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羽聯和乒聯賽制新規不切實際,吐槽不斷很尷尬

國際羽聯馬來西亞大師賽和國際乒聯匈牙利公開賽都在1月21日閉幕,作為羽毛球和乒乓球在2018年首項的國際賽事,國羽和國乒成績可謂是一悲一喜。國羽新年首秀遇冷,一金未得,國乒取得新年開門紅,包攬四金。但與比賽相比,應對參賽規則的變化則更引人關注。

從2018年開始,國際羽聯設定新的參賽門檻和數量,國際乒聯執行新的世界排名規則,分別給世界羽壇和世界乒壇帶來新變化,球員的吐槽和輿論的質疑就從剛剛結束的新年首站開始。

羽毛球借鑑網球賽制,累死老將讓精彩程度下降

2018年世界羽聯對賽制進行調整,把羽毛球世界比賽分為六個級別,規定單打排名前15位和雙打排名前10位的球員,除了要參加世錦賽、湯姆斯杯尤伯杯這樣一級賽事之外,還必須參加3站第二級別、5站第三級別和4站第四級別比賽,缺席將面臨鉅額罰款。這樣的話,高水平運動員一年內要參加十六七項的比賽。

高強度的比賽讓選手們苦不堪言,沒有備戰訓練倉促迎戰也導致了比賽質量的下降,尤其是對於一些老將來說,頻繁的賽事增加疲勞和傷病,降低運動壽命。剛剛結束的國際羽聯馬來西亞羽毛球大師賽,老將林丹和李宗偉,以及諶龍首輪就被淘汰,但他們並沒有十分沮喪,並毫不掩飾地把爆冷原因歸咎於國際羽聯的賽事安排,但也不排除他們戰略性放棄比賽以保存體力的可能。

35歲的李宗偉之前曾向國際羽聯提交一份“豁免”申請,希望不必參加那麼多的巡迴賽。因為對於他來說2018年還有亞運會、英聯邦運動會、亞洲團體賽等重要比賽,全年必須參加的賽事多達19項,就算是年輕小將也很難保證每一項的比賽狀態,更何況對於一名35歲的老將,但申請至今沒有得到答覆。

其實羽毛球的賽事安排是借鑑網球的發展經驗,但是羽毛球的職業化程度和世界影響力遠遠比不上網球,強大實力選手之間的競爭程度也不及網球,但是卻把網球的賽織安排照搬過來,生搬硬套地應用到羽毛球,勢必出現這樣消極迎戰的尷尬局面,最終反而會給世界羽毛球運動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國際羽聯和乒聯賽制新規不切實際,吐槽不斷很尷尬

國際乒聯打壓國乒弄巧成拙,霸主地位難以撼動

從2018年開始,國際乒聯實行世界排名積分新規,更注重綜合分析參賽成績、參賽數量,並大幅增加國際乒聯世界巡迴賽的積分比重。比如全年6站“白金”系列賽的冠軍積分是2250分,遠高於亞運會的1050分和亞錦賽的1800分,僅比世界盃冠軍的積分少300分。

這樣的新規就導致中國乒乓球隊因參賽少而吃虧,以前的積分規則主要依據比賽雙方的勝負關係,國乒只要取得一些重要世界大賽的勝利便可以賺取高積分,依然能夠排名世界前列。但是如今獲得積分更傾向於參賽數量,國乒參賽數量較少,直接導致了男乒失去世界第一。

其實國際乒聯每次更改規則的根本目的都是為了打壓強大的中國乒乓球隊,新規雖然打壓了國乒的世界排名,但卻只是暫時的表面現象。中國乒協為了扭轉劣勢,也適時推出《2018年參加國際賽事運動員選拔辦法》,擴充參加世界比賽的人數。

這次匈牙利公開賽,中國有29人報名參賽,最終有14人出征匈牙利,帶回來4個冠軍和3個亞軍,並且全都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可見國乒的霸主地位依然難以撼動,國際乒聯增加巡迴賽積分比重,反而促使更多中國隊員積極參與比賽。

但是為了“多參賽、賺積分”,國乒核心主力們也不得不奔波於各項大小賽事。這次獲得男單男雙兩項冠軍的樊振東,剛剛在乒超賽場打完就急忙趕往匈牙利參賽。這種情況將是未來的常態,勢必會加快運動員的傷病和體力透支,加快國乒老將的退役進度。

國際羽聯和乒聯賽制新規不切實際,吐槽不斷很尷尬

無論是國際羽聯還是國際乒聯,2018年的新規則都一致要求各國隊員多參賽,也要多舉辦大小賽事,來營造乒乓球和羽毛球在世界上的火爆氛圍。雖然初衷是好,但不合實際和發展規律的操作使過程和結果都很尷尬,並沒有達到應有目的。新規則往往並不完善,需要根據實際比賽狀況而有所改變,也需要傾聽運動員和輿論的呼聲,才能更好地推廣乒羽運動。(文/雪峰紳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