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破產 萬幸德國救了美國讓它成爲世界老大

初中高中課本我們都學過,羅斯福新政。書上說,羅斯福新政開創了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新模式,緩和了經濟危機,意義深遠。

其實羅斯福新政也就那麼回事兒,所謂的新政內容其實新的地方不多,而真正新的地方又很荒誕。

瀕臨破產 萬幸德國救了美國讓它成為世界老大

羅斯福

不同於以往的傳統經濟危機,以往傳統經濟危機都是生產太少,人們吃不飽飯,所以產生經濟危機。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生產力進步了,可是工人工資水平沒有相應提高,消費沒有跟生產,所以生產的產品相對人民的購買力太多了,產品賣不出去產生的危機。

解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如果不改變私有制和資本主義社會制度是不可能解決的,而羅斯福新政其實用了一個很極端或者很荒誕的手法。一方面生產的少一點,另一方面給人們錢,讓人們多買一點。

在羅斯福新政中,羅斯福一方給予資本家貸款,讓資本家保持生產,保證工人的高工資,但是效率必須低下來,生產的必須少一點。本來六條生產線同時開工,現在只允許開通一條生產線,本來一個工人生產12個小時,現在只允許生產三小時。在保證工人不失業的基礎上,實現了少生產。農業方面甚至政府出錢讓農民將糧食燒掉,牲畜幼崽屠宰埋掉。

另一方面,給工人高工資,消費能力增加。還大興公共工程,大力增加消費。同時還有各種社會福利,社會保障。為以後的福利社會開了先例。在保證生產持續,社會穩定的基礎上,保證了社會消費能力的提高。

世界是平衡的,政府開支有出就有入,有入才有出。生產少,消費多,中間所有的差額都是政府赤字背的鍋。可以說政府拿錢來讓人們少幹活,多消費。這種方式,或者說這種社會生產組織形式是不合理,不可持續的,這充分暴露了資本主義制度無法解決自己的危機,只能用一種很荒誕的方式來試圖解決,而這種方式不可能成功。

這裡必須插一句,為什麼羅斯福可以有大筆的錢來亂搞?而以前的人沒有這樣做?這是因為羅斯福上臺第一第一件事就是改革金融。廢除了世界上普遍流行的金本位制。也就是廢除了銀行裡儲存著多少黃金,就相應印刷的多少鈔票,廢除了這種制度之後,政府想印多少鈔票就印多少鈔票。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用不了多久濫印鈔票將使美元變成廢紙,而美國也會陷入經濟崩潰,社會動亂。可是好巧不巧,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美國再也不用發愁賣不出去了。

二戰之後,又建立了佈雷頓森林體系,美元成為了世界貨幣,美國瘋狂的印刷鈔票,而世界各國瘋狂的購入本來應該變成廢紙的美元。

與其說新政偉大,倒不如說羅斯福的眼光偉大,大家都面臨經濟危機,誰先沉不住氣,誰就要引發世界大戰,美國通過這種荒誕的方式,成功的拖延了經濟危機,形體社會毀滅的時間,而德國為了解決經濟危機,只能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美國拖到了最後,成為了最後的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