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被挤到了历史的墙角?回顾唱片史的光辉岁月

辉煌:一张唱片疯卖几千万张的光辉岁月

经历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音乐发展黄金期的歌迷,都还会不时回味当年的“光辉岁月”。从Beyond开始,由黄家驹所唱出的《光辉岁月》《海阔天空》,带着我们开始认识流行音乐。内地,在摇滚教父崔健的带领之下,黑豹、零点、唐朝、超载等等乐队纷纷崛起,乐队浪潮开始风靡大江南北。

唱片被挤到了历史的墙角?回顾唱片史的光辉岁月

此时,铺天盖地的歌手海报、贴纸、卡带席卷内地,能数得上名字的歌手如过江之鲫。内地出现了毛宁、杨钰莹、陈明、林依轮等一批有特点的歌手,大街小巷的音箱里回响的都是他们的歌声。

进入20世纪90年代,唱片业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唱片公司的明星制以及全国媒体娱乐版面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唱片的销量。环球唱片公司、滚石唱片公司、华纳唱片公司等大牌唱片公司也相继进入内地。

香港的天王天后们在内地掀起一阵追星热潮:张国荣和谭咏麟两位乐坛老将,乐坛的巅峰时期的四大天王,张学友、郭富城、刘德华、黎明引领的卡带“白金时代”。在华语乐坛的鼎盛时期,那时候没有网络下载,只有购买卡带,唱片销量就成为歌手受欢迎程度的最直接体现。

据后来的权威统计显示,2000年张学友唱片总销量就超过4000万,仅1993年《吻别》400万张……刘德华紧随其后,2000年唱片销量2000万。

中国的乐坛在那一时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况。这些歌手在当时都有一批固定的歌迷,一旦有新专辑发行、演唱会举行,歌迷们都会给予极高的热情支持。当时的中国有数百家音像出版单位、数万家音乐正版 CD 销售商。国外大牌唱片公司如滚石、华纳唱片等也开始进驻内地,一时间国内的音乐产业群星璀璨,欣欣向荣。

国际乐坛更不用说,一系列巨星的光芒盖过了众多影视明星的光辉。你别不服气,迈克尔·杰克逊现场演出时候,多少粉丝因为激动而昏迷、晕厥?

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的中国,对于包括唱片业在内的许多行业来说,都是个野蛮生长的年代。人们忙着疯狂地吸收外来一切新鲜事物,无暇他顾—这就为日后唱片公司的迅速衰败埋下了伏笔。

冲击:盗版猖獗导致音乐产业一落千丈

但从 90 年代中期开始,盗版 CD 对我国音乐产业产生致命冲击。与正版相比,盗版CD 没有音乐版权成本,又可以极低的价格倾销来挤占市场。最终正版 CD 市场份额以每年40%的速度下降,音乐产业第一、第二子链一度出现优秀作品匮乏、明星青黄不接的现象,华语乐坛陷入大萧条。

唱片被挤到了历史的墙角?回顾唱片史的光辉岁月

传统的音乐产业链

随着互联网和和移动势力崛起,传统的音乐产业链条会加入互联网环节,但大体不变,一共主要是三条链,唱片音乐链、音乐版权链和音乐演出链。盗版直接毁了前两条链,也就是核心部分。就拿版权链来说,在盗版产品的挤压下,我国音乐版权方每年收益仅占整个产值 2%左右,这一数字在发达国家如欧美、日本和韩国占比分别为70%和90%。

唱片被挤到了历史的墙角?回顾唱片史的光辉岁月

由于一直以来对版权的不重视,缺少法律屏障的唱片公司在技术革新面前显得软弱无力。而后在21世纪初的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一方面为正版音乐开拓了线上销售渠道,另一方面也为音乐盗版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线上的盗链逐渐替代实体 CD 盗版,成为音乐侵权的主流方式。一时间各类以“试听”为名的盗链,在各大互联网流量入口的带动下火爆起来。

正版的线上音乐经营者为了挽回顾客,不得不加入与盗版的战团,推出免费正版产品争夺消费者。恶性竞争造成免费消费音乐产品的惯性。2013 年我国数字音乐用户数量达到 4.53 亿人以上。但是 CNIT 的调查显示,截止到 2014 年第二季度,我国手机音乐用户仅有 3.5%为付费用户。

在这段时期里,绝大多数音乐人的成就始终无法超越当年,有人转行,有人逐渐被人遗忘。

报告中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假设,如果中国的盗版得到了控制,那么中国唱片行业可以产生多少价值?

