然騰訊的模式一切都是為了利用社交用戶基數獲取流量然後變現,那麼急著公司上市也就可以理解了,股東們的集體意願唄!

再次,阿里巴巴一直奉行的是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的原則,阿里的合夥人制度讓馬雲的團隊牢牢的控制著這個集團,大股東雖然有董事會席位有投票權,但不能干預公司的發展戰略和正常運行,最後還是要馬雲拍板才能執行下去!在分紅問題上,阿里上市至今有五年卻一毛不拔的沒分紅一分錢,股東們還無可奈何,唯一的辦法就是出手自己手中的股份套現!但股東肯定不甘心,因為能進入董事會的或者持有阿里股份的人手中拿的是股份,是阿里巴巴集團的股份,是乾股!而不是所謂的上市後購買的股票!前面說到在美國上市的阿里巴巴主體只是把電商業務和雲計算業務打包上市,和整個阿里巴巴集團有著本質的區別,在阿里巴巴集團的其他業務還沒上市之前就套現阿里集團乾股的人肯定得虧的只剩下褲衩!這也許也是阿里巴巴不急於讓其他業務或子公司上市的原因吧!無論是收購還是自我卵化,阿里只需要內部融合,把這個生態閉環做的更好比急於上市讓股東割幾波韭菜要好的多!

再看騰訊,除了類似騰訊音樂集團這種剝離出去的業務外,騰訊的所有業務都已經囊括在了上市公司騰訊控股這個裡面了!雖然騰訊跟阿里一樣也可以說是鐵公雞,每年分紅少的可憐,但馬化騰的團隊對騰訊的控制力肯定不如實行了合夥人制度的馬雲團隊,大股東對馬化騰的決策有很大的影響,這也為什麼馬雲說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而馬化騰只是騰訊CEO首席執行官的原因,馬化騰受董事會的約束!馬化騰的職位只是相當於阿里CEO張勇,當然權力肯定比張勇要大的多,阿里CEO可能會被馬雲換掉,但馬化騰的CEO未必有人有能力換掉他!所以馬化騰要對騰訊董事會負責,換句話說他要對董事會大股東負責,所以一旦股東想要通過上市圈錢的手段套現,騰訊也必須只能按照他們的意願,急於尋求上市!

最後,阿里巴巴和騰訊的投資風格不一樣。阿里巴巴的一切投資都是圍繞著自己的核心業務展開的,電子商務(新零售)、互聯網金融(支付)、雲計算(大數據)、物流(倉儲)、大文娛、健康產業、新聞媒體,思路清晰,目標明確,當然對於一些前沿科技肯定也是要投資佈局的!騰訊的投資其實也在圍繞它的核心業務展開,

社交、遊戲、泛娛樂,這三個領域騰訊佈局很深!但是除開這三個領域外,我發現騰訊的其他投資很混亂,就比如去年來開始的新零售對抗,和阿里巴巴賽跑著跑馬圈地,人家阿里是做電商做商品買賣出身的,又是他們自己提出來的升級概念新零售,佈局這些是水到渠成,中間的阻力和彎路會少很多,畢竟一二十年的運行經驗在那裡,而騰訊也在瘋狂的花錢投資,但你所有的新零售投資最後沒有一個載體,難道僅僅只是為了為微信支付尋找新的場景?那就太吃虧了!阿里巴巴佈局新零售那是因為線上的電商已經快到天花板了需要向線下發展,並且線下龐大的支付場景也是阿里或者螞蟻所看中的,消費金融的拓展需要這些!並且能佈局物流配送末端,完善菜鳥平臺的物流網絡,最後還能獲得線下的大量消費數據,這是一舉三得甚至四得的好處,騰訊卻只能一舉兩得

阿里巴巴是穩紮穩打,即便是收購的公司失去了市場份額,但那些公司已經深深的融入了阿里的這個生態種去成了其中的一部分!騰訊現在越看越像一家投資公司,雖然主營業務還是那麼的強,但在投資方面確是依靠它的流量霸主地位漫天撒網,很多投資也僅僅只是投資,和主營業務融不到一起,不能發揮協同作用!這樣的投資邏輯只會有一個目的,讓投資的公司上市,然後就能通過股市獲取高額回報,這完全是風投的邏輯啊!

