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重要的提醒:電動車充電,最好不要在夜間

#315晚會#近年來,國內由於電動自行車引發了多起火災事故,這其中80%的火災都是電動自行車充電時引發的事故。

電池過載充電,容易發生爆炸,引燃電動車的塑料部件,釋放出大量有毒煙氣,導致人員和財產損失。

因此,家裡有電動車的請注意:

①不要圖便宜買改裝電池,因為這些電池是用已經超過使用年限的電芯重新組裝的;

②不要夜間充電,因為夜間充電極易電量過載,引發火災;

③要按說明書規定的時間充電,充電器和電池的電壓要匹配;

④不要把電池放在家裡充電。

近年來,電動車火災事故頻發,已經到了無可忽視的地步。

據公安部最新統計,2013年至2017年,全國共發生因電動車引發的較大以上(指死亡3人以上,含3人)火災事故34起,造成158人死亡。其中,2011年4月25日,北京市大興區舊宮鎮一民房發生火災,造成18人死亡;2017年9月25日,浙江省台州市玉環市一群租房發生火災,造成11人死亡。這些都是室內電動車電氣故障引發的,教訓十分慘痛。

由於事故中的電動車大部分為易燃可燃材料,一旦起火,燃燒速度極快,同時還會產生大量有毒的濃煙,讓現場逃生難度變得更高,因此電動車的火災經常伴隨的嚴重的人員傷亡。

非常重要的提醒:電動車充電,最好不要在夜間

公眾的安全需要守護

公安部曾經對電動車安全充電的問題專門發過《關於規範電動車停放充電加強火災防範的通告》,其中這樣規範充電行為——嚴禁在建築內的共用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處等公共區域停放電動車或為電動車充電。公民應儘量不在個人住房內停放電動車或為電動車充電;確需停放和充電的,應當落實隔離、監護等防範措施,防止發生火災。

非常重要的提醒:電動車充電,最好不要在夜間

除此之外,今年1月公佈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國家標準》(報批稿)裡,明確提到了把防火性能作為電動車強制檢查的一項,

非常重要的提醒:電動車充電,最好不要在夜間

充電,電動車的能量來源,恰恰也是絕大多數電動車火災的源頭,成了電動車不安全的“原罪”。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悲劇其實完全有可能避免。

非常重要的提醒:電動車充電,最好不要在夜間

資料來自淨原電動車防火技術

從我國第一輛電動車下地到現在已經20多年了,技術在進步,工藝在完善,標準在更新,電動車火災是完全有可能從源頭防控的。

今天,我們依然在談論電動車的防火安全,同樣是方便的兩輪代步工具,而且燃料是極易燃的汽油的燃油摩托,自燃起火事故卻鮮有聽聞;

那麼,為什麼電動車的火患還如此凸顯?

原因之一就在於:經過多年的發展,燃油摩托車在國內已經有了嚴格的安全製造和檢驗標準,例如未來在電動車上逐步強制推行的3C認證,很早以前就在燃油摩托上普及了。

非常重要的提醒:電動車充電,最好不要在夜間

有了強力的安全標準,自燃火災事故發生的概率自然可以大大減少。

然而,3C認證今天還沒有完全普及,讓所有人享有更安全的產品,仍需要時間。在五花八門、魚龍混雜的電動車市場,一個3C認證就像一道國家把關的大門,守衛著每一個用戶的安全。在認證沒有普及的今天,3C認證就像一盞強光燈,照亮的電動車的安全島,如果不知道什麼樣的電動車是安全耐用的,那你就買3C認證的電動車。

3C認證的車是更安全的,怎麼選擇3C認證車呢?

首先整車要通過完整的產品認證,其次,關鍵配件有嚴格的安全生產要求,每一個通過3C認證的產品,都會在其上打上“CCC”的印記。

非常重要的提醒:電動車充電,最好不要在夜間

經過多年的發展變遷,電動車已不是一個新生的事物,今天幾乎每一個家庭都在日常生活中享受著它帶來的便利;

從宏觀上看,電動車是補足城市運力短板、提升城市道路空間利用率、減少碳排放以保護環境的一種選擇,它的存在實際上在幫助人們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問題,為經濟發展提供著活力;以我們每個普通人的視角看來,電動車是個很便捷、經濟的出行選擇,儘管它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但大都是可以通過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和提升自身安全意識來解決的。

還記得某個消防員的一句話猶在耳邊:

“如果可以,我希望永無火警”

願消防車的警笛不再長鳴,願所有人都能遠離火災。

“每年到3·15,很多人都會對產品安全產生特殊的熱情和關注,而我們更希望,這樣的熱情與關注成為一種常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