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風雲再起的背後博弈

自2011年敘利亞內戰開始至今,已過去7年,一場中東的戰爭代表著多少國家?一場看似世界局部的小戰爭,究竟蘊含著多大的格局?這場戰爭的產生,升級又是如何發展,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以色列,沙特阿拉伯,伊朗,等世界大國,地域強國都齊齊捲入不在本土的戰爭,它們在當中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又進行著怎樣的博弈,下面由第三視度為你們一一分析。

敘利亞戰爭,指從2011年年初持續至今的敘利亞政府與敘利亞反對派組織和IS的衝突。敘利亞的反政府示威活動於2011年1月26日開始並於3月15日升級,隨後反政府示威活動演變成了武裝衝突。

在所謂“阿拉伯之春”爆發後,敘利亞反對派要求總統巴沙爾·阿薩德下臺,巴沙爾·阿薩德同意通過和談解決敘利亞國內的矛盾,但遭到反對派的拒絕。隨後反對派發動對敘利亞武裝部隊及親政府的民兵組織的恐怖襲擊,特別是在德拉、霍姆斯、伊德利卜和哈馬等抗議的中心地區。

  • 2012年5月:包括49名兒童在內108人遭屠殺,多國驅逐敘利亞外交官;

  • 2012年7月:敘利亞政府正副防長被炸死;

  • 2013年2月:以色列空襲敘利亞;

  • 2013年3月:敘利亞戰場出現毒氣攻擊;

  • 2013年4月:英美指敘利亞政府使用化武 敘利亞部長批英美指責系“無恥謊言”;

  • 2013年8月:英國媒體報道敘利亞政府軍使用神經毒氣殺死1300人;

  • 2013年9月:美參議院外交委授權軍事打擊敘利亞;

  • 2013年9月:敘利亞政府同意交出化武;

  • 2013年9月:奧巴馬同意敘化武換和平;

  • 2015年9月30日,俄上院批准普京對敘利亞空襲打擊IS武裝,之後俄羅斯馬上展開了空襲。

  • 2016年12月14日,敘利亞政府軍宣佈在盟軍幫助下收復被敘利亞叛軍佔領的敘利亞第一大城市阿勒頗。

  • 2017年4月5日,敘利亞西北部反對派控制的城鎮疑似毒氣襲擊事件,造成至少100人死亡,約400人受傷。

  • 2017年12月1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下令撤走俄羅斯駐敘利亞部隊。

  • 2018年2月22日,敘利亞政府軍和反政府武裝在東古塔地區的衝突已造成至少346人身亡,878人受傷。

  • 2018年4月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就敘利亞化學武器襲擊事件發表講話,宣佈對敘利亞實施精確打擊,英法將共同參與對敘軍事行動。

敘利亞風雲再起的背後博弈

圖為敘利亞攔截美國導彈圖片

這是這場戰爭的簡要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參與的國家也越來越多,而這又主要分成兩派,一個是以敘利亞政府軍為首,一個是以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組織為首。而以敘利亞政府軍一派背後則是俄羅斯和伊朗,而敘利亞反對派組織背後則是美國,英國,法國,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國家,每個國家都有參與這場戰爭的目的。

這場戰爭誰將獲益?

對於美國而言,對敘利亞的戰爭更多的打擊是俄羅斯,將俄羅斯在拔掉俄羅斯在中東的最後一顆牙齒,且拖住俄羅斯的經濟,而中東局勢的混亂也必將助長其軍火交易的旺盛,在戰略目的和經濟目的上都實現了目的。還能賣自己的盟友沙特阿拉伯,以色列一個順水人情。

敘利亞風雲再起的背後博弈

敘利亞地圖

對於沙特阿拉伯而言,雖然同屬於阿拉伯國家,但敘利亞屬於什葉派,而沙特阿拉伯卻是遜尼派,雖然同為阿拉伯國家,卻勢如水火,沙特雖然與之沒有共同邊界,但敘在這場教派和地緣政治的博弈中戰略地位至關重要。因為在整個中東地區,敘利亞不管是在面積和人口上都屬地區大國。敘利亞長期在什葉派控制下,如果拿下敘利亞,已連成一片的什葉派新月地帶將被切斷。黎巴嫩的什葉派真主黨就成為無本之木,黎局勢也將發生根本性改變。

對於以色列而言,以色列的國土是掠奪的阿拉伯國家的領土,無論和阿拉伯哪一派系都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阿以戰爭的血海深仇早已灌入了兩方的骨子裡,四面皆敵的以色列當然希望敵人內鬥,還有帶頭大哥打頭陣,自然就像分一杯羹。

對於伊朗而言,伊朗在兩伊戰爭期間即與敘利亞結成戰略盟友,兩個什葉派政權之間從此建立起“唇齒相依”關係。伊朗的最終理想,是建立一條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的什葉派走廊。伊拉克有六成人口是什葉派,敘利亞政府什葉派人口兩成,加上黎巴嫩真主黨,如果打通走廊,整合所有什葉派,伊朗會更強。

對於俄羅斯而言,在經濟上受到了西方各國的制裁,在經濟壓力的形式下,俄羅斯參戰敘利亞,不但保障了自己在中東唯一軍事基地的穩固,而且還將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進一步擴大。同時更加深入的影響中東戰局,在中東施加更大的影響力。這對俄羅斯來說,戰略上的收益是遠遠高於經濟損失的。

對於英法而言,更多的是美國的驅使,想跟著美國來分一杯羹。

敘利亞風雲再起的背後博弈

俄軍事基地

第三視度

戰亂中敘利亞,無疑同時早已化作美西方與俄羅斯、伊朗等各方激烈博弈的戰場。誰能奪取到敘利亞最後的掌控權,無疑那方就是贏家,這場看似不大的戰爭,又會怎樣牽動波譎雲詭的美歐俄戰略格局,是否將是大規模戰爭的導火索?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無論向何方發展,料將成為備受關注的國際焦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