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仿运动鞋之伤,莆田鞋未来转型的出路在哪里?

莆田,一个四线的小城市

然而,GDP却超越了全国许多地区

其中制鞋业是莆田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

年产值超过了600亿

但是这个引人注目的数字背后

却被贴上了假冒伪劣的标签

多少有点嘲讽的意味

2010年的《环球时报》这样评价莆田

“莆田,一个制造假运动鞋的空巢”

时至今日,莆田制鞋业再度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那么莆田制鞋业应该何去何从?

莆田鞋未来转型的出路又在那里?

高仿运动鞋之伤,莆田鞋未来转型的出路在哪里?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莆田制鞋业的“前世今生”

20世纪80年代

由于距离台湾比较近的地理因素

莆田完成了台湾制鞋业的产业转移

如国外出名的运动品牌puma、nike、adidas

在莆田均设有代工厂

2003年

莆田一共有13家鞋厂年产值在1亿元

莆田整个地区生产加工的皮鞋、运动鞋、休闲鞋等超过了3.5亿双

制鞋业占据莆田工业总产值的35%

而莆田生产的鞋子80%出口到了国外

2004年

莆制鞋业的规模直线扩大

据统计,每6双nike就有1双莆田造

2008年

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火起来了

莆田制鞋业的老板们捕捉到了这绝好的机会

打开了新的一条售货渠道

那个时候淘宝的监管力度和现在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且消费者绝大多数并不知晓莆田制鞋业的存在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莆田制鞋业成就了一批富翁

一双名牌鞋子成本价100出头

而出售价高达500至1000

再加上庞大销售量

其利润不言而喻

2011年

淘宝因为出售假货成为媒体曝光的焦点事件

莆田制鞋业也难逃其难

马云都为之震惊

在新闻发布会上,马云公开批评莆田制鞋业

“那是黑色产业链,制假基地”

一时间,莆田被全国人民关注

制假造假也成了莆田的代名词

高仿运动鞋之伤,莆田鞋未来转型的出路在哪里?

2013年

莆田制鞋业的规模再度膨胀式发展

产值超过一亿的企业从2003年13家发展成119家

其生产数量高达8亿多双

且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

鞋模,鞋底,机械,五金,配饰等莆田都可自己生产

2014年

官方对莆田制鞋从业人员进行了统计,

其数据为12.78万

但是有些从业人员隐藏在小作坊中

所以媒体预估,这个数字应该在50万以上

占据了莆田整个地区人就得五分之一

2016年

央视对莆田制鞋业的曝光

对于莆田来说

这无疑是下了一场冰雨

莆田制鞋业再次陷入了无休止的争论之中

但是在这场争论中

莆田制鞋业毁誉参半

支持者认为,莆田生产出来的鞋子质量不错

应该在如此好的技术基础上发展自主品牌

反对者则认为

虽然在买卖关系上,顾客和莆田假鞋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但是在法律层面上

侵犯和损害了国外名牌运动鞋的权益

同时也阻碍了国内的创新驱动力

高仿运动鞋之伤,莆田鞋未来转型的出路在哪里?

高仿运动鞋之伤,莆田鞋未来转型的出路在哪里?

经过梳理我们不难发现

莆田“假鞋”是上个世纪国际名牌鞋业代工而遗留下来的技术火种

在21世纪的今天

面对工商、电商平台的严刑拷问下

莆田鞋陷入了转型的困局

出现这种困局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

首先,随着东南亚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兴起

莆田的劳动低成本、原料低价格的优势逐渐丧失

这就导致了莆田制鞋业成本的提高

其次,假冒伪类产品横行

严重影响了莆田制鞋业的发展

一些高仿的鞋品在没有知识产权有效保护的情况下

其质量又不存在太多问题

制约了新企业的发展

这些新的企业生产的鞋子

知名度较低

无法在国内外市场立足

最后,贸易保护主义的制约

以前莆田生产的鞋子多出口欧洲、美国

在贸易战的影响下

美国提高了中国的关税

莆田鞋出口过度依赖欧洲

存在极大的风险隐患

所以,莆田鞋转型是大势所趋

1品牌策略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

但是习惯于模仿的莆田制鞋业普遍缺乏创新能力

如果继续走代加工、模仿的道路

势必会将莆田制鞋业推向产业链的最低端

从而失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莆田鞋想要拓展市场

就必须从“制造”转向“智造”

努力迈出向自主品牌转变的这一步

并树立优质品牌形象

这个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

也需要政府部门使劲儿“推一把”

企业应该知己知彼

了解自身与国外著名品牌的差距

树立加强自身品牌的观念

明确自己应该怎样做

并合理的制定出完整的体系和计划

实现产品的精准化、高效化推广

还应该为利用了市场的生态环境

为自身的品牌牵线搭桥

利用产业聚集的大平台

实现企业的多层次发展

并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

选择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方式

扩大品牌效应

2创新策略

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大环境中

想要紧跟潮流

一味模仿不能使一个企业出类拔萃

自主创新及提高企业生产水平的出口型转型势在必行

创新策略主要分为两种

一是模仿创新策略,二是自主创新驱动策略

这两种策略各有利弊

在企业初步阶段

模仿往往比自主创造风险要小

且成本较低

但是它的弊端是难以维持企业自身的品牌形象

在技术壁垒的制约下

企业易处于被动地位

而自主创新驱动策略的优势是可以较好的树立企业形象

开放自主性研究不易受制约

还可以使企业处于主动地位

当然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主要是风险过大,投入成本过高

因此,莆田鞋在创新之路上

可采取混合创新策略

在研发创新产品的过程中去吸取别人的优势完善自身产品的开发

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莆田制鞋业可走产业链与产业互联网以及资本融合的转型新路

3外贸策略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

很多国家对中国的鞋类开展了反倾销调查

莆田制鞋业遭受重创

只有深化制鞋业侧供给改革

才可以提高企业生存率

在出口方面应该抓住机遇

开拓细分市场

利用政策的优势

来拓展自身的市场面

莆田鞋想要异军突起

任重而道远

但是我们坚信

不就的将来

莆田制鞋业凭借锐意进取的精神

将重振雄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