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周末改變人生|你不可不知的「人生書單」

——寫在世界讀書日

一個週末改變人生|你不可不知的「人生書單」

即便擁有了電子書,我還是很享受閱讀紙質書籍。

是的,享受。

可能是為了尋找那一份踏實。指尖觸摸紙張,帶給我安全感。而字符匯聚的訊息,總讓我覺得輕浮,無法用手指、筆尖去觸摸它們,彷彿拉遠了距離。

很多時候,泡杯茶或者咖啡,在溫暖的陽光側面,捧一本書坐一下午,成了一種奢求。

飛速流轉的世界催促著我們的腳步,讓停頓也有了愧疚。

但或許,只用一個週末,就可以給你的世界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關於世界

一個週末改變人生|你不可不知的「人生書單」

如果說30年來奢侈品業有所變化,那麼就是這個行業變得一門心思追逐利潤。過去的時代,奢侈品牌只是私人擁有的企業,所有人雖然也在意利潤,但公司的首要目標是儘可能製造出最完美的產品。自從企業大亨接管奢侈品牌後,這樣的目標就被我所稱之為的「奢華崇拜」所取代。今天,人們像蒐集棒球卡一樣蒐集名牌產品,像藝術品一樣把它們展示出來,像符號一樣炫耀它們。

黛米·托馬斯所說的一切正切切實實地發生在我們身邊。不僅是奢侈品行業,從上至下,全品類都在走向“快消”。電商的發展更是推波助瀾。

當我們呼喚著“匠人精神”時,卻仍然會被奢牌口紅所吸引。而這踮起腳就能觸摸到的城牆,它一面分隔著不同的階級,一面像毒品般令城牆外的人們迷戀不息。

是啊,多麼華美的泡沫,追逐“美好”有何不可?

可怕的是,如今的時尚產業(且不說奢侈品產業)收了太多智商稅。

或許讀完這本書,你會恍然大悟,從此之後便能避開那些“浮華陷阱”。

一個週末改變人生|你不可不知的「人生書單」

從醫療保健到公立學校,美國人民眼看著自己的基本權利不斷遭到侵蝕;美國人目睹了鄰居經營的夫妻店淪為零售連鎖巨頭的犧牲品;看到了新聞媒體被一小撮兒財團掌控;美國人現在發現自己正在遭受經濟衰退的苦難,而以前總是有人告訴他們經濟衰退永遠不會再發生。

也許在討論“中興”事件前,可以看一下這本書。讓人不寒而慄的,不是《紅海行動》中的熱戰,而是兵不刃血的殘酷。

經濟戰,遠不止於賺了還是虧了。一個數字的背後,有著一系列深入骨髓的聯動影響。沒有一次危機是突然發生的,只是對於營營眾生而言,無法在陽光下去想象暗夜的恐怖。

有時候,瞭解了這個世界真實的殘酷,才會更珍惜此刻所擁有的一切。

一個週末改變人生|你不可不知的「人生書單」

一樁生意必須涉及廣泛,必須有趣,必須能激發你的創造本能。你出版一份雜誌,就是努力創造出某種新穎的東西,創造出某種卓爾不群的東西,它能經久不衰,並且說不定還具有某種實際用途。最重要的是,你希望創造出讓你感到驕傲的東西。這就是我的商業哲學,一直如此。

即便有人說這本書是理查德·布萊森出於宣傳目的的作秀,我也認為你應當讀一讀這本自傳。

沒有那種身靠大樹卻只說自己如何努力的雞湯味,而是更真實、更有趣、更鮮活的人物形象。甚至可以從他小時候的那些趣事,看到父母在他開掛的人生中所扮演的角色。

而理查德·布萊森的商業成功中,有一點是被我們大多數人所忽略的——雖然生意必須賺錢,但做這門生意的出發點一定是為別人解決什麼問題。理查德·布萊森的所有生意,最初的想法並不是圍繞“什麼東西賺錢”;而是出於“不如做點什麼來解決這個問題吧”。

生活中聽多了別人告訴你“別太理想化”,但看完這本書,你會發現理想化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關於人生

一個週末改變人生|你不可不知的「人生書單」

我親愛的女兒們啊,如果我真的因此而獻身,那麼我希望你們記住,本書中的每一個字均是為你們而寫。我希望你們,需要你們,還有阿富汗所有的男孩女孩們,能夠理解並學習我所做的鬥爭。如是,我的祖國夢將在你們身上得意傳承。

