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重要的提醒:电动车充电,最好不要在夜间

#315晚会#近年来,国内由于电动自行车引发了多起火灾事故,这其中80%的火灾都是电动自行车充电时引发的事故。

电池过载充电,容易发生爆炸,引燃电动车的塑料部件,释放出大量有毒烟气,导致人员和财产损失。

因此,家里有电动车的请注意:

①不要图便宜买改装电池,因为这些电池是用已经超过使用年限的电芯重新组装的;

②不要夜间充电,因为夜间充电极易电量过载,引发火灾;

③要按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充电,充电器和电池的电压要匹配;

④不要把电池放在家里充电。

近年来,电动车火灾事故频发,已经到了无可忽视的地步。

据公安部最新统计,2013年至2017年,全国共发生因电动车引发的较大以上(指死亡3人以上,含3人)火灾事故34起,造成158人死亡。其中,2011年4月25日,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一民房发生火灾,造成18人死亡;2017年9月25日,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一群租房发生火灾,造成11人死亡。这些都是室内电动车电气故障引发的,教训十分惨痛。

由于事故中的电动车大部分为易燃可燃材料,一旦起火,燃烧速度极快,同时还会产生大量有毒的浓烟,让现场逃生难度变得更高,因此电动车的火灾经常伴随的严重的人员伤亡。

非常重要的提醒:电动车充电,最好不要在夜间

公众的安全需要守护

公安部曾经对电动车安全充电的问题专门发过《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其中这样规范充电行为——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为电动车充电。公民应尽量不在个人住房内停放电动车或为电动车充电;确需停放和充电的,应当落实隔离、监护等防范措施,防止发生火灾。

非常重要的提醒:电动车充电,最好不要在夜间

除此之外,今年1月公布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报批稿)里,明确提到了把防火性能作为电动车强制检查的一项,

非常重要的提醒:电动车充电,最好不要在夜间

充电,电动车的能量来源,恰恰也是绝大多数电动车火灾的源头,成了电动车不安全的“原罪”。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悲剧其实完全有可能避免。

非常重要的提醒:电动车充电,最好不要在夜间

资料来自净原电动车防火技术

从我国第一辆电动车下地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技术在进步,工艺在完善,标准在更新,电动车火灾是完全有可能从源头防控的。

今天,我们依然在谈论电动车的防火安全,同样是方便的两轮代步工具,而且燃料是极易燃的汽油的燃油摩托,自燃起火事故却鲜有听闻;

那么,为什么电动车的火患还如此凸显?

原因之一就在于:经过多年的发展,燃油摩托车在国内已经有了严格的安全制造和检验标准,例如未来在电动车上逐步强制推行的3C认证,很早以前就在燃油摩托上普及了。

非常重要的提醒:电动车充电,最好不要在夜间

有了强力的安全标准,自燃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自然可以大大减少。

然而,3C认证今天还没有完全普及,让所有人享有更安全的产品,仍需要时间。在五花八门、鱼龙混杂的电动车市场,一个3C认证就像一道国家把关的大门,守卫着每一个用户的安全。在认证没有普及的今天,3C认证就像一盏强光灯,照亮的电动车的安全岛,如果不知道什么样的电动车是安全耐用的,那你就买3C认证的电动车。

3C认证的车是更安全的,怎么选择3C认证车呢?

首先整车要通过完整的产品认证,其次,关键配件有严格的安全生产要求,每一个通过3C认证的产品,都会在其上打上“CCC”的印记。

非常重要的提醒:电动车充电,最好不要在夜间

经过多年的发展变迁,电动车已不是一个新生的事物,今天几乎每一个家庭都在日常生活中享受着它带来的便利;

从宏观上看,电动车是补足城市运力短板、提升城市道路空间利用率、减少碳排放以保护环境的一种选择,它的存在实际上在帮助人们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经济发展提供着活力;以我们每个普通人的视角看来,电动车是个很便捷、经济的出行选择,尽管它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但大都是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提升自身安全意识来解决的。

还记得某个消防员的一句话犹在耳边:

“如果可以,我希望永无火警”

愿消防车的警笛不再长鸣,愿所有人都能远离火灾。

“每年到3·15,很多人都会对产品安全产生特殊的热情和关注,而我们更希望,这样的热情与关注成为一种常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