假设:如果我国付费水平和美国一样......

根据美国唱片业协会数据,2014 年上半年,全美共有 780 万流媒体订阅用户,总收入为 5.36 亿美元,流媒体音乐用户每年平均花费约为 137.46 美元。2014 年美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74 万美元,据此可估算美国用户流媒体音乐花费占其个人可支配收入的 0.34%。

根据《2014 年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2013 年中国网络音乐用户规模为 4.53 亿。如果我国消费者在流媒体音乐方面的消费水平与美国持平,则中国音乐产业潜在市场规模将达到每位数字音乐用户每年给流媒体提供商贡献的收入为 0.34%×26955=91.647元,此时我国流媒体音乐产业规模将达到 91.647×4.53 亿=415.16 亿元人民币。而目前我国流媒体音乐收入仅为 8260 万美元(5.12 亿元人民币),不及估算价值的八十分之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免费数字音乐下载成了大众最常用的音乐欣赏渠道,除了免费音乐下载对版权所有者带来的巨大损失以外,更关键的是,人们改变了音乐消费习惯——通过手机、互联网获取所需音乐资源,这对传统唱片业也是一个严重打击。然而,时代的车轮不可逆转,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并逐步改变了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如何面对新事物所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唱片业需要进一步深思如何调整战略方案和实施举措,以适应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

在互联网时代,唱片被挤到了历史的墙角。

回暖:近几年音乐行业取得重要突破

近几年,国内的音乐产业市场规模仍较小,但总体上已步入结构性调整,过渡转型、稳步上升的阶段。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音乐产业市场总规模为3018.19亿元,同比增长5.85%,2016年中国音乐产业总规模约为3253.22亿元,比较2015年增长了7.79%,同比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1.09%。2017年的数据尚未出炉,但实现增长应该问题不大。

音乐产业实现了稳定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版权环境的持续改善激发原创音乐活力,技术升级、用户需求不断推动音乐产业链的重构与商业模式创新,“音乐+”融合业态成为发展新动能,“整合、重构、新生”构成了中国音乐产业发展的主旋律,中国正处于从音乐产业大国向强国迈进的新的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中国在线音乐市场正在飞速发展。根据IFPI国际唱片业协会报告显示,到2016年,中国音乐市场在全球排名也再创新高,达到第12名,数字音乐更是进入全球前10,位于第9。《2017中国数字音乐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整个数字音乐PC端与移动端的总产值达到143.26亿元,同比增长39.36%,主要动能来自快速增长的付费用户群体。同时付费订阅模式也在逐渐被国内用户接受,与2012年相比,音乐付费用户数上涨了113%。中国在线音乐市场这些前所未有的新市场机遇,必将给中国数字音乐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想象力和可能性。

但仅做到目前这一步还不够。根据全球数字音乐产业数据分析,2016年,中国人均音乐消费仅0.15美金,是挪威和日本人均音乐消费的0.7%,是美国人均的0.91。增长潜力巨大。整体看,音乐产业破局依然需要大的、创新性的机遇与创新。

一米观察

音乐产业回暖已不是假象?

唱片被挤到了历史的墙角?回顾唱片史的光辉岁月

2017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在《纲要》中首次将“音乐产业发展”列入到“重大文化产业工程”,从国家顶层设计上明确了音乐产业作为新兴战略文化产业的重要地位。并具体提出音乐产业未来发展的三个主要任务:第一,释放音乐创作活力,二,建设综合性现代音乐产业体系,三,加强音乐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为音乐产业未来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这是从国情政策层面上,我们观察到的音乐产业回暖和持续发展的利好消息。当然,后续在各部门对于纲要的理解和执行上看,“剑网行动”很好的推动了音乐正版化的普及和发展,以腾讯音乐为代表的音乐平台,也很好的配合了这次音乐正版化的进程。当然,日前,刚刚公布将于12月15-17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国际音乐产业大会》,也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大会海报上的一些关键词,比如:影视剧OST、黑胶唱片、数字音乐、mini K等音乐产业内容新的发展和变化,也是促进音乐产业回暖,音乐产业发展升级的关键因素。