當知乎圍繞“女權話題”爭論得不亦樂乎時,在一個尚不安定、隨時可能遭遇恐怖襲擊的國度,一名勇敢的母親給她的兩個女兒留下了17封信。

女性在阿富汗,地位低下,遠非我們所能感受。而就是這樣的蒙面國度,有一位女性勇敢地站起來,站到了政治的前沿,為民生問題奔走(是的,不僅僅是為了女性)。

你會說她是女權主義嗎?恐怕不會。

男性與女性,向來不是對立關係。如果一個社會,女性無法受到平等的對待和尊重,那總有各種各樣的深層問題,將這個社會的人際關係扭曲。比如貧窮、戰爭、獨裁……

無關性別,為溫暖和安定而奮鬥,是每一個人類的自然屬性。

一個週末改變人生|你不可不知的「人生書單」

如果一切都很完美而我本人卻非常痛苦,那麼這還算得上盡善盡美嗎?

答案是否定的。

它會好起來的。

你會好起來的。

你學著接受一個事實:能夠激勵你的事情和別人說的應該能帶給你快樂的事情是非常不同的。

我彷彿看到珍妮·羅森抱著她的浣熊標本敲打著鍵盤發佈她的Blog。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滿是癲狂的想法和行為,有趣,生動,而且帶節奏。

可是這一篇篇看似奔瀉的意識流,卻記載著她最日常的生活——一個“精神病人”的光怪陸離。

只是這樣的癲狂其實是她有意為之。

一個“精神病人”要怎樣度過人生?

也許就是在自己正常的時候努力、痛快地活一場吧。

其實人生沒有範式,量身定製這種高級貨,每個人都能嘗試。

一個週末改變人生|你不可不知的「人生書單」

這個世界在蓄意催人抑鬱,因為快樂對經濟不利。如果現有的一切就讓我們很快樂,我們何必追求更多?

怎樣賣掉抗衰老的潤膚霜?讓人們擔心衰老。怎樣讓人們為政黨投票?讓他們擔心移民。怎樣讓人們買保險?讓他們擔心一切。怎樣讓人們做整容手術?突出他們的身體缺陷。……在當下這個時代,平靜反而變成了一種標新立異。安於現狀,滿足於我們混亂的人類自我,對商業不利。

而這就是現代社會越來越多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部分原因。

並非是某個人的問題,而是全世界變成了一個被施加電流的大鼠實驗室。區別只在於,一些人的基因決定了天生敏感;而另一些人在這個被加壓的環境中,卻能找到那個控制電流的開關。

這個開關,並非人人都擁有,也並非無法後天獲得。一旦能找到這個開關,那麼或許幸福也就能隨之而來。

關於幸福

一個週末改變人生|你不可不知的「人生書單」

人們總是企圖將越來越多的事情在越來越少的時間內做完,這讓我們的幸福感大打折扣。

我相信如果大多數人都把真正的幸福作為終極財富的話,我們看到的將不只是普遍的幸福,還有一個和平、仁慈的世界。

人人都想要幸福,可是很少有人去研究如何幸福。而這位睿智的猶太人做到了。

雖然為了奪人眼球,原本在哈佛開的《積極心理學》課程,被國人冠以《幸福課》的由頭,但他講的東西卻可以讓人受益終生。

其實,聽他的幸福課的過程就有種被治癒的溫暖。這本書如同枕邊書,隨手翻翻,便能重溫那種柔軟的力量。

一個週末改變人生|你不可不知的「人生書單」

當我們對自己的負性情緒消極地產生出厭惡反應,把他們當作要克服、消滅、打敗的敵人時,我們就正自尋煩惱。因而,理解厭惡對理解我們是如何陷於持久的煩惱中至關重要。

人們總想要“理解”、“包容”、“懂”,大概是因為我們自己都難以寬容自我。

當心靈雞湯和成功學充斥了書市,要承認自己的脆弱和失敗變得異常艱難。可是,如果就連自己都無法容忍自己,那又怎會有救世主的出現呢?

許多時候,“消極”並沒有那麼糟糕。

糟糕的是無法理解和包容短暫的消極。

一個週末改變人生|你不可不知的「人生書單」

我們身邊會有許多聲音,告訴我們要放棄夢想、安安穩穩地過日子。這些聲音甚至來自那些充滿善意、真正關心我們的人,他們不希望我們失望、不希望我們受傷。的確,期望值越低,短期內不幸福的可能性就越小。然而,期望值過低會阻止我們抵達原本可以達到的境界,並且最終因為努力不夠、無法發揮自己的潛力,從而產生更多的不幸。

非常心靈雞湯的書名,但卻擁有極大的智慧。泰勒用最淺顯易懂的言語告訴我們101個可以實踐的方法。誰都看得懂,甚至誰都知道的道理,只是,少有人做到。

“過你想過的生活”

——這也是最好的祝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