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億造一座城|唐家TOD:灣區西岸樞紐心,煥活灣區內環同城生活

縱觀城市發展史,無不是一條條交通要道的建設史。正如京九鐵路之於武漢,廣州火車站之於天河,深南大道之於羅湖、福田、南山。

在城市誕生之前,每個人和團體都像是一座散落的島嶼。交通路網的出現,令其聚而成群,形成充滿活力的社會。當所有交通方式交匯於一處,樞紐中心應運而生。

樞紐落成後,外來人流與自身人流雙重疊加,推動資源與消費持續升級,為城市的未來發展潛力無限賦能。

30年,一部西岸路橋建設史

讀懂珠海發展路

珠海,從38年前特區伊始,每一步發展都與交通要道息息相關。

1993年,情侶路連通澳門填海區,澳門資金、企業湧進,海外高新人才流入,至1994年積聚高新企業達102家,GDP年增長率達35.95%,珠海城市大器初現。

1997年,虎門大橋通車,灣區西岸與東岸連通,行車裡程縮短一百二十多公里。最高73萬車次/日通車輛,讓深圳、香港資金、企業得以暢通往來,珠海得以承接東岸技術密集型製造業,至1998年珠海GDP增長率達12%。

近200億造一座城|唐家TOD:灣區西岸樞紐心,煥活灣區內環同城生活

虎門大橋

2005年,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全線貫通,廣西、海南、粵西地區大量資源與人才輸送至珠海,讓珠海從此成為粵西地區領頭羊。

2012年,廣珠城軌通行,“北廣州,南珠海”的發展大格局形成,兩年內,澳門資金流入量加大,珠海高新區(唐家)、高欄港經濟區、橫琴新區的眾多企業對外交流效率顯著提升。僅2013年1-11月全市即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677.87億元,同比增長23.7%。

近200億造一座城|唐家TOD:灣區西岸樞紐心,煥活灣區內環同城生活

珠海北站

交通大動脈建設的每一步,都是助推珠海成為灣區西岸發展極的強大動力。

如今,五重交通體系

融合匯聚唐家樞紐心

隨著灣區一體化發展啟動,30年來,幹道、快速、高速、大橋、城軌等5重交通體系首次融匯於珠海唐家,以珠海北站為核心,成就一個灣區樞紐中心。

第一重,主幹道交通。

根據珠海東部城市主軸規劃,珠海重要幹道情侶路北延至唐家,從香洲主城去往唐家中心的車程將縮短至30分鐘內。

近200億造一座城|唐家TOD:灣區西岸樞紐心,煥活灣區內環同城生活

情侶路

第二重,快速路交通。

金琴快速+興業快速,預計2020年內落成,以唐家珠海北站為起點,12分鐘可達橫琴,18分鐘可達香洲。

第三重,高速路交通。

西部沿海高速,連通坦洲、金灣、斗門等地;廣澳高速,1小時內通達廣州、佛山、中山、澳門。

第四重,大橋交通。

虎門大橋,轉廣澳高速,一站直抵珠海北站旁;港珠澳大橋,走情侶路或廣澳高速,皆通唐家;深中通道,南下19km,直抵珠海北站。

近200億造一座城|唐家TOD:灣區西岸樞紐心,煥活灣區內環同城生活

港珠澳大橋

第五重,城軌交通。

廣珠城軌,以珠海北站為核,貫通廣州、中山、珠海;廣佛江珠城軌,連接廣珠城軌,讓佛山、江門、金灣直達珠海北站;深珠通道(規劃中),東起深圳前海,西至珠海北站。

五重交通網匯聚,珠海北站為核,成就大灣區唐家樞紐心。這是珠海進階國際都會的契機,也是大灣區一體化發展的西岸新極點。

近200億造一座城|唐家TOD:灣區西岸樞紐心,煥活灣區內環同城生活

資金+人才+產業向心匯流

世界級TOD應勢而生

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是“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模式。其核心是將公共交通站點為中心,400到800米為半徑,建立城市中心或中心廣場。它是一種將城市交通融入建築,集居住、商業、辦公、公共設施等為一體的新城市範本。