所以大家對騰訊貼的標籤是遊戲公司,社交平臺,販賣流量的公司,投資公司,這幾個都很形象!一句話,騰訊太急功近利了,只願意賺快錢,沒耐心!


大輪萌王鳩摩智


因為IPO是資本退出的最佳方式



據統計,目前騰訊參股的公司總計近400家,阿里系參股近250家,雙方勢力範圍基本上覆蓋了互聯網能觸及的各個領域。

眾所周知,騰訊和阿里的競爭一直都很激烈。對於騰訊來說,電商一直都是其揮之不去的心病,在它幾乎所有的過往戰績中,估計電商是唯一的敗筆。

對阿里來說,似乎社交和遊戲註定是騰訊的天下,儘管多次嘗試進攻卻總是失敗。


自己不行那就拉幫結派,扶持第三方來助攻。不論阿里或者騰訊都在默默使用,這樣就逐漸形成了大家口中的阿里系和騰訊系。

一張“烏鎮飯局圖”就可看出騰訊系的一斑了:

而阿里系除了我們熟悉的淘寶、天貓、支付寶、網商銀行外,還有餓了嗎、新泰、滴滴、盒馬生鮮、蘇寧雲商、OFO單車等眾多知名企業。

據Mergermarket數據統計來看,2012-2017年間,騰訊在全球的投資額高達625億美元,阿里為419億美元。

騰訊、阿里各自的投資、收購大戰已觸及到人工智能、電商、物流、醫療、金融、文娛、社交等多個行業,兩個來自於騰訊和阿里的“投資金主”都豪擲千金,排兵佈陣,培養出自己強大的生態系統。


對於投資人來說,無一不希望所投資參股的企業儘快上市,這是資本退出的最好方式。不論阿里系還是騰訊系旗下企業都不停地開啟融資模式,之所以還有些企業未能上市,只是因為尚未達到上市的步驟和要求。

綜上所述,沒有不想上市的企業,只是暫時達不到上市的資質罷了!


東震木


作為當前中國最大的兩家互聯網巨頭,其競爭對決一直都非常激烈。雙方各自的投資、收購大戰也幾乎涉及了各行各業。而為什麼阿里系的企業不上市,而騰訊系的企業著急上市。表面上看阿里系投資的企業發展的更慢,(包括雅虎中國、蝦米音樂、天天動聽、中國萬網在內的很多品牌均已經消失)騰訊系發展的企業發展更快(京東已經上市,美團,滴滴準備上市)

本質上其實是由這兩大巨頭最核心的產品決定的。


我們都知道阿里是做電商起家的,旗下的淘寶,天貓,以及目前的螞蟻金服等都能直接產生收入和利潤,但這些收入需要源源不斷的流量來轉化。從這個角度來說,阿里就像一個流量黑洞,從外界吸收流量,然後在自己的平臺產生交易,無論是收購UCweb、高德、優酷,還是投資微博和陌陌,都是如此。

一旦這些所謂的入口流量耗盡,阿里就會尋找新的流量,其實是通過不斷吸血來壯大自己,把很多併購的企業逐步變成阿里事業部。

而騰訊靠社交產品起家,PC時代的QQ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微信都是流量的天然聚集者,但微信和QQ本身不能賺錢,主要是做賦能,自己要做的就是把自己低價高質的流量分給自己投資的那些公司,比如京東,美團,滴滴,然後再扶持這些公司壯大發展,從而實現整個的商業閉環。

所以從兩家巨頭的產品來看,阿里系更像是一個吸血鬼,而騰訊更像是一個發動機。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騰訊總體的投資額要高於阿里。據統計,最近5年,騰訊在全球的投資額高達625億美元,阿里為419億美元。所以相對而言,騰訊繫上市企業多一些也正常。

當然資本市場,所有的投資最終都是為了得到回報的,所以上市是肯定的,畢竟只有上市才能最終拿到投資回報,只不過阿里系投資的企業發展的慢一些,暫時還沒有達到上市的資質和要求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