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周末改变人生|你不可不知的「人生书单」

——写在世界读书日

一个周末改变人生|你不可不知的「人生书单」

即便拥有了电子书,我还是很享受阅读纸质书籍。

是的,享受。

可能是为了寻找那一份踏实。指尖触摸纸张,带给我安全感。而字符汇聚的讯息,总让我觉得轻浮,无法用手指、笔尖去触摸它们,仿佛拉远了距离。

很多时候,泡杯茶或者咖啡,在温暖的阳光侧面,捧一本书坐一下午,成了一种奢求。

飞速流转的世界催促着我们的脚步,让停顿也有了愧疚。

但或许,只用一个周末,就可以给你的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于世界

一个周末改变人生|你不可不知的「人生书单」

如果说30年来奢侈品业有所变化,那么就是这个行业变得一门心思追逐利润。过去的时代,奢侈品牌只是私人拥有的企业,所有人虽然也在意利润,但公司的首要目标是尽可能制造出最完美的产品。自从企业大亨接管奢侈品牌后,这样的目标就被我所称之为的「奢华崇拜」所取代。今天,人们像搜集棒球卡一样搜集名牌产品,像艺术品一样把它们展示出来,像符号一样炫耀它们。

黛米·托马斯所说的一切正切切实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不仅是奢侈品行业,从上至下,全品类都在走向“快消”。电商的发展更是推波助澜。

当我们呼唤着“匠人精神”时,却仍然会被奢牌口红所吸引。而这踮起脚就能触摸到的城墙,它一面分隔着不同的阶级,一面像毒品般令城墙外的人们迷恋不息。

是啊,多么华美的泡沫,追逐“美好”有何不可?

可怕的是,如今的时尚产业(且不说奢侈品产业)收了太多智商税。

或许读完这本书,你会恍然大悟,从此之后便能避开那些“浮华陷阱”。

一个周末改变人生|你不可不知的「人生书单」

从医疗保健到公立学校,美国人民眼看着自己的基本权利不断遭到侵蚀;美国人目睹了邻居经营的夫妻店沦为零售连锁巨头的牺牲品;看到了新闻媒体被一小撮儿财团掌控;美国人现在发现自己正在遭受经济衰退的苦难,而以前总是有人告诉他们经济衰退永远不会再发生。

也许在讨论“中兴”事件前,可以看一下这本书。让人不寒而栗的,不是《红海行动》中的热战,而是兵不刃血的残酷。

经济战,远不止于赚了还是亏了。一个数字的背后,有着一系列深入骨髓的联动影响。没有一次危机是突然发生的,只是对于营营众生而言,无法在阳光下去想象暗夜的恐怖。

有时候,了解了这个世界真实的残酷,才会更珍惜此刻所拥有的一切。

一个周末改变人生|你不可不知的「人生书单」

一桩生意必须涉及广泛,必须有趣,必须能激发你的创造本能。你出版一份杂志,就是努力创造出某种新颖的东西,创造出某种卓尔不群的东西,它能经久不衰,并且说不定还具有某种实际用途。最重要的是,你希望创造出让你感到骄傲的东西。这就是我的商业哲学,一直如此。

即便有人说这本书是理查德·布莱森出于宣传目的的作秀,我也认为你应当读一读这本自传。

没有那种身靠大树却只说自己如何努力的鸡汤味,而是更真实、更有趣、更鲜活的人物形象。甚至可以从他小时候的那些趣事,看到父母在他开挂的人生中所扮演的角色。

而理查德·布莱森的商业成功中,有一点是被我们大多数人所忽略的——虽然生意必须赚钱,但做这门生意的出发点一定是为别人解决什么问题。理查德·布莱森的所有生意,最初的想法并不是围绕“什么东西赚钱”;而是出于“不如做点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生活中听多了别人告诉你“别太理想化”,但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理想化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于人生

一个周末改变人生|你不可不知的「人生书单」

我亲爱的女儿们啊,如果我真的因此而献身,那么我希望你们记住,本书中的每一个字均是为你们而写。我希望你们,需要你们,还有阿富汗所有的男孩女孩们,能够理解并学习我所做的斗争。如是,我的祖国梦将在你们身上得意传承。