近200億造一座城|唐家TOD:灣區西岸樞紐心,煥活灣區內環同城生活

國際TOD範本-東京六本木新城

當五重交通體系匯聚一個唐家樞紐心,灣區的人才、資金、產業也將紛至沓來。

深圳前海的資金,南山科技園的智造企業和高新人才,大空港的商貿機會,將通過深中通道(建設中)、深珠通道(規劃中)全面入境。香港企業、澳門資金及國際大學人才將由港珠澳大橋、廣澳高速引流。廣州,天河的全球貿易會展資源,南沙航貿產業,將帶來全球資源與訂單,以廣州南站為核的會展規劃及雙城軌鏈接,讓廣珠同城工作和生活成為常態。粵西城市匯入灣區的資源與人才,將以唐家為第一通道。

唐家樞紐心呈現出的吸附效應,將灣區資源盡數引入聚變,將創變出一個史無前例的灣區科創中心。

國機機器人產業園、智谷圓芯等10大園區相繼建立,格力、金山軟件等180家高新強企匯聚。廣深港澳各地人才,數以十萬計,也將持續流入於此。

近200億造一座城|唐家TOD:灣區西岸樞紐心,煥活灣區內環同城生活

唐家TOD規劃圖

灣區樞紐心,需要一個世界級城鎮來滿足人群生活與空間所需。於是,唐家TOD應勢而生。

早在2012年,唐家樞紐心便因獨一無二的交通地位,列入廣東首批試點TOD小鎮。6年之後,樞紐大成,唐家TOD也依照美國TOD之父彼得•卡爾索普設計方案快速落地。它依託珠海北站為核心,擁有“地鐵+城軌+有軌電車+高速路+快速路”的多元對外交通體系,總規劃佔地10.04平方公里,總建築面積1051萬平方米,總投資額約190億元。

未來,唐家TOD將以小鎮的形式存在,以密佈小街區,串聯科技園區、住宅、商住地和商業用地,並配套有學校和醫療,成為大灣區樞紐城市範本與新經濟中心,煥活一座珠海城。

近200億造一座城|唐家TOD:灣區西岸樞紐心,煥活灣區內環同城生活

唐家TOD效果圖

一個唐家TOD

煥活半徑80km灣區都市圈

與中國大部分TOD不同,唐家TOD一出生即是世界級城市超體。

從規模上看,國內大多數TOD只是軌道上蓋綜合體,唐家TOD卻以超千萬平米規劃造一處城市中心,涵蓋零售、餐飲、商務辦公、商務公寓、酒店等大都會配套群。潮流商業、濱水廣場、文化廣場、鄰里中心紛紛呈現後,將為10萬+智識人群提供比肩深圳的都市生活。

近200億造一座城|唐家TOD:灣區西岸樞紐心,煥活灣區內環同城生活

唐家TOD效果圖

從輻射半徑上看,唐家TOD的能量更是不可小覷。

縱觀上海徐匯TOD、南京江北TOD,它們只是傳統意義上的“軌道+地鐵上蓋”中心區,即某一座城市的交通樞紐,輻射範圍不過10-20公里。

但唐家TOD卻天生即為灣區樞紐,“地鐵+城軌+有軌電車+高速路+快速路”交通體系,讓半徑80km內的大灣區都市圈,皆以唐家TOD為中心。

以其為圓心,半徑80km內可輻射香港九龍等地,半徑75km內帶動廣州天河,半徑60km內覆蓋深圳寶安、南山、福田、羅湖全境,半徑40km內轄控澳門、橫琴。

未來,唐家TOD居民,就是大灣區公民。上午在廣州飲早茶,中午在深圳開會,晚上可在香港維多利亞港看煙花。一天之內,閱盡灣區繁華。

近200億造一座城|唐家TOD:灣區西岸樞紐心,煥活灣區內環同城生活

香港維多利亞港夜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