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制作技能之捏塑

捏塑是最古老的陶瓷成型方法之一,它简单易操作,又不需要使用太多工具,只要在成型后有刀片切割修整、砂纸打磨就可以了,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容易掌握。

这里介绍几种手工捏塑的餐具、小首饰。纯手工制作的陶瓷餐具注意与机器批量的产品拉开距离,令人在使用器具时能感觉到手作的"温暖"。每一件成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使用它们时,除了满足功能外,还希望可以让用餐过程变得更具趣味性,唤醒人们的亲情意识和家庭观念、享受舒适生活。同时,对于制作者来说,手工劳作,也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制瓷不单是为了谋生,还是快乐生活的一部分。

搅胎瓷盘的制作

取适量瓷泥压成厚度均匀的泥片,用刀片裁成需要的尺寸,可以将高温色粉掺入瓷土,调制成彩泥与普通瓷泥混合,等烧成后会有自然而多样的搅胎效果,这是机器批量产品所不能比拟的。趁泥片柔然的时候,将四周向上微微弯起,修整成形。

陶艺制作技能之捏塑

捏制搅胎盘子粗坯

干燥后,把边缘修得规则,刮去泥坯表面一层,就可以看到搅胎的花纹。

陶艺制作技能之捏塑

打磨整理后效果

待彻底干燥,补水后表面喷透明釉,入窑烧成后,搅胎效果就变得很明显,原先较浅的色泥会显得鲜艳。为了能把握好搅胎的纹理和色彩效果,需要提前制作试片,多积累烧制经验。

陶艺制作技能之捏塑

陶艺制作技能之捏塑

陶艺制作技能之捏塑

釉烧效果

搅胎瓷勺的制作

虽然勺子是餐桌上的小物件,但在生活中,人们对这类产品的宜人性和情感性需求在不断增长。手工造物活动是在追求品质的过程中将其制品化,这正贴合了现代人追求亲切、个性化的特征。手工制作陶瓷勺子不同于金属、木材制作的商品,一般人们会把它当作纪念品,使用它也不单单为了盛饭喝汤,而是要能把玩,握着它时唤醒人们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令食物更添滋味,让用餐变成赏心悦目的事情。

捏制勺子粗坯,可以先做得"粗犷"一些,为后期打磨留下余地,瓷勺柄部不宜太细太长,整体体量也不要太大。因为瓷勺要通体上釉,为保证表面釉质光滑,一般采取"吊烧"的烧制方法,所以,顶端要钻孔,预留好吊烧所悬挂的位置。

陶艺制作技能之捏塑

手工捏制的勺子

瓷勺体量轻薄,为保证成功率,最好先将泥坯素烧过,再加工打磨。

加工时从简洁流畅的美感出发,同时尽量多考虑人手握的位置和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接触口唇的位置保证光滑平整。

瓷勺使用时和饮食活动有关,不宜选择太过花俏的釉色,因为复杂的釉色影响食欲也影响食物本身的色彩,所以通常主体选择白釉,只是在勺柄位置安排其他色块进行对比。

喷釉完成后,务必将吊烧孔内的釉,小心剔除,如果没有清理干净,这部分釉会在吊烧时与钨丝粘连,很难取出钨丝。

陶艺制作技能之捏塑

素烧后效果

陶艺制作技能之捏塑

上釉效果

陶艺制作技能之捏塑

陶艺制作技能之捏塑

釉烧后成品效果

陶艺制作技能之捏塑

使用效果

陶瓷首饰制作

近年来陶瓷首饰佩戴非常流行,此类饰品深受青年女性的喜爱。陶瓷材质具有独特的视觉美感,恬淡隽秀、粗犷狂野、古朴个性,各具特色。但本材料的可塑性有一定的局限,再加上自身的重量问题,因而不适合制作纤细转折过多的形体,多以小件、团块形体为主。

陶瓷首饰按照佩戴的位置不同,可以结合不同材料的辅件,例如耳环、胸针可以选择金属的耳钩、花托、搭扣等辅件。

首饰设计时要注意发挥材料特点,量力而行。同时设计主题从传统装饰元素出发,多联系时尚流行因素,贴合当代审美。并且,多结合木材、金属等综合材料,以丰富视觉效果、增加陶瓷首饰的附加值,避免单调和廉价之感。

加工方面,除了上面讲到的捏塑手法外,还可用贴塑、镂空、压印等装饰技法。

陶艺制作技能之捏塑

陶瓷小物件——首饰

陶艺制作技能之捏塑

陶瓷吊坠(豆芽系列)

陶艺制作技能之捏塑

陶瓷胸针(月兔系列)

陶艺制作技能之捏塑

陶瓷胸针(植物系列)

陶艺制作技能之捏塑

青花陶瓷戒指

陶艺制作技能之捏塑

陶瓷首饰盒及陶瓷耳环

在浙江,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地同时,现代手工艺术也越发吸引人们关注,手工制作的用品不再仅供少数人独享,而是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我们用它来美化环境,改善生活。

宽松安定的社会环境、便捷的电商服务、全面而多方位的需要,为我们的手作工坊提供了广博的发展空间,从这里生产出的东西,在一些人看来,能唤起对过去遥远时代的记忆,另一些人则把它们看成"艺术化"生活的象征。

手工制作讲究"心手相连",不仅是制作者在制作的过程中与材料"对话", 使得造物活动充满快乐,享受着创造乐趣;使用者也在使用过程中体会着作品的独特性,感受特殊甚至意外的美感,份外怡情,这些满足消费者的求异心理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成为自我表述的有力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