2010年《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办法》的出台让音乐创作者看到了曙光。合理的政策法规能很好的保护音乐创作者的权利,让创作者的音乐作品得到应有的保护,才能促进他们始终投入在创作中,写出优秀作品。

在保障音乐创作者权利的同时,唱片公司的版权保护也应引起重视。唱片公司作为录音制作者,享有作品的录音版权。

2. 国家政策的出台

2015年7月9日,国家版权局发出严厉通知,要求网络音乐服务商在7月31日之前下线所有未经授权的音乐作品。对7月31日后继续传播盗版音乐的行为,将依法从严查处;涉嫌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传播侵权盗版音乐作品的无备案网站,协调通信主管部门予以关闭。据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7月31日,16家直接提供内容的网络音乐服务商主动下线未经授权音乐作品220余万首。

但随着各种版权之争进入人们视野,大众的版权意识已经逐渐被唤醒了。对于一张专辑背后有多少人的辛苦和故事,人们也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将来的付费用户一定会越来越多,因此无论是平台还是版权方都会迎来一个光明的未来。虾米网前CEO王皓曾说过,"如果能把付费用户的比例提高到5%,数字音乐行业将从一个几亿元的市场发展到上百亿元。"

我国音乐用户付费意识如能达到世界均等水平,中国音乐市场将远超日本、韩国。我国音乐用户付费水平如能达到世界均等水平,我国音乐市场则有望赶超美国。随着版权环境进一步规范,我国互联网用户付费意识的进一步加强,价值差问题的解决将为中国乃至世界音乐产业带来巨大的贡献,拉动音乐产业步入新的巅峰。

4. 音乐行业的拓展

以数字音乐产业为代表的新动能成为推动中国音乐产业整体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在政策扶持和资本青睐下,传统音乐产业与新兴音乐产业加快融合,不断重构产业链条、创新商业模式、激发消费活力,推动中国音乐产业在经济新常态下正式进入快速增长的“新时代”。

我国网络音乐平台在劣势起点不断探索盈利模式,成为国际典范。各网络音乐平台努力探索基于用户体验的多元盈利模式,如QQ音乐拓展听看玩唱的横向生态等。母公司的优势资源为盈利探索提供可能,而国外多数平台难以实现功能交汇。以网易云音乐为代表的我国网络音乐平台在音乐服务、社交评论和电商扩展上成为成功范例。

5. “音乐+”的发展

近年来,音乐相关产业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的应用、O2O模式的不断创新、“黑胶唱片”的复兴,成为音乐图书与音像出版产业发展新亮点。 数字音乐产业、音乐教育培训产业、卡拉OK、线下演出、乐器、专业音响等产业都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会员专享曲库、高品质下载、音乐云盘等特权的有偿服务逐渐被市场接受,数字音乐平台推出的音乐流量包服务成为音乐消费的主导形式之一;AR/VR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身临其境的沉浸式音乐体验,也正在影响人们观赏音乐会的方式;而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智能音乐作曲以及智能音箱、智能乐器等传统制造业的行业变革。此外,全国各地还涌现了 “音乐港”、“音乐城市”、“音乐特色小镇”等新的音乐集聚区的建设高潮。围绕品质音乐和音乐人的一个个大的“音乐IP”雏形正在形成。

在版权环境日益改善的政策保护下,优质内容和渠道整合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数字音乐产业的用户付费与商业变现将水到渠成。

唱片被挤到了历史的墙角?回顾唱片史的光辉岁月

2017年12月15日至12月17日,第五届《中国国际音乐产业大会》将在北京隆重举行。

受大会所托,现面向外界征集热爱音乐的小伙伴们作为此次大会的

志愿者参与到此次行业盛会中,并有机会更行业大咖面对面交流。

大会志愿者报名联络人:艺菲 (13501097755)


唱片被挤到了历史的墙角?回顾唱片史的光辉岁月

一米观察

以上内容为原创,作者:一米,主任编辑:一米,本文由一米观察团队编辑整理,文章不代表一米观察立场及观点,若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