当知乎围绕“女权话题”争论得不亦乐乎时,在一个尚不安定、随时可能遭遇恐怖袭击的国度,一名勇敢的母亲给她的两个女儿留下了17封信。

女性在阿富汗,地位低下,远非我们所能感受。而就是这样的蒙面国度,有一位女性勇敢地站起来,站到了政治的前沿,为民生问题奔走(是的,不仅仅是为了女性)。

你会说她是女权主义吗?恐怕不会。

男性与女性,向来不是对立关系。如果一个社会,女性无法受到平等的对待和尊重,那总有各种各样的深层问题,将这个社会的人际关系扭曲。比如贫穷、战争、独裁……

无关性别,为温暖和安定而奋斗,是每一个人类的自然属性。

一个周末改变人生|你不可不知的「人生书单」

如果一切都很完美而我本人却非常痛苦,那么这还算得上尽善尽美吗?

答案是否定的。

它会好起来的。

你会好起来的。

你学着接受一个事实:能够激励你的事情和别人说的应该能带给你快乐的事情是非常不同的。

我仿佛看到珍妮·罗森抱着她的浣熊标本敲打着键盘发布她的Blog。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满是癫狂的想法和行为,有趣,生动,而且带节奏。

可是这一篇篇看似奔泻的意识流,却记载着她最日常的生活——一个“精神病人”的光怪陆离。

只是这样的癫狂其实是她有意为之。

一个“精神病人”要怎样度过人生?

也许就是在自己正常的时候努力、痛快地活一场吧。

其实人生没有范式,量身定制这种高级货,每个人都能尝试。

一个周末改变人生|你不可不知的「人生书单」

这个世界在蓄意催人抑郁,因为快乐对经济不利。如果现有的一切就让我们很快乐,我们何必追求更多?

怎样卖掉抗衰老的润肤霜?让人们担心衰老。怎样让人们为政党投票?让他们担心移民。怎样让人们买保险?让他们担心一切。怎样让人们做整容手术?突出他们的身体缺陷。……在当下这个时代,平静反而变成了一种标新立异。安于现状,满足于我们混乱的人类自我,对商业不利。

而这就是现代社会越来越多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部分原因。

并非是某个人的问题,而是全世界变成了一个被施加电流的大鼠实验室。区别只在于,一些人的基因决定了天生敏感;而另一些人在这个被加压的环境中,却能找到那个控制电流的开关。

这个开关,并非人人都拥有,也并非无法后天获得。一旦能找到这个开关,那么或许幸福也就能随之而来。

关于幸福

一个周末改变人生|你不可不知的「人生书单」

人们总是企图将越来越多的事情在越来越少的时间内做完,这让我们的幸福感大打折扣。

我相信如果大多数人都把真正的幸福作为终极财富的话,我们看到的将不只是普遍的幸福,还有一个和平、仁慈的世界。

人人都想要幸福,可是很少有人去研究如何幸福。而这位睿智的犹太人做到了。

虽然为了夺人眼球,原本在哈佛开的《积极心理学》课程,被国人冠以《幸福课》的由头,但他讲的东西却可以让人受益终生。

其实,听他的幸福课的过程就有种被治愈的温暖。这本书如同枕边书,随手翻翻,便能重温那种柔软的力量。

一个周末改变人生|你不可不知的「人生书单」

当我们对自己的负性情绪消极地产生出厌恶反应,把他们当作要克服、消灭、打败的敌人时,我们就正自寻烦恼。因而,理解厌恶对理解我们是如何陷于持久的烦恼中至关重要。

人们总想要“理解”、“包容”、“懂”,大概是因为我们自己都难以宽容自我。

当心灵鸡汤和成功学充斥了书市,要承认自己的脆弱和失败变得异常艰难。可是,如果就连自己都无法容忍自己,那又怎会有救世主的出现呢?

许多时候,“消极”并没有那么糟糕。

糟糕的是无法理解和包容短暂的消极。

一个周末改变人生|你不可不知的「人生书单」

我们身边会有许多声音,告诉我们要放弃梦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这些声音甚至来自那些充满善意、真正关心我们的人,他们不希望我们失望、不希望我们受伤。的确,期望值越低,短期内不幸福的可能性就越小。然而,期望值过低会阻止我们抵达原本可以达到的境界,并且最终因为努力不够、无法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产生更多的不幸。

非常心灵鸡汤的书名,但却拥有极大的智慧。泰勒用最浅显易懂的言语告诉我们101个可以实践的方法。谁都看得懂,甚至谁都知道的道理,只是,少有人做到。

“过你想过的生活”

——这也是最好的